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酬高使君相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酬高使君相贈 》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酬高使君相贈 》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詞

魯迅對杜甫的評價:「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曾經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記》等名作參與發動「五四」文化革命之魯迅,到三十年代,巋然成為眾望所歸之革命文學導師,晚年與友人討論中國文學史,以為中古之陶潛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詩人,繼而又說:「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里似的。」魯迅晚年在政治上己與胡適分道揚鑣,惟此評論杜甫之寥寥數語,仍然與胡適笙磐同音。他還曾經說過:「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酬高使君相贈[1]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酬高使君相贈 》

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

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

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

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

作品注釋

(此詩逐聯分答,與高詩句句相應。空房客居,見無詩書可討。鄰友供給,見非取資僧飯。但容聽法,則不能設難。未肯載書,亦何處翻經乎。未則謝草《玄》而居作賦,言詞人不敢擬經也。)

①《洛陽伽藍記》:"凡有古寺名僧德眾。"《上林賦》:"牢落陸離。"②秦嘉詩:"獨坐空房中。"《成都記》:草堂寺,在府西七里,寺極宏麗。僧復空居其中,與社員外居處逼近。趙清獻《玉壘記》:公寓,沙門復空所居。③《杜臆》:敵人,當指裴冕。《公孫弘傳》:敵人賓客仰衣食,奉祿皆給之。《晉書·山濤傳》:"祿賜俸秩,散之親故。"④後漢陳忠疏:"鄰舍比里。"顏延之《陶徵士誄》:"伊好之洽,接閻鄰舍。"湛方生詩:"茹彼園蔬,飲此春酒。"⑤《翻譯名義集》:娑羅樹,東西南北四方各雙,故曰雙樹。方面悉皆一榮一枯。《涅盤經》:世尊在雙樹間演法。⑥舊注:《法華經》:長者以牛車、羊車、鹿車立門外,引諸子出離火宅。王勃《釋迦成道記》:"牛羊鹿之三車出宅。"注:"《法華》三車,喻也,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俱以載運為義。前二乘方便設施,唯大白牛乘,是實引重致遠,不遺一物。

"【錢箋】《唐慈恩窺基傳》雲:基師,姓尉遲氏,鄂國公其諸父也。奘師因緣相扣,欲度為弟子,基曰:"聽我三事,方誓出家。"奘許之。行至太原,以三車自隨,前乘經論箱袠,中乘自御,後乘妓女食饌。道中,文殊菩薩化為老人,河之而止。此詩正用慈恩事也。言如容我雙樹聽法,亦許我如慈恩三車自隨,但我只辦用以載書耳。落句謂文字習氣未盡,故下有草《玄》作賦之言。舊注指《法華》三車,不切詩意。⑦《漢書·揚雄傳贊》:"經莫大於《易》,故作《太玄》。"本傳:孝成時,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3]「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4]

杜甫故里景區位於河南鄭州鞏義市城區西北5公里處的康店鎮康店村西部邙嶺上。占地34畝,座北向南,主體建築有大門樓、杜甫大型雕像、雙層亭、詩聖碑林、杜甫墓、吟詩亭、望鄉亭、草亭、獻殿等組成。整個景區種植花木3000餘株,奇花異草點綴、綠樹成蔭、松柏輝映,巍偉莊重,各種設施具有園林建築風格,已成為邙嶺上閃閃發光的一顆明珠。

視頻

詩聖杜甫(四) 杜甫逃荒之謎

千秋史話:詩聖杜甫

參考資料

  1. 酬高使君相贈 詩詞文句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3.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