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效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郑孝嵩)
前往: 導覽搜尋
鄭效洵
出生 (1907-1999)
國籍 中國
別名 孝嵩、鄭岱
職業 研究員、翻譯家
知名作品 曾編譯中國第一部《資本論》全譯本,編印出版第一部《魯迅書簡》……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鄭效洵(1907-1999),原名鄭孝嵩鄭孝崧,筆名鄭岱。祖籍閩侯。我中國近代著名編輯、學者。1925年畢業於北京匯文中學,1929年肄業於北京大學

畢業後從事外國文學翻譯、編輯等工作。曾任讀書生活出版社編輯、三聯書店及人民文學出版社主任、副總編輯,學術顧問、編審,北京圖書館圖書資料採選委員會主任,研究員等職。

鄭老為人清貧儉樸,待人誠懇,一生勤奮好學、與書結緣。他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奮鬥終生,出版外國文學作品逾千種,曾編譯中國第一部《資本論》全譯本,編印出版第一部《魯迅書簡》……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人物軼事

鄭效洵出生時,正值清朝末期,內憂外患,民不聊生。以務農和做木工為生的父親為了讓他讀書,與他背井離鄉,一路北上,先後在福州上海等地打工,最終在北平落腳。父親找到在同籍大戶人家幫傭的工作,鄭效洵也得以獲得陪讀的機會。鄭效洵從小就勤奮好學,自學完小學的課程後,進入當時北平有名的教會學堂--匯文中學讀書。由於是洋人辦的學校,匯文中學裡很多課程都用英語講授,這使鄭效洵從小就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礎。

在匯文中學就讀期間,鄭效洵酷愛讀書,成績優秀,外文紮實。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懂事的鄭效洵在校期間就開始翻譯一些短小的外國文學作品,並向報刊投稿,以此來貼補家用。由於家境清貧,儘管鄭效洵成績優異,卻上不起大學。但生活的窘迫並沒熄滅鄭效洵一顆火熱的求學之心。鄭效洵畢業後經常跑到北京大學裡旁聽,無論文學、哲學、心理學、外語等各項課程,鄭效洵都擠進教室里去學習。

當時國內環境動盪不安,讓鄭效洵充滿對祖國民主、富強的強烈期望。鄭效洵在校時積極參加當時的學生運動,畢業後,還和狂飆社的高長虹等左翼作家一起,投身於新文化運動,致力於編輯刊物,翻譯介紹蘇聯革命文學作品。

被捕入獄

1929年,22歲的鄭效洵與愛人蔡淑英一起赴吉林省第五中學任教,鄭效洵教授學生國文、英文、歷史等課程。社會的混亂影響到了當時的教育界,許多老師無心教學,沉迷於吹拍利用、排擠打擊的勾心鬥角中。而鄭效洵卻不求名、不為利,毫不為外界紛擾所動,一心撲在對學生的教學上,上課認真講授,課後埋頭備課。在講授課程以外,還常常與學生們談起蔣介石叛亂革命後國內的形勢,並介紹當時國內出版的一些先進書刊給學生們看。就這樣,年輕負責的鄭效洵很快就與學生打成一片,深受同學們的愛戴,同時也得到校方領導的信任。

可惜好景不長,1930年10月,由於這位年輕教師的"不解人意",被國民黨改組分子誣告為共產黨,被捕入獄。鄭效洵在學生中宣傳新思潮的行為被定性為"宣傳與三民主義不相容的主義及不利國民革命之主張"。

在獄中,鄭效洵徹底明白申訴無效,於是就考慮如何利用時間,在獄中堅持讀書學習。他囑咐妻子給他送書來讀,特別是高爾基、屠格涅夫等蘇俄作家書籍,並堅持翻譯外國作品。他利用空餘時間將托爾斯泰的《科露德·索娜塔》英譯本譯為中文,寄往北平的"華北日報"副刊連載。

兩年後,鄭效洵被吉林五中校長等人保釋出獄。出獄後的鄭效洵為生活所迫,輾轉各地。但這期間鄭效洵一直沒有放棄翻譯蘇俄文學作品,先後結集出版的有《謎樣的性情》(契柯夫小說集)、《夠了及其他》(屠格涅夫小說集)、《綠的貓兒》(高爾基小說集)、《一個家庭的故事》(狄更司著)等。還有不少譯文發表在《小說月報》、《國門周報》、《北平晨報》和《華北日報》等。[1]

參考資料

  1. "編輯大家"鄭效洵.  已忽略文本「2014-10-02」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