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守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守儀
出生 1931年5月 廣東中山
國籍 中國
民族
母校 菲律賓東方大學
職業 海洋原生動物學家
研究領域
醫學

鄭守儀 (1931年5月) 廣東中山人, 海洋原生動物學家 。 1954年畢業於菲律賓東方大學,1956年回國。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山東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副主席。[1]

人物經歷

  • 1931年5月20日,鄭守儀出生於菲律賓的一個愛國華僑家庭。「寄人籬下」的屈辱和心酸,堅定了她回歸祖國的決心。
  • 20歲那年鄭守儀在商科學校畢業,由於成績優異被留校任教,然而,只上了一節課她就被無情地辭退了。因為她向學生介紹了自己是中國人,下課後校長把她叫去:「很抱歉,當局有規定,外國人是不能在公立學校任教的。」
  • 無異於一枚尖利的鋼針在她毫無防範時,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這成為她揮之不去的夢魘、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痛。她按捺不住驛動的心,開始默默地尋找機會:「我也有自己的國家,我一定要回去報效我的祖國。」1954年大學畢業,她獲得了雙學位,並免試進入國立菲律賓大學研究生院,專修生物學。
  • 機會終於來了。1956年她聽說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突飛猛進,急需人才,歡迎海外學子歸來,她立即響應祖國召喚,放棄了碩士學位,毅然回到祖國懷抱。
  •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回國後,鄭守儀被分配到坐落在青島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從事有孔蟲研究。她感到渾身有使不完的勁,每天早出晚歸,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公休日和節假日。她衣着樸素,剪着齊耳短髮,身材雖然瘦弱,內心卻無比強大。她快活地說:「能為祖國工作,是難得的享受。」
  • 她執着、踏實,頂着嚴寒,冒着酷暑,風裡來,雨里去,穿行在祖國廣闊的海疆,完成了中國海域1500多種現代有孔蟲的分類描記,系統總結了中國海有孔蟲區系和生態特徵,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2部,達320餘萬字。並多次獲得各級自然科學獎。
  • 回中山市三鄉鎮尋根,始終是她一名歸國華僑魂牽夢繞的思念。在一次堂兄回國時,他們終於結伴回到了夢中依戀和牽掛的故鄉,見到了血濃於水的鄉親,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此後她在家鄉舉行的科普報告會加深了她與鄉親們的了解和溝通。
  • 鄭守儀曾任青島市副市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為集中精力進行科學研究,她先後請辭了這兩個職務。1983年後又被推選為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山東省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鄭守儀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後,人們常說,這是她愛國之心綻開的似錦繁花,報國之志結出的累累碩果。
  • 作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半個多世紀以來,鄭守儀不僅填補了我國有孔蟲研究領域的空白,還發現了1個新科、1個新亞科、24個新屬、290個新種。她獨樹一幟,成為世界領先的有孔蟲專家,其成就為世人矚目,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評價,其研究成果載入美國有孔蟲研究的經典巨著《有孔蟲屬及其分類》,並廣泛為世界同行所採用。
  • 創新,使她的研究工作始終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有孔蟲是海洋單細胞動物,平均個體只有1毫米大小,研究難度較大。上世紀末開始,鄭守儀獨闢蹊徑,親自雕琢,嘗試着將有孔蟲製作成放大了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模型,迄今已完成250多種,每個足有鵝蛋或拳頭般大小,有孔蟲的直觀性赫然在目,從而開拓了有孔蟲研究的新思維、新視野。[2]>

猶如驚鴻一瞥

  • 2000年年底,國際著名科學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海洋地學部主任哈克博士來青參觀了鄭守儀有孔蟲實驗室,當看到鄭守儀製作的上百個有孔蟲模型時,哈克博士喜出望外:「非常震撼,莫非看到了亨利·摩爾雕塑的縮影?」他走近有孔蟲模型展架仔細地端詳着,感慨萬千,心悅誠服地說:「太好了,這是對世界有孔蟲研究和應用的真正貢獻!」
  • 2003年,鄭守儀當之無愧地榮獲了國際大獎庫什曼有孔蟲研究突出成就獎。
  • 青島市委市政府資助的一百萬元專項科研經費使鄭守儀的科研工作如魚得水。她用這筆經費監製了40多個按照原模放大而成的大型石雕,用以普及科學知識,供人們鑑賞遊覽。
  • 聞訊趕來的三鄉鎮領導,懇切希望這些獨具特色的大型石雕能成為家鄉的自然景觀。在鄭守儀的主導策劃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與中山市三鄉鎮政府很快達成協議,共建有孔蟲雕塑園。
  • 2009年12月5日,擁有114座大型石雕的有孔蟲雕塑園及博物館在鄭守儀的家鄉、中山市三鄉鎮舉行了隆重的開園儀式。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絕無僅有的,這114座雕塑是由大理石、花崗石和砂岩雕刻而成的,是鄭守儀院士從古生代到現代不同種類的有孔蟲里精選出來的。巨大的雕塑群形態各異,線條流暢,渾然天成,美輪美奐,體現着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
  • 然而,其中6座鄭守儀最喜愛的大型石雕,裡面卻隱藏着驚世駭俗的秘密。
  • 原來,在籌建有孔蟲雕塑園期間,鄭守儀親自到三鄉附近的建築工地上,從鑽探的岩心裡採集了一些砂樣,從中意外地發現了6種一萬年前後第4紀的有孔蟲化石標本。根據這些化石的記錄,鄭守儀居然揭開了三鄉鎮隱秘的前世今生,人們不會想到,一萬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
  • 有孔蟲雖小,科學價值卻很大。它是優越的「環境指標生物」,其遺骸即使成為化石,它身上也仍然背負着當年所處環境的信息,成為地層對比、岩相識別、恢復古環境的生物指標。對石油等沉積礦藏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難怪科學家稱有孔蟲為「大海里的小巨人」。科學家能斷定珠穆朗瑪峰曾經是一片汪洋,其重要依據就是在那裡發現了有孔蟲化石。
  •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 這一重要發現使鄭守儀徹夜難眠,她要儘快地讓家鄉一萬年前的 「小巨人」浮出水面,與鄉親們見面,當即決定增加這6種有孔蟲的大型石雕。為了提醒人們,這6種大型石雕被安置在有孔蟲雕塑園入口赫然醒目的位置。
  • 有孔蟲雕塑園及博物館落成那天,哈克博士不遠萬里,從大洋彼岸如期而至。他緊緊地握着鄭守儀院士的手說:「祝賀你,你為你的祖國贏得了一個新的世界第一。」美國的《科學》雜誌、法國的《研究》雜誌等都及時地進行了報道。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 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現代有孔蟲研究。60年代,合作完成浮游有孔蟲分類與生態研究。70年代以來,進行底棲有孔蟲研究,已描記1500餘種,約占世界已知現代種類1/4。在定量分析的基礎上,系統總結了中國海有孔蟲區系和生態特徵,作為環境參數,為海洋生態學、生物地層學等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為了使微小的有孔蟲成為人們看得見摸得着的科研、科普教具,開創了有專利權的有孔蟲屬種宏觀模型製作項目。

主要獎項

  • 1979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2003年獲美國「庫什曼有孔蟲研究傑出人才獎」。
  • 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 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
  • 獲山東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

視頻

鄭守儀1:一見鍾情,便付之一生

鄭守儀「玩」雕刻


參考資料

  1. [1]中國科學院
  2. [2]鄭守儀院士科研成果走出深閨後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