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道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道暉
出生 1928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法學家

郭道暉,1928年生人,出身世代書香之家——其曾祖父郭侖燾與伯曾祖父郭嵩燾郭昆燾並稱清代湘陰郭氏三傑。郭嵩燾(1818-1891)是清朝翰林院編修,曾任廣東巡撫,兵部、禮部侍郎,中國歷史上首任駐外使節(駐英國兼駐法公使)。他現今被認為是清代「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主張「循習西洋政教」、借鑑西方先進的政制進行改革的思想先驅,後遭慈禧罷黜。他為家族立下的祖訓是:「世家先立本,道德與文章」。

郭道暉1947年考入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第二年他先後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和中國共產黨。解放前郭道暉三兄弟都是中共地下黨員,父親也奉中共地下黨之命出任湖南省立一中的護校迎解委員會主任。他家成為當時長沙地下黨活動的一個據點。

清華大學讀書時,郭主修的是電機工程專業。1951畢業後留校任黨委常委兼宣傳部長。1979年4月,他調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回憶當時的情形,郭道暉對大白新聞笑談,自己「那時已年屆半百,可謂『老年出家』,自己是不願意去法工委的」。雖然無緣電機工程專業,但自此他致力於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問題的研究,筆耕不輟,總計出版了11本獨著,共400多萬字。

郭道暉相關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總是密切針對當前我國政治與法治的誤區與積弊和法學上的陳舊理論觀念,率先提出新的思想論點。1991年,他率先在在他主編的《中國法學》上打破禁區,撰寫評論,號召法學界開展人權法治的研究。在當時提出這種觀點,是需要有很大的理論勇氣的。郭道暉自撰多篇相關論文,並在《中國法學》上開闢專欄組織法學界對人權和權利問題展開大討論,歷時一年多。他還參與了國家教育部指定的高等學校《人權法學》教科書的編寫。2015年出版了他的《人權論要》一書,被評為當年十大法治圖書之一。基於此,他被法學界認為是我國研究人權法學和推動人權入憲的著名學者之一。

此外,他最早開始研究並提出了「權利推定」原則,進而創立了自成體系的社會權力新理論。他提出了權利推定的五種形式和應遵循的四項原則,這些內容後被一些大學收入法理學必讀參考書中。


主要著作

《中國法律制度》

《民主·法制·法律意識》

《當代中國立法》(四卷,國家「八五」重點課題)

《法的時代精神》

《法的時代呼喚》

《法的時代挑戰》

《當代中國法學爭鳴實錄》

《走向民主法治新世紀》

《法理學精義》

「法治三老」

在法學界,郭道暉以學術思維敏銳,敢於直言和針砭時弊著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他在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論集體權利與個體權利》,對我國主流理論認定「集體權利高於個體權利」的原則提出異議,認為這是把權利簡單地等同於利益。他認為「個人利益雖在特定條件下應服從集體利益,但法定權利則不然,二者都是為法律所確認和保障的對象。」郭道暉的這篇頗具創見的論文被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所編《法律參考資料》摘要轉載,並被與會的一位德國教授譯成德文,在德國出版。

說起郭老在我國法學界的地位,就不得不提「法制」到「法治」概念的歷史性跨越。郭道暉對大白新聞記者講道:「其實最早提出『依法治國』的是李步雲,我很贊同,但在當時引起了非議,因為我國政法領導人一向誤認為「法治」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東西,我們只講「法制」。其實,法制(「制」字是立刀旁,我稱之為「刀制」)強調一個工具論的概念,把法律當成治國、治民的手段,可以做民主的工具,也可以做專制的工具,國人喜歡把法制當「刀把子」。而法治的「治」是水旁,是一種價值觀念,即rule of law,法的統治,法治至上,同人治是對立的,「水」象徵人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多年來,法學界流傳着一種說法:江平是「中國法學的良心」,郭道暉被稱為「時代的良知」,李步雲則是「敢開第一腔」的法學家,他們被稱為「法治三老」。對於這個名號的來源,郭道暉向大白新聞講了其中的典故。原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龍衛球教授上任伊始,陸續邀請了江平、李步雲、郭道暉三人做一個系列講座,北京大學的張千帆教授在主持郭道暉的演講會上率先稱三人為「法治三老」。由於三位法學家的學術成就,這個稱謂在此次講座不久後就廣為流傳。

