酸榴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酸榴皮,中藥名。為石榴科石榴屬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果皮。具有澀腸止瀉,殺蟲,收斂止血的功效。
主治久瀉,久痢,蟲積腹痛,崩漏,便血。[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石榴皮
拼音名:Shí Liu Pí
英文名: Pomegranate Rind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unica granatum L.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採收和儲藏
秋季果實厚熟,頂端開裂時採摘,除去種子及隔瓤,切瓣曬乾,或微火烘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向陽山坡或栽培於庭園等處。
資源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藥理作用
- 1.驅蟲:石榴皮鹼對絛蟲有很強的殺滅力,能作用於蟲的肌肉,使其陷入持續收縮。
鹽酸石榴鹼1:10000濃度,於5-10分鐘後即殺死絛蟲。
臨床證明生物鹼與鞣酸結合者驅蟲效果較好,
這是因為鞣質能使生物鹼變成難溶而難吸收的化合物,從而可以充分地對腸寄生蟲子發揮作用。
- 2.抗菌:煎劑用試管稀釋法,1:2560對白喉桿菌,1:128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史氏及福氏痢疾桿菌以及變形桿菌等有抑制作用。
對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及結核桿菌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 3.抗真菌:水浸劑用試管稀釋法,1:4對堇色毛癬菌、紅色表皮癬菌、奧杜盎小孢子菌及星形奴卡菌等皮癬真菌等10種皮癬真菌有抑制作用。
- 4.抗病毒:試驗證明,石榴皮煎劑稀釋到1:10000-1:100000仍有抑制流感病毒(甲型PR3株)的作用。參見"石榴根"條。
炮製
- 1.揀去雜質,去淨殘留的內瓤及子,洗淨,切塊,曬。
- 2.《雷公炮炙論》:凡使石榴皮、葉、根,勿令犯鐵。若使石榴殼,不計乾濕,先用漿水浸一宿,至明漉出,其水如墨汁,方可用。
鑑別
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中加熱10分鐘,趁熱濾過。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鐵試液1滴,立即顯墨綠色。(鞣質反應)
歸經
歸大腸經
性味
味酸;澀;性溫;小毒
注意
《本草從新》:能戀膈成痰,痢積未盡者,服之太早,反為害也。
功能主治
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痢疾;腸風下血;崩漏;帶下;害蟲。主鼻衄;中耳炎;
創傷出血;月經不調;紅崩白帶;牙痛;吐血;久瀉;久痢;便血;脫肛;滑精;崩漏;帶下;蟲積腹痛;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調敷。
複方
黃連湯《備急千金要方》:痢疾;石榴皮散《太平聖惠方》:諸蟲心痛。
各家論述
- 1.《別錄》:療下痢,止漏精。
- 2.《藥性論》:治筋骨風,腰腳不遂,步行攣急疼痛。主澀腸,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淚下,治漏精。
- 3.《本草拾遺》:主蛔蟲。煎服。
- 4.《滇南本草》:治日久水瀉,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膿血,大腸下血。同馬兜鈴煎治小兒疳蟲。並洗膀胱。
- 5.《本草蒙筌》:理蟲牙。
- 6.《綱目》:止瀉痢,下血,脫肛,崩中帶下。
- 7.《生草藥性備要》:治瘤子瘡,洗疝痛。
- 8.《本草求原》:洗zi疥癩。
- 9.《科學的民間藥草》:驅除鈎、絛蟲。[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