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恩
鄭恩
國籍 中國
別名 鄭子明
職業 將領
年代 宋朝

鄭恩:字子明,據說是宋朝開國大將。青年時與柴榮趙匡胤結為兄弟 鄭恩排老三。三兄弟中柴榮 趙匡胤先後當了皇帝。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只可惜38歲英年早逝。之後趙匡胤陳橋兵變被黃袍加身做了皇帝 取替周朝建宋朝。五代周朝時期趙匡胤和鄭恩都是周世宗柴榮手下的大將,為周朝立下汗馬功勞。趙匡胤和鄭恩都是在柴榮落魄時與柴榮結拜的。趙匡胤建宋朝後,鄭恩繼續追隨趙匡胤,為宋朝鞠躬盡瘁,屢立戰功。但是鄭恩為人魯莽,做事不計後果,趙匡胤當了皇帝後他見了趙匡胤依舊和以前一樣叫二哥。終於有一次衝撞了趙匡胤,讓趙匡胤這個皇帝很下不來台,趙匡胤含淚忍痛斬了鄭恩。鄭恩死後宋朝歷代皇帝對鄭恩的後人都很優待。

對於鄭恩此人,正史中並無記載,但鄭氏族譜中有關於鄭恩記載。歷史上是否有其人還有待考證,若真無此人,此人原型可能是宋初將領張瓊。

1鄭恩概況

  鄭恩,字子明,宋朝開國大將。青年時與柴榮 趙匡胤節為兄弟 鄭恩排老三。三兄弟中柴榮 趙匡胤先後當了皇帝。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只可惜38歲英年早逝。之後趙匡胤陳橋兵變 被黃袍加身做了皇帝 取替周朝建宋朝。五代周朝時期趙匡胤和鄭恩都是周世宗柴榮手下的大將,為周朝立下汗馬功勞。趙匡胤和鄭恩都是在柴榮落泊時與柴榮結拜的。趙匡胤建宋朝後,鄭恩繼續追隨趙匡胤,為宋朝鞠躬進瘁,屢立戰功。但是鄭恩為人魯莽,做事不計後果,趙匡胤當了皇帝後他見了趙匡胤依舊和以前一樣叫二哥。終於有一次衝撞了趙匡胤,讓趙匡胤這個皇帝很下不來台,趙匡胤含淚忍痛斬了鄭恩。鄭恩死後宋朝歷代皇帝對鄭恩的後人都很優待。

2與妻子陶三春的故事

五代時,流落江湖的好漢鄭恩路經蒲城縣,因偷西瓜,遭到看瓜女陶三春的痛打。趙匡胤見她才貌出眾,從中撮合,鄭恩與陶三春訂下姻緣。

周世宗柴榮登基後,封趙匡胤為南平王,鄭恩為北平王,並恩准鄭恩與三春完婚。三春自別後也日夜思念鄭恩,欽差要她進京完婚,她不穿鳳冠霞帔,騎一頭小毛驢,領弟弟陶虎趕往京城。

他們來到汴京城外十里堡,遇到趙匡胤和鄭恩派出的大將高懷德。高懷德喬裝成紅鬍子響馬,揚言要陶三春做他的壓寨夫人。陶三春聞言大怒,與之交手,經過一番酣戰,陶三春擊敗了「響馬」。高懷德在無奈之中,吐出了真情。陶三春聞訊後,怒火中燒闖入皇宮,欲找鄭恩算賬。

鄭恩見陶三春闖入金殿,悄悄躲藏起來。柴榮見三春目無朝綱,命御林軍將她拿下,御林軍又被三春打得落花流水,大將高懷亮也被打得一敗塗地。柴榮只得命趙匡胤連夜去找鄭恩,給他們成婚。

