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邵平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邵平店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東部,因秦東陵侯邵平在此居住,所以取名邵平店。[1]

中文名: 邵平店

外文名: Shao Ping store

位 置: 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東部

村莊介紹

在西安市西臨公路豁口東約3公里處,有一個被公路劈成南北兩部分的村莊,叫邵平店。這個不為人注意的村莊,已有2000多年歷史。秦始皇之父母莊襄王趙姬,就安葬在距邵平店約7公里的臨潼區韓峪鄉秦東陵。為了監護這座陵墓,秦始皇專門封邵平為東陵侯在此管理。漢滅秦之後,邵平淪為布衣,只好在此地以種瓜賣瓜為生。據《咸寧縣誌·隱逸傳》記載,邵平在此地種瓜賣瓜始於公元前207年。由於邵平不僅在這兒種瓜,而且還在這兒開店賣瓜,後人便將這個村莊稱為邵平店。東晉詩人陶淵明在《飲酒二十首》詩中曰:「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另外李白、駱賓王、王維、楊炯、孟浩然等唐代詩人,在詩中都稱頌過邵平種瓜賣瓜。筆者專門到邵平店村做過一次採訪,該村現有1000多戶人家,3000多人口,但在這麼多的人口中,沒有一戶姓邵的。也許是邵平店村的人們,出於對邵平的尊敬與緬懷,一直將這個村名沿用了2200多年。(趙德銘)

邵平

基本信息

秦始皇之父母莊襄王和趙姬,安葬在如今距邵平店有5公里的臨潼區韓峪秦東陵。為了監護這座陵墓,秦始皇專門封邵平為東陵侯,在此管理它。也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之故吧,漢滅秦之後,漢高祖劉邦並未再起用這位昔日的東陵侯,致使他淪為布衣,只好在如今邵平店這個地方種瓜賣瓜為生。據《咸寧縣誌·隱逸傳》記載,邵平最早在此地種瓜賣瓜始於公元前207年,西漢始於公元前206年,也就是說,自西漢初就有了這個村莊。據《史記》記載,邵平與蕭何交誼深篤,蕭何遇事每每向他請教。邵平雖然是蕭何的摯友,但從未依靠蕭何去攀龍附鳳。安心於瓜田,直到老死,因而被後世目為賢人——他的「賢」不僅在於達生樂道,而且在於他能上能下,在喪失爵祿之後投身於勞動,並且在技術方面精益求精,終於作出卓越的成績。邵平達生樂道的品質被後人頻頻稱道。王維《老將行》中「路旁時賣故侯瓜」和蘇軾《五絕》中「人人識故侯」的典故,皆取自邵平。尤其是後代勞動人民,對邵平更有好感。秦始皇不過賜他侯爵,人民群眾卻贈他「王」號。

歷史傳說

該村現有1000多戶人家,3000多口人,但在這麼多的人口中,居然沒有姓邵的人家。但也許是祖祖輩輩邵平店村人,出於對那位創建這個村莊的邵平之尊敬與緬懷吧,一直將這個村名沿用了2200多年,這在我國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邵平在秦代襲封東陵侯,是一位食邑千戶的貴族,現在西安與臨潼之間的邵平店,是他當年的封地。秦亡後,邵平失掉侯祿,淪為平民,不久,漢朝承相蕭何營建首都長安城,邵平卜居長安城東青門外。張騫通西域後,從西方帶回西瓜種子,邵平因喜耕作,帶着幾個幫手,在居地嘗試種瓜。他精心耕種,勤細經營幾十畝,瓜苗翠綠、壯實,長勢喜人,雖則人黑了,體瘦了,但心裡分外高興,到了五月,瓜蔓開花、現蕾,西瓜越長越大,邵平心裡欣喜的籌思着:西瓜熟了,一邊向朝廷報喜一邊請當地父老品嘗,讓大家共享快樂。西瓜即將開園之時,邵平終日喜不入眠,一天清晨,他高高興興地去瓜地里,突然發現一個個西瓜脫蒂而落,氣得他邊喊「天殺我邵平也」。一氣之下,便昏倒在地。原來,有一個喇嘛,對漢朝和西域和好心懷叵測,自知道張騫帶回西瓜種子之後,就暗暗來到長安,伺機作怪,這滿地的西瓜落蒂,就是他身攜麝香而毀的。就在邵平異常悲傷之際,鍾離大仙應陳摶老祖相約去華山路過趙北田,在雲頭看見此狀,心中大怒,斥道:「我堂堂漢家天下,豈容妖孽橫行,邵平務瓜,乃是天意,我不拯救於他,等待何時。」鍾離大仙邊說邊從袖中取出一束寶花而撒,花香奇異,光彩奪目,寶花飄落空中,一變兩,兩變仨,越變越多,如同海洋浪花蕩漾而下,寶花剛落在西瓜地,一個個脫蔓的大西瓜皆又和瓜蔓長在一起了,邵平高興地說:「老天不殺我,又賜我神花,這真是海一樣大恩德呀!」從此以後,西域的大西瓜,就在關中,在全中國安家落戶了。人們把可再生再植的神花稱為「海洋(秧)花」,常常多在瓜地栽植。把邵平所居住的「趙北田村」就叫做「邵平店」了。

視頻

灞橋區邵平店隊鑼鼓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