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衛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郭衛東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郭衛東,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人物履歷

歷史學碩士:1986年7月

歷史學學士:1982年7月

1986年9月—1988年8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任助教

1988年9月—1993年7月同上任講師

1993年8月—2000年7月同上任副教授

2000年8月—今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所屬機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心

專業特長及近期研究方向:

近代中外關係史,晚清政治史

學術成果

論著

◎著作:

《不平等條約與近代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近代外國在華文化機構綜錄》(與劉一皋合編,任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土基督》,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轉折-以早期中英關係和南京條約為考察中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北京大學校史論著目錄索引》(北大校史館編,主持編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系史初稿》(與牛大勇共同主編),內部刊行2004年

《傾覆與再建:明中葉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中國近代特殊教育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中外舊約章補編(清朝)》上下冊,中華書局2018年

◎論文:

論中國封建社會官商制度,《學術論壇》1982年第3期

清末雲南的保路運動,《思想戰線》1982年第4期

論近代工業的輸入,《雲南大學文科集刊》1983年

日本帝國主義與宗社黨,《歷史教學》1984年第7期

論岑春煊,《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2期

論甲申之變,《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

甲申政潮與中法戰爭,《歷史教學》1988年第11期

論丁未政潮,《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5期

載漪與慈禧關係考,《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6期

丁未年間康梁派活動考略,《歷史檔案》1990年第1期

略論慈禧的三次立嗣,《社會科學戰線》1990年第2期

簡論載漪,《清史研究通訊》1990年第2期

「己亥建儲」若干問題考析,《北京大學學報》1990年第5期

戊戌政變後的廢帝之爭,《史學月刊》1990年第6期

戊、己、庚、辛年東南督撫對清室帝位的干預活動,《江海學刊》1991年第3期

晚期時期列強對清帝位的干預,《歷史教學》1992年第4期

光緒帝位危機與外國干預,《故宮博物院院刊》1993年第4期

「江南善後章程」及相關問題,《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

領事裁判權的在華確立,《北大史學》1995年總第3輯

片面最惠國待遇的在華確立,《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善後交涉,《社會科學研究》1996年第4期

鴉片戰爭時期的舟山交涉,《歷史教學》1996年第10期

香港開埠初期與內地貿易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2期

近代中國利權喪失的另一種因由,《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2期

鴉片戰爭時英國對華侵占地的目標轉換,《民國檔案》1997年第2期

鴉片戰爭時中英關於香港居民司法管轄權的交涉,《史學月刊》1997年第2期

從舟山到香港:英國在華殖民戰略的調整,《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論近代中國鴉片貿易的合法化,《從虎門銷煙到當代禁毒》,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英國對華早期戰略演變,《「南京條約」與香港國際學術論文集》,中國社科出版社1998年

不平等條約與鴉片輸華合法化,《歷史檔案》1998年第2期

近代外國兵艦攫取在華航行權的歷史考察,《社會科學研究》1998年第2期

鴉片戰爭賠款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中法戰爭諸役考」評介,《廣西右江民族師範學報》1999年第1期

鴉片戰爭前後外國婦女進入中國通商口岸問題,《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澳門與早期走私貿易,《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9年第3期

英國在華攫取五口通商權研究,《北大史學》1999年總第6輯

「照會」與中國外交文書近代範式的初構,《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

澳門史上的走私貿易問題,澳門《文化雜誌》2000年夏季版,第41期

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韓、中、日基督教教育論文集》,韓國梨花大學2000年

論18世紀中葉澳門城市功能的轉型,《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2期

英國與澳門:以鴉片戰爭之前的歷史為考察時段,《明清論叢》2001年第2期

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的特殊教育,《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4期

東學黨起義與中、朝、日三國的外交互動,《北京檔案史料》2001年第4期

基督新教與中國近代女子教育,《歷史檔案》2001年第4期

辛亥革命的另種詮釋,《孫中山研究論集》(徐萬民主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

視角轉換:清朝覆亡原因再研究,《史學月刊》2002年第1期

再論戊戌政變中袁世凱的「告密」問題,《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論清朝道咸之際的「茶用案」,《明清論叢》2002年第3期

英國與澳門早期關係的歷史考察?,澳門《文化雜誌》2002年夏季版,第43期

1849年的澳門危機,澳門《文化雜誌》2002年秋季版,第44期

甲午戰爭前夕的中、日外交,《東學黨起義紀念論文集》,韓國2002年

鴉片戰前英國在華進行的「北部開港運動」,《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論澳門歷史上的首次教案-「唐人廟」事件,澳門《中西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亞瑪勒事件研究,《北大史學》2003年總第9輯