鄭恩詢問十里堡戰果如何?高懷德謊稱他暗射鵰翎箭,把三春射下坐騎。鄭恩聽後,以為煞了三春的威風,隨即回府完婚。鄭恩為擺王爺架子,在洞房中連稱口渴,要三春給他倒茶。三春強壓怒火,不予理睬。當他發現桌上放着賣油梆子,以為三春有意羞辱於他,要丫環取家法懲治三春。三春忍無可忍,與鄭恩動起手來,幾個回合就把鄭恩打翻在地。鄭恩自知不敵,跑出洞房,連呼高懷德助陣。高懷德已跑得不知去向。

柴榮、趙匡胤聞訊後趕來勸架。陶三春當着他們的面,立賣油梆為鄭家家法,以示永不忘本。鄭恩跪地賠禮認錯,夫婦言歸於好。柴榮封陶三春為一品勇猛夫人,准予參與朝政。

3鄭恩的故事

一· 歷史上清油河的"典故"

清油河在"五代"以前,原名叫"柳林河",系以其街外河邊十里柳林而得名。五代後期,宋朝開國元勛鄭子明曾在此住,時以打油賣油為生;因他打出來的油清香明亮而遠近聞名,故此,人們便將柳林河改名為"清油河"了。鄭子明:姓鄭,名恩,號子明、乳名黑娃;自小父母雙亡,十多歲時隻身來此,以打油賣油為生。他在這裡與趙光胤相遇並結拜為兄弟,又和陶三春不打不成交而定下了終身;流傳下了許多活生生的故事:

--鄭子銘與"倒掛油"及"普峪河口"。鄭子明雖臉黑似漆,卻生得身材魁偉、力大無窮、性格豪爽 ;為人厚道、直率、好打抱不平。他在清油河打油期間,命苦時不濟,雖然他打出的油清香明亮質量極好,但是,在生意場上卻屢遭厄運。起先,他擔油出賣,總是順清油河而上,要送到洛南縣境內的'黃家村集市 ',來回三百餘里 ,他一根鐵扁擔挑着二百多斤重的兩隻大油簍 ,竟兩天一趟;一次,當他擔油走到腰莊小花岔石碥上時,遇着從黃家村轉來的同夥人,告說油價大跌,他十分懊惱,生氣地將油擔往石碥上重重一撂,油從傾斜的簍中溢淌了出來,流了一地;當大家趕忙去幫他扶油簍時,神奇般地發現:油簍竟深深地陷進入了岩石中,怎麼也拔不出來;鄭子明自己也覺得詫異,當他親自把油簍拔出後,在這堅硬完整的岩石上就留下了深深的'油簍坑印'和'流淌的油印'。他在此歇息了一會,就沮喪地擔起油擔,同大夥一起倒轉回來了。此後,人們就將這裡稱作"倒掛油";'油簍坑'與'油印'至今如故,成為人們流傳的佳話及觀賞的古蹟。

此後,鄭子明就又順河而下,將油擔送到毛河口下的丹江碼頭,從那裡裝船水運至襄樊、武漢;在一次正裝船時,忽然,突起大風,江浪洶湧,幾乎將船顛翻,致簍中香油溢潑流淌了一口岸。從此,人們就稱這個碼頭名為"潑油口";後日子久了,便被誤傳成今天的"普峪口"了。

--"磙子嶺"、"油簍溝"和"油槽寶石"。一次,鄭子明擔油去龍駒寨,上到一山嶺頭在放擔歇息時,後面一隻油簍因沒擱穩而滾到山下去了,他尋來一百來斤重的圓扁石,用鐵扁擔在中間捅出一洞孔,型如石磨,用繩系掛於扁擔的一頭,配着剩下的那隻簍,擔着繼續前進;從此,這山嶺便叫"滾子嶺";嶺下的山溝就叫"油簍溝"了。

