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濡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都濡鎮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中心。全鎮國土面積273平方公里,轄12個村和3個社區,常住人口71069人,其中農業人口45172人,占總人口的64%。都濡鎮歷史悠久,在唐貞觀二十年(646年)析盈隆縣地置都濡縣,都濡縣治在務川自治縣浞水鎮白柯橋石橋子,北至州(黔州治彭水)二百里,以縣西東六十里有都濡水得名。明初,都濡縣境設都濡、五堡、三坑三個巡檢司,直屬思南府。其中都濡巡檢司就是白柯壩。民國27年,務川縣長張道宗劃編聯保,為紀念務川縣境的"古都濡縣",將務川縣城起名為"都濡聯保"。民國31年,務川縣長張有年將都濡聯保改為"都濡鎮"。 都濡鎮境內名勝古蹟頗多,城東有"東升塔",為清光緒年間知縣張濟輝所建。城北有"麻王古洞",南明兵部尚書呂大器曾隱居於此。清道光年間,知縣班凌霄題"麻王古洞"石刻於洞壁,字跡遒勁。城北"藏鳳岩"有"靈岩"石刻,字大丈余,是清嘉靖年間知縣龍維祚手書。城西"順天寨"建築在推磨旋山頂,內有"達觀亭",可遠眺四山,俯覽縣城全境。城東7公里處有焦岩溫泉,水溫高達57攝氏度,可治療多種疾病,兩岸風光迷人,是養生旅遊勝地。[1]
歷史變革
都濡鎮歷史悠久,在唐貞觀二十年(646年)析盈隆縣地置都濡縣,都濡縣治在務川自治縣浞水鎮白柯橋石橋子,北至州(黔州治彭水)二百里,以縣西東六十里有都濡水得名。明初,都濡縣境設都濡、五堡、三坑三個巡檢司,直屬思南府。其中都濡巡檢司就是白柯壩。民國27年,務川縣長張道宗劃編聯保,為紀念務川縣境的"古都濡縣",將務川縣城起名為"都濡聯保"。民國31年,務川縣長張有年將都濡聯保改為"都濡鎮"。
名勝古蹟
都濡鎮境內名勝古蹟頗多,城東有"東升塔",為清光緒年間知縣張濟輝所建。城北有"麻王古洞",南明兵部尚書呂大器曾隱居於此。清道光年間,知縣班凌霄題"麻王古洞"石刻於洞壁,字跡遒勁。城北"藏鳳岩"有"靈岩"石刻,字大丈余,是清嘉靖年間知縣龍維祚手書。城西"順天寨"建築在推磨旋山頂,內有"達觀亭",可遠眺四山,俯覽縣城全境。城東7公里處有焦岩溫泉,水溫高達57攝氏度,可治療多種疾病,兩岸風光迷人,是養生旅遊勝地。
自然資源
都濡鎮岩高山厚,各種礦藏含量豐富,特別是重晶石和螢石,年開採量可達2000 噸以上。迷人的洪渡河像一條玉帶一樣流經桐木村、楊村村和沙壩村,沿途物產富饒、風景優美,是全鎮人民的"母親河"。全鎮林地面積近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林木種類繁多,其中還包括紅椿、紅杉、銀杏和樟木等珍稀樹種。[2]
經濟發展
都濡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秉承"增比、進位、突破"的指導思想,認真貫徹十七大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以"工業強鎮、農業固鎮"的工作方針,推動全鎮各項事業有序發展,該鎮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鄉居民收入明顯提高,經濟社會實現快速發展。我們相信,在上級部門的關懷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都濡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名特新優
野生百合粉
務川百合粉生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由野生植物岩百合的根鱗精製而成。野生百合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脂肪,有明顯的藥用特徵,同時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缽、鐵、硒等13種微量元素。產品百合粉具有清熱潤肺、健脾開胃、清心安神、醒酒美容、防輻射、抗衰老、益壽延年等功效,病人食用後尤有體能迅速恢復的奇效,是老少皆宜的純天然野生綠色保健食品。1938年在貴州省手工藝品展鑒覽會獲優等獎,1996年被選入中國知名商標品牌。
婁山大蟲草
婁山大蟲草,學名草石蠶,俗稱地牯牛,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莖連株狀如老蠶,既是名貴中藥材,又是佐餐佳肴。鮮口除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主要成份外,還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水蘇鹼、水蘇糖、膽鹼等,可治療身體贏弱、肺澇、感冒、疳結、心臟病、高血壓等病。有健脾開胃、增進食慾、強筋壯骨、養顏潤膚之功效。婁山大蟲草,採用大婁山中野大蟲草為原料,運用先進工藝和現代保鮮技術加工而成,產品色澤自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3]
民俗文化
滾團粑
吃糯食、蕨食,是務川仡佬族的傳統特點,這與仡佬族先民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有關。務川仡佬族在過年節,將糯米和粘米混做成"滾團粑",捏成山頭形,在頂上放些紅綠米,又稱"紅帽子粑"。大年初一早上,必吃不可,也用作給拜年客回"提欄"的佳品。
務川"大貳"
一種在務川民間廣為流傳的娛樂紙牌,3月1日經該縣評審,正式列入縣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悉,大貳雖在全國多地有人玩,但務川大貳因寫法獨特,從清代中後期至今只有務川人能認能玩,在遵義顯得別具一格。
務川大貳不是單純的紙牌,其書寫極具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仡佬民族的審美水平,已成為一種仡佬文化。
推屎耙
推屎耙--聽來稍顯不雅的名詞其實代表的是一種詼諧有趣的少數民族運動項目,在黔東北的古縣務川,推屎耙是當地年輕人熱衷的"遊戲"。
如今已難考證,仡佬族先民究竟是誰首先在屎殼郎和母雞身上找到靈感,並經過一代代人的逐步傳承完善,把這兩種形神兼備的擬態遊戲流傳至今。
如果沒有親眼目睹過推屎耙、抱蛋,人們恐怕怎麼也想不出這會是怎樣的場景。在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推屎耙深得人們喜愛。
推屎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競技項目。
務川民間這樣描述推屎耙的來源:在農家小路上,人們經常看到一種名叫推屎耙(學名叫屎殼郎)的昆蟲將豬、牛、羊等糞便壘成比自己身體還大的球推着走。時間長了,仡佬兒童在放牧時經常模仿屎殼郎推糞動作而成為一種遊戲,後來這一遊戲逐漸演變成仡佬族人用來慶祝豐收和重要節日的一種體育表演活動。
推屎耙運動不受場地和人員的限制,在田間地頭均可表演。人多就分為幾組進行比賽,人少就相互交換角色比拼手力。
競技一方用腳勾住合作夥伴的腰部,雙手則握住夥伴的腳踝。兩人以此姿勢合力將"糞球"推動,一般以推的距離遠近定名次,或在規定距離內以用時多少分高下。
推屎耙運動看似簡單,卻十分鍛煉手力和腰勁。這項運動起先在務川自治縣泥高鄉一帶非常流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