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鄮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鄮(mào)縣今寧波。公元前222年秦始置鄞、鄮、句章三縣。因鄮縣縣治在鄮山的北面(今寶幢同岙)而得名。[1]

基本信息

公元前222年,秦設置鄮縣,屬會稽郡。鄮縣的區域包括今寧波江東區和今鄞州區東部、北侖區及舟山群島,縣治設在寶幢附近的鄮山同谷,即今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同岙村,舊稱鄮廓。

西漢初期,鄮縣先屬劉賈的荊國,後屬劉濞的吳國。公元前154年,吳地削藩,鄞縣復屬會稽郡。

新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王莽把鄮縣改為海治縣,仍屬會稽郡。

東漢光武帝建武(公元25-56年)初年,廢海治縣名,復改為鄮縣。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會稽郡為吳州,設吳州總管府。廢鄞縣、鄮縣、餘姚縣,而把鄞、鄮、餘姚、句章之地總稱為句章縣。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句章縣還原為鄮縣、鄞縣、句章三縣,隸鄞州。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廢鄞州,鄞、鄮、句章三縣合併叫鄮縣,隸越州。這時的鄮縣包括秦漢時鄞、鄮、句章三縣,地方志上稱為"大鄮縣"。

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將鄮縣分為慈谿、翁山(今舟山定海)、奉化、鄮縣四縣,增設明州以統轄之,治鄮縣。

廣德二年(764年),象山縣劃入明州。

大曆六年(公元771年),鄮縣縣治遷至三江口。廢翁山縣,其地併入鄮縣。於鄮東甬江入海處置望海鎮。

長慶元年(公元821年),明州州治遷至三江口,築明州子城(內城)。

乾寧五年(898年),築明州羅城(外城)。

後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鄮縣改稱鄞縣。升望海鎮為縣,名定海縣(後改鎮海縣,即今寧波市鎮海區,北侖區)。

2002年2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鄞縣,設立寧波市鄞州區。[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