同這些地名一起留下的文物古蹟,現只有鄭子明打油的"油槽"和"壓油石"了。"油槽"系由整石鑿制而成,長2.80米,寬1.23米,厚33公分;四周邊沿高6厘米,寬18厘米;槽溏略向流油嘴一頭傾斜,油嘴從槽頭中間向外突伸,狀如龜頭;"壓油石"亦由整石鑿成,長0.8米,高、寬各為0.56米,略呈長方體,幾個人才能抬得動,可鄭子明當年用它壓油,僅一人兩手一端就舉起來了;壓油石和油槽系同一花崗岩石質,十分堅硬,千餘年來一直被視為清油河的"鎮街之寶",民國八年,洪水沖走了清油半邊街,然槽石巋然未動,1998年"7.9"、"8.25"兩次百年不遇特大洪水,連續襲擊了清油河,十多米高的浪頭,幾乎沖毀了大半條街,但槽石分寸未移,絲毫無損;現被列為"歷史文物",清油人亦以此而引以為榮;凡來清油河者,大都要好奇地去看一看和摸一摸。

--在清油河,鄭子明同趙匡胤、柴榮三結義。

趙匡胤在京都汴梁大鬧'勾欄院'後出逃避難,先去隨州投靠父親的好友董宗本,時逢董已出征關西,剛好姑父也在關西任職,他就從隨州經商於之地前往關西,在'武關古道'途中,遇見推車去關中販賣雨傘的柴榮,二人便結拜同行;途徑'陡嶺關'時,遭遇'山大王'董龍、董虎劫持,兩廂廝殺了起來,董氏兄弟邊戰邊退,將匡胤誘致'九岩寨'和'羊角寨'下的九曲十八彎中,匡胤被伏寇圍困。正在危難當頭,適值鄭恩在河中洗油簍,不慎油簍被水沖走,鄭恩脫下衣服,僅緹一兜肚,下水追撈油簍,直追到'月亮灣';但見九曲十八盤裡塵土飛揚,只聽得殺聲震天,他便順手從河邊拔起一棵棗樹,橫掃直衝殺進重圍,打敗了寇匪,救出了匡胤。隨又一同前去陡嶺關見柴榮,時值柴榮推傘車退至黃土坡躲歇;三人見面甚為慶幸,即插盟結義為'八拜弟兄'。時柴榮二十歲距首,匡胤十九次之,鄭恩十八歲為小。這就流傳下了'兩龍一虎,患難與共'的佳話。

--'打瓜園',鄭恩三春喜聯姻。

在清油河街下不遠處,有一個大灣套,在彎套的下前方,有一座孤石山,活象一隻臥在地上的雄獅,人稱'青獅';青獅後是一極其秀美雅靜的山坳,內中有一陶家莊;莊主名叫陶洪,原本是關西有名的三軍教頭,因厭煩亂世、淡泊功名而告老還鄉,頤享天年。膝下有一獨生女兒,名叫陶三春;三春自幼喪母,從小隨父學兵法、習騎射,精通十八般武藝,善使一對'齊眉棒',無人能敵。一天,父親出遊訪友,她同丫環及家院守莊,忽聞報:有一黑賊在偷瓜!三春急忙前去,見是一黑臉大漢,吃瓜不給錢還罵人,二人就打將起來,不大工夫,三春便將黑漢擒拿捆綁抬回了莊。這黑漢原來是鄭子明!

原來,鄭子明與趙匡胤、柴榮三人結拜後,一同前進到清油河街,住進驛館客棧後,鄭恩便去月亮灣取油簍,順便洗了個澡;上得岸來,正覺得天熱口渴的厲害,忽見到獅子山前瓜園裡,睡了滿地的大西瓜,他乾渴難奈,便疾步走進園中,順手摘下一個大西瓜,一拳打開就送進了嘴裡,只覺得滿口生津、周身沁涼;狼吞虎咽,不一會兒第二個瓜也將吃完;心想:再帶幾個回去給二哥他們吃,豈不更好!正當準備動手再摘時,忽聽一女子厲聲叫道:"住手!哪裡的偷瓜賊?"鄭恩嬉皮笑臉地說:"樂子(自稱口語)吃了你幾個瓜,那能算偷?"三春誤以為鄭恩自充'老子',怒道:"你這黑賊偷瓜還罵人?找打!"鄭恩雖然力氣大,但拳腳工夫那敵得了三春?況根本就沒心理準備,不提防挨了三春幾鐵拳,沒戰幾個回合,就被三春反背摁倒在地,嘴上不服,身子卻動彈不得。接着三春叫丫環拿來繩索,將鄭恩手腳捆綁在一起,用槓子抬回莊,待爹爹回來發落。