基督教女學研究,澳門《文化雜誌》2003年春季版,第46期

清朝閉關政策與澳門女性社會的發達,澳門《文化雜誌》2003年夏季版,第47期

嚴復與近代學術轉型,《紀念嚴復誕辰150周年紀念文集》,方志出版社2004年

嚴復在北京的學術活動,《北京檔案史料》2004年第1期

乾隆十一年福建教案述論,《福建論壇》2004年第7期

晚清及民國年間北京特殊教育研究,《北京檔案史料》2005年第1期

北京瞽叟通文館與中國盲字體系的初建,《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

基督教弛禁的澳門交涉, 澳門《文化雜誌》2005年春季刊第54期

基督教與中國近代女子盲人教育, 澳門《文化雜誌》2005年冬季刊第56期

基督教新教傳教士與中國盲文體系的演進,《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近代中西交沖初期的另類,《歷史檔案》2006年第3期。

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兩次撤出定海史實考,《定海山》2006年第3期

1840年代:英國與舟山,《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一個歷史悖論,《北大史學》2007年總第12輯

論中國近代特殊教育的發端,《教育學報》2007年第3期

澳門茶史,為《濠江茶情》所作序言, 澳門民政總署2007年6月編輯出版

史料的互證:植茶與華工,《中西文化研究》2008年第2期

1895年鼠疫:澳門的公共性防疫,澳門《文化雜誌》2008年春季刊第66期

《論光緒朝的繼統之爭》,《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

《西方傳教士與京師大學堂的人事糾葛》,《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1期

《華茶在英倫-以十八世紀作為主要研究時段》,《中西文化研究》2009年總第15期

《嚴復與京師大學堂辭退洋教習事件》,《福建論壇》2009年第6期

《臣屬向公民的轉變》,《史學月刊》2009年第8期

《從福安到澳門:1746-1747年的禁教案》,《文化雜誌》2009年夏季刊第71期

《瞽姬的命運:民國年間廣州世風丕變的一個縮影》,《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基督教會與近代上海的特殊教育》,《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

世紀初葉廣州中英貿易的貨品易位,《學術研究》2011年第5期。

《紀念辛亥百年-誰主沉浮》,《文化雜誌》2011年秋季刊。

《應對鼠疫:1894-1895年的港澳》,《歷史檔案》2011年第4期。

《基督教會與福建近代特殊教育事業研究》,《福建論壇》,2011年第12期。

《從貿易入居到占領覬覦:澳門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澳門理工學報》2012年第3期。

《釋「北洋」》,《安徽史學》2012年第2期。

《困厄的處境:晚清政府平復滿漢畛域政策的矛盾》,《滿學論從》2012年第2輯。

《19世紀初葉歐美國家對華貿易反差現象研究》,《安徽史學》2013年第2期。

《西洋參:中美早期貿易中的重要貨品》,《廣東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香港交涉譯事三題》,《世界歷史》2013年第2期。

《中國官府與西方教會:1746年福安教案再研究》,《北大史學》第18輯。

《兩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外交體制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轉折之地:曾國藩在祁門》,《安徽史學》2014年第3期。

《華洋轉型中的樣板——民國年間江蘇特殊教育研究》,《民國研究》2014年春季號。

《絲綢、茶葉、棉花:中國外貿商品的歷史性易代》,《北京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印度棉花:鴉片戰爭之前外域原料的規模化入華》,《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5期。

《論16-19世紀中葉國際貿易中的東方貨品》,《天府新論》2014年第4期。

《雙城記:清末保路運動中的上海與成都》,《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檀香木:清代中期以前國際貿易的重要貨品》,《清史研究》2015年第1期。

《「打倒軍閥」語境下的唐繼堯之死》,《軍事歷史研究》2015年第3期。

《工業革命在華的初始影響——以不列顛棉品打開中國市場為例》,《福建論壇》2015年第12期。

《皮毛:清代北美對華貿易的重要貨品》,《安徽史學》2015年第6期。

《替代經濟學的範本:古絲路的衰落與新商道的開闢》,《文化雜誌》2016年夏季刊。

《洋化抑或中化:糾結中的近代教會在華高等教育》,《南國學術》2016年第4期。

《簡析近代範式中外條約的開篇》,《歷史檔案》2016年第4期。

《論明清更替時代的中外條約》,《清史研究》2016年第4期。

《絲綢之路續篇:「南京布」的外銷》,《浙江大學學報》2017年第3期。

《再論戊戌維新運動的力量配比》,《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7年第3期。

《論晚清時代的地方外交》,《廣東社會科學》2017年第4期。

《西制留下,西人離開:以教會在華特殊教育為分析樣本》,《歷史教學》2018年第10期。

《兩端合作——戊戌時期的「帝黨」與「康黨」》,《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18年第5期。

《清代西方毛織品輸華研究》《南國學術》2019年第3期。

《晚清中外條約作準文本探析》,《歷史研究》2019年第5期。

《約章齮齕:中法戰爭時期的外交抗爭》,《安徽史學》2019年第6期。

《「本洋」與「鷹洋」:流通中國主要外幣的替換》,《福建論壇》2019年第7期。

《英國向清代中國輸鉛問題研究》,《中國史研究》2020年第2期。[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