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酒續前緣(胡富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酒續前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酒續前緣》中國當代作家胡富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酒續前緣

眾所周知,我國是酒的故鄉,不說國人十有八九會飲酒,有個一大半是不為過的。據記載,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酵而成的。晉人江統在《酒誥》里載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明煮熟了的穀物,丟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可自行發酵成酒。所以,酒的出現,不是人類的發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人們受這種自然發酵成酒的啟示,逐漸發明了人工釀酒,最惠及平民百姓的黃酒便應運而生。

在這酒的國度,我輩自然脫不了俗,多多少少沾了點酒的基因,平時免不了喝上幾口。因而對酒,也生出一份思考,一份敬畏。它是一種媒介,一副催化劑,一個精靈。桃園結義離不開酒,吐露真言離不開酒,忘憂解愁離不開酒,曹孟德一生戎馬倥傯,卻也不忍感嘆:「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歷史上的竹林七賢,舉手投足之間,狂歌清嘯之時,一股文人的酒香彌散至今。酒是他們超越現實的渡船,這隻渡船駛進了中國文學的海洋之後,便再也沒有出來,成為海浪永遠追逐的目標。自此開始,酒成為文人的標誌,筆端飄散的是酒香,眉間流露的是酒韻,他們的個性全在酒中浸潤過,所以顯得神采飛揚,輕輕過去,留下的卻是詩酒風流的餘韻。而李白向來有「詩仙」之稱,同時,他又不愧於「酒仙」的稱號,因而他把這種風韻發展到極致。杜甫就曾經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他自己也宣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但是,李白喝醉以後不同於其他人,他喝酒以後,詩寫得更好。而我能得以再次動筆,也是得益於酒緣,吾輩乃無名小廝,不敢與史上的泰斗比肩,但確實與李氏有關,此李非彼李,是我的戰友仙正是也。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又說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這些不愧是真真切切的至理名言。我們幾個戰友歡聚一堂,談論最多的就是仙正的文學奉獻,他的精彩美文,圈子裡都稱羨不已。當我們一起遊歷之後,他都有吐露心志的文章祭出,惹得朋友圈中熱鬧非凡。每當此時,我都受到他的牽引鼓勵,別忘了少年之夢,重新拿起筆來吧。

在桔鄉小城黃岩,纏綿的東官河穿城而過,當年水運發達,記憶中河邊有個航管站,旁邊還有個老酒廠,稱做黃岩果酒廠的,前些年老馬路邊及河沿上隨意堆列着些舊「酒吊」(酒罈子),這些盛酒的罈罈罐罐,還能證明,這附近曾有輝煌的老酒廠。現如今,酒廠的橋頭旁有爿橋頭飯店,黃岩西鄉人開的,除了海鮮,燒的是當地的土菜,喝的是當地的老酒(黃酒),我們三五知己,常在這橋頭小聚,就着竹筍、毛竽、豌豆等山野土菜,嘬着丁螺、螺螄、海瓜子等河海珍品,喝着裝在熱水瓶里用小碗計量的老酒,常常是海闊天空,談詩論文,一派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景致,引得鄰桌投來異樣的目光。有位作家說,「老酒酒精成分裡帶有某種中國哲學裡特有的順從、寬厚、無奈和苦難的意識……它帶上了窮人,尤其是江浙一帶窮人眼睛裡那種頹廢、知天命而又老實的眼神,帶上它混濁的淚滴——這種酒的乖僻和人的乖僻在地理]上的神秘結合,組成中國文化不解之迷的一部分。」這老酒也像我們哥幾個的命運,都來自鄉野,而今仍在社會底層蝸居,不求高山流水的榮華,只祈願小蔥拌豆腐的溫暖,因而也偶爾產出些許自娛自樂的小文。

另一酒緣,就是認識了懷生老師,大概是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在朋友的酒席上,一桌子的朋友多多少少都喝點酒,不管是白的、黃的、啤的,唯獨徐老師那次沒沾酒,因而就特別觸目,就多留意下,發現他特睿智、特和謁,便主動和他攀談,又發現特投緣,在文學上對我啟發不淺。後來發現,他是能喝酒的。友就這樣的交上了,一來二往,就有了些親密,雖然我在部隊,並沒影響我們的情誼,反而友情更加篤定,每次探親回家,總要到他的郟家巷及至後來的方山路家中登門拜訪暢敘。部隊轉業到地方後,由於各自奔忙,聯絡慚少,我也與文學有了些疏遠,尤其他到市里工作後,接觸更少了。在黃岩的九峰公園,或早間晨練提山水,或晚上遊走散步,倒是偶有碰見。每當此時徐老師都會提及還在詩寫否?我往往紅着臉,羞答答的像做錯事的小學生,低頭說沒有。年前的一次遇見,他說他與電視台有個詩歌朗誦會,問我看過沒?我的回答依然是否定的。他就說你還是重新拿起來,等我們退休了,有了這個興致,生活也有得去處。回家後,想想也是,自己一不麻將二不撲克,閒下的時光確實難以打發。於是便討他詩朗誦的視頻及他近年的新作開始欣賞,慚慚的找回些感覺。

丙申春月初,黃岩北洋毛坦村舉辦桃花節,受到當地戰友邀約,我便興致盎然,想那盛開的桃花,灼人的笑靨,讓人心想往之。於是尋得一個雙休閒暇,眾人結伴,行走在絡繹的人群中,採擷着桃花的芬芳,那是多麼的怡人心脾。晚上戰友們小聚,幾杯老酒下肚,竟有了詩寫的念頭,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酒醉詩情吧!於是在戰友仙高的攝影會所,用手機的記事功能,草就了我重新寫作的第一首詩《那天,北洋》,讀給兄弟們聽感覺還不錯,於是就發給懷生老師,徐老師就鼓勵說你投下《中國旅遊文學》,果不出所料,過了幾天就在其平台上展示了,後來想報紙可不可以一試呢?一投被當地晚報的人文版刊發。這也應了詩人綠原之說:「詩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詩」。就這樣一隻掉隊的小蜜蜂又有了采蜜的興趣了,開始在追趕它的隊伍了。

[1]

作者簡介

胡富健,喜歡文學。尤其喜歡散文詩歌的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