卻說趙匡胤在客棧等候多時,不見鄭恩回來,有些着急,便出來尋找;在磨溝口遇見從武關訪友回來的陶洪,二人原來彼此知名,現一見如故,陶洪邀匡胤到府上做客,盛宴招待;鄭恩聞聲喊"二哥救命!"匡胤一看此景很是吃驚,問及三弟何以至此?鄭恩告之原委叫苦不迭;陶洪見二人稱兄道弟,即命三春出來鬆綁,賠禮道歉,重新入席,盡興暢飲。匡胤尋思着:三弟這等勇猛,竟被一個女子降服,可見三春何等了得!古言說:素緣天定,不打不成交,二人如能聯姻,一則得到了一員巾幗猛將,二則三弟這'楞頭青'也有了管制約束,豈不是兩全其美?遂向陶洪提出願為媒妁之意。陶洪十分高興,尋問女兒,三春心中自是滿意,嘴上應道:"但憑爹爹作主,只等三年封王"。後柴榮登基當了後周皇帝,封匡胤為南宋王、鄭恩為汝南王,遂為鄭恩和三春完了婚。後來,陶三春掛帥,收劉三定,破南唐,解壽州之困,立下了汗馬功勞。

--清油河與"三馬"地。

清油河向東,依次是"試馬寨"、"捉馬溝"、"黨馬店"三個街鎮,這'三馬'地名,亦系鄭子明與趙匡胤的故事所留傳下來的。

自當趙匡胤在宴席上提媒,陶洪許定了三春與鄭恩的婚事後,就客留他們在莊上。數日,又送給鄭恩一匹烏雕寶馬,教他們在這裡學騎術;一日,先由鄭恩墜蹬騎着,匡胤牽韁繩,行走至雙廟嶺黃土坡下一村寨時,換由趙匡胤來試騎,不料寶馬掙脫韁繩,順着大路朝東跑去,二人哪裡追得上?當此馬跑到虎坡上邊時,正逢店家披紅掛彩、敲鑼打鼓、抬花轎的迎親隊伍,馬兒被擋攔後,又調頭往回跑,當跑至老君山下時,正好碰着前來追趕的倆東家,鄭恩和匡胤將馬捉住,興高采烈地牽着回了家。從此,人們就將宋太祖試馬的村寨稱之為"試馬寨",即今之"試馬鎮";擋馬處的街店被叫作"擋馬店",後多稱"黨馬店",現黨馬鄉即以此得名;老君山下捉馬處定名為"捉馬溝",即如今的捉馬溝街;這"三馬"地名已經有一千餘年的歷史了,從未更改。

--"京娘洞"與趙匡胤千里送京娘。

京娘原籍蒲州人氏,家住解良縣小祥村。從小隨父四處行醫,以針灸和中草藥偏方為民醫傷治病。一天,她與父親走散,隻身從曹營空樹耙到清油河來,途中不幸被兩個響馬強人所擄,一個叫'滿天飛'張廣,另一名'着地滾'周進,二賊皆企圖娶京娘做壓寨夫人,相爭不讓,然又恐傷了和氣,就先將京娘囚禁於河東'清油觀'寺廟中的降魔殿裡,命觀主小心看守,只等再擄着漂亮姑娘,便好一同完婚。

