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慶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慶平,男,1956年8月出生,大學本科畢業,高級經濟師。曾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簡介

1982年至1991年,先後任中國人民銀行阜新市中心支行科員、副科長、副行長、黨組成員。

1992年至1998年10月,先後任中國人民銀行遼寧省分行處長、行長助理、副行長、黨組成員,瀋陽市分行行長、黨組書記兼國家外匯管理局瀋陽市分局局長。

1998年11月至1999年11月,任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兼分行營業管理部主任、黨委書記、國家外匯管理局瀋陽市分局局長。

1999年12月至2003年1月,先後任中國人民銀行內審司副司長、司長,兼經濟實體脫鈎與資產處置辦公室主任。

2003年2月至2008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局長。

2008年12月至2015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

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1]

郭慶平
郭慶平.jpg
出生 1956年8月1日
阜新
職業 高級經濟師、副行長

 

任免信息

2016年12月27日人社部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免去郭慶平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職務[2] 。​

管理策略

由政府設立產業基金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21日在2012首都文化產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建議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翹動更多的金融資源進入文化產業,建議考慮由政府設立產業基金,政府每年都增加一定的投入,在這個基礎上吸引社會資金的進入。

他還說,應同時加強對擔保、信用評級、知識產權登記評估等等中介服務機構的支持和建設。建立專門的文化產業擔保基金,完善無形資產評估、轉讓、登記相關制度,為金融資源和文化產業有效的銜接創造更好的環境。

郭慶平還提出,要進一步增強對文化企業的服務意識。他說,金融機構要把文化產業作為重點服務和支持的領域,深入調查研究文化產業的特點、發展規律、運作模式,創新開發適應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銀行、證券、保險業務和服務,同時要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溝通,及時了解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法規和相關信息,積極主動融入文化、科技、資本融合的合作潮流之中並發揮更大的作用。

此外,郭慶平還建議,要對文化產業開展更細緻的市場細分,提升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針對性。他說,金融機構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文化企業特點根據企業的成熟程度和風險狀況開發符合銀行特色和企業需求的各類金融產品,綜合運用知識產權和版權質押貸款、供應量融資、融資租賃等模式滿足文化產業多元化的信貸需求,同時,要為文化產業進入股票、債券和保險市場創造更多的便利。[3]

引導資本向創新聚集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9月13日在北京出席「2012中關村[-1.47%資金研報]論壇年會」時表示,創新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要鼓勵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加大合作的力度,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鼓勵銀行與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產業投資等機構的合作,創新金融服務,引導資本向創新聚集。

慶平透露,目前已經有17家銀行在中關村設立了科技金融特色支行,或專業機構,發放高新技術產業貸款1300多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4.6%。此外,到2012年7月末共有347家科技企業發行債券,募集資金2.5億元。[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