對此,郭道暉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郭老如此解釋道:「第一,我們三個都是80歲以上的老頭了,所以是『三老』;第二,我們都在解放前參加過革命組織或進步活動;第三,1957年,我和江平都因敢於直言、抵制反右而被打成了右派;李步雲則在後來的「政治風波」中上書力爭公平正義,也未能倖免。」

伉儷情深

2014年,郭老曾對媒體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說我有所成就,其中就有她的一半(指郭道暉妻子、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張靜嫻)。」記者在病房中注意到,在病床上方的牆壁上懸掛着兩位老人家的合影,伉儷情深,相伴意長,空洞的房間灑滿了愛與溫暖。

張靜嫻1933年生於浙江南潯縣,1950年她以第一名優異成績在著名的上海市立第一女中(即原英租界工部局女中)高中畢業。時值新中國舉行第一次高考,她先後報考當時華東、東北和華北三大考區,「連中三榜」,被三所大學分別錄取。由於其姓名連續出現於當時各報發表的錄取生榜上,一時成為知名考生。後來,她選擇進入清華大學建築系,成為該系創建人梁思成、林徽因等著名建築學家的門生,並因此與郭道暉相識。

郭道暉回憶道:「靜嫻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學生,當時她又是清華共青團團委文藝部副部長,我當時是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她讓我給她所領導的文藝社做了一次文藝問題的報告,我們就慢慢熟悉了。」畢業之後,張靜嫻被分配到國家建委(今國家發改委)做城市規劃局局長的助手。最讓郭道暉感動的是,1957年郭道暉因「堅決抗拒」反右方針,於1958年初被劃為「右派」,張靜嫻跟着受牽連,政治處境十分困難。當時郭道暉曾擔心牽累她,向她表示∶「事已至此,你可以自由選擇,決定離合去留,不必以我為念。」她則堅決表示∶「我深知你本質是好的,此話不要再提。」決心與丈夫共患難。在她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借下,郭道暉得以承受最大的政治打擊和心靈創傷,比較平穩地度過了艱難的逆境。

提到這段過去,郭老充滿感激與遺憾,他說:「60多年來我們感情特別好,我現在也可以好好陪陪她。」

總理諍友

1947年,郭道暉考入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1948年,他先後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和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戰鬥在 「第二條戰線」。在大學裡,他與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是同班同學。

「其實我們中學時就是同校同學,他是我父親的學生。後來到了清華,我們成為同班同學。兩個人都住在暫時改作宿舍的二院教室,他住二院235室,我住236室。」郭老認為,自己與朱鎔基走得近,其實是性格使然。朱鎔基個性耿直,跟自己的性格接近,所以兩個人情投意合,很快成為了好朋友。

1948年7月,20歲的郭道暉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8月,他經同學介紹加入了清華大學的中共地下黨組織。同年冬他介紹朱加入新青聯,1949年10月,他又介紹朱鎔基加入了共產黨。

隨着歲月的流逝,兩個好朋友的友情並未減弱。去年6月,郭道暉一家人還曾應邀在朱鎔基的家裡相聚。同去的還有原清華同班同室的張履謙(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家人。郭老告訴大白新聞,當時他們在朱鎔基家裡聚餐, 「朱鎔基身體還不錯,不過頭髮已經白了,走路偶爾也需要人攙扶一下。」

言談間,朱鎔基還跟郭老開玩笑聲明說:「我這是自費請你們吃飯,我還是請得起的。」

如今,耄耋之年的郭道暉已離休許久,但他仍筆耕不輟,一直致力於法學理論與法治實踐問題的研究和宣傳。此次接受大白新聞採訪時,老人家還在病床上審讀書稿。

郭道暉還談到了上世紀60-70年代自己對魯迅美學思想的研究,他說:「那時候很多書是不讓看、很多問題不讓談和寫的,但魯迅的書可以讀。我那時正研究哲學和美學,我就潛心研究起魯迅美學來。通讀了魯迅全集,做了幾百張卡片。」「關於我論魯迅美學的文章,以前單篇在《文藝研究》、《魯迅研究》等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有的還得到國外報刊轉載,後來我就把它們系統化,整理成一本書(《魯迅的偉美觀》),一共20多萬字。據編輯反映,之前是沒有人從這個角度寫的,我還是希望這本書能夠面世,給更多的人分享與探討。」[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