且說趙匡胤與鄭恩、柴榮結義後,從清油河一同來到了關中,見到處都張貼着懸賞捉拿趙匡胤的 "通緝榜文",他只得與大家分道揚鑣,隻身上了華山,在那裡與陳摶老祖賭下棋,不料一局未贏,輸掉了"華山";遂又經商山來到清油河,當時,在清油河東有一座大寺院,名叫"清油觀",其叔父趙景清為此觀觀主,趙匡胤來這裡探望叔父;這日偶感風寒,正在寺廟中養病,忽聽到女子哭泣聲,匡胤問及叔父方知其詳情,隨即解下神煞棍棒,打爛了降魔殿的門窗,救了京娘出牢籠,當晚二人結為同姓兄妹,乘天黑躲藏於一山洞中;天亮後,他扶京娘騎上馬,親自縶韁策鞭,千里送京娘回蒲州老家。

當過了'武關'走到瓜子溝口時,人馬皆渴了,見路邊有一口井,匡胤就去提水,可是沒有繩竿和桶,只見他兩手扳住井台往旁一摁,井身神奇地傾斜了,井水就從井口裡溢流了出來,他手捧甘泉喝足後又飲了馬兒,方爽快而去。從此,人們就將這裡稱叫做"扳倒井"了;至今井還在、名依然。

後來,經'赤松林 '打死了'着地滾'周進,又在 '龍駒崗'殺了'漫天飛'張廣,並且收歸了'千里腳'陳名,為京娘報了劫持之仇,為清油觀掃平了禍根,為當地除了大害,顯現了英雄本色和氣概。因之京娘對他由敬生愛,不斷地向他表露情感;她先是故意將繡鞋蛻脫掉落馬下,指望匡胤在給她穿鞋時,能觸摸金蓮送情傳意,不料匡胤竟是用馬鞭將繡鞋挑起,送至她面前,讓她自己穿上,京娘心中感到好一陣失落;繼而,她又佯稱腹痛,匡胤就抱扶她下馬,不一會說好了,又抱扶她上馬,過一會說又痛了 ,就又抱扶她下馬,這反覆一上一下 ,她便於與他勾肩搭背、身體偎貼,顯得萬般旖旎;夜宿時她一會言寒一會又道熱,又只得為她添衾減被,其軟香溫玉盡顯,可匡胤毫不動心;眼看一兩天就要到家了,京娘不好開口表露心情,不由急得在夜燈下落淚長嘆。匡胤見狀問及原因,她壯起膽說:"深閨弱女,遭賊劫困,蒙兄救命,無以報恩,如不嫌棄,許配終身"。匡胤斷然拒絕道:"頂天立地男子,只有動惻之心,不圖施恩望報!況同姓兄妹豈能亂倫?"京娘又道:"不敢為妻妾,甘願做奴撲,能伺俸終身,方得心安服"。匡胤怒道"救人是本份,相送為意氣,尚若徇私情,與響馬何異,真心變假意,世人作笑蒂。" 京娘愧曰:"妹明兄志,無比敬佩,今生不能報恩德,來世當銜環結草。"

不一日,終於尋到了小祥村,趙員外一家團圓萬分慶幸,舉盛宴招待趙匡胤;酒席上,京娘父兄見匡胤儀表堂堂,想到少年男女千里同行,日夜相處,豈能無情?不如許配良緣;然而,當一提起此事,匡胤便大發雷霆,掀翻酒桌,拉馬出門,揚長而去。京娘美夢破碎,覺得不僅自己遭受到不白之冤,而且毀了匡胤的英名,便懸樑自盡了。 後來,趙匡胤登基做了宋太祖皇帝,思念京娘兄妹之情,遣人前去查訪,得知原委後,嗟嘆不已,遂敕封京娘為"貞義夫人 ",立祠小祥村;並命'有司'在清油河京娘當年藏身之山洞處建廟。這就是"京娘洞"和"京娘廟" 的來歷,史為《清油八景》之一。 (注:以上系收集當地廣泛流傳的故事和親聽"老輩子"講傳歷史而整理。--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