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邦國,外文名:Nations,基督教聖經名詞。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1]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耶穌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2],勸人悔改,轉離惡行。
簡介
基於共同的政治性或社會性志向,或基於血緣關係而聚合的群體。儘管「列邦」也可以包括猶太人在內,這詞常指希伯來人以外的民族。
起源
根據創世記,挪亞的3個兒子是世上不同家族或民族(當時約有70個)的始祖,他們都散居於地中海以東地區(創十)。每一族都各有自己的居地和語言(創十5、20、31)。塔頂通天的巴別塔的故事(創十一),說明了各族因語言的隔閡而分散各地,使他們不能再合謀非分之事。〔保羅在雅典的講道,跟創世記的作者一樣,假定了不同邦國是同出一源,並接受不同邦國的地理界限,是神的計劃(徒十七26)〕。先知西番雅預言有一天神會改變現今的情況,使萬民都說相同的語言(番三9)。啟示錄的作者在新天新地的異象中,看見自然的界限除去了。列邦在新耶路撒冷毫無阻隔地聯合在一起(啟二十一22-26)。
其實,「以色列」和「列邦」並沒有清楚的劃分。「以色列族」與多個不同的種族有關,好幾個「外邦」則可溯源於以色列某些知名的人物。猶太民族的先祖亞伯拉罕原居在迦勒底的吾珥,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河谷的三角洲地帶。他與父親一起移居至哈蘭以北,最後轉向西南,到達迦南地(創十一31至十二9)。申命記二十六章5節(「我祖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提示亞伯拉罕的原居地,是米所波大米一個叫「亞蘭拿哈連」(和合本作「米所波大米」)的地區。亞伯拉罕與神立約後,神給他立約的憑據,就是割禮。買來作奴僕的外邦人也必須受割禮,他們也被列為立約的子民。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進入曠野的時候,「又有許多閒雜人和他們一同上去」(出十二38),這顯示與以色列人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也歸化為以色列民。
但另一方面,以色列族卻沒有接納所有亞伯拉罕的後裔為國民。亞伯拉罕跟一個埃及女人生的第一個兒子以實瑪利,是在曠野南部遊蕩的遊牧民族以實瑪利人的祖先(創十六)。艾薩克和利百加所生的孿生兄弟中,首生的以掃是居住於巴勒斯坦東南面的以東人祖先,以東人一向與以色列人為敵(創二十五23;民二十21)。
神和列邦
聖經對列邦的態度有正有反。居於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河谷與尼羅河之間一帶地區的列邦是兇惡的。因此,神要取去他們的地,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創十五16、18-20)。亂倫、通姦、同性戀、人獸淫合等,都是這些邦國的特性,當然招致神的不悅(利十八)。外邦人沈迷於招魂、占卜、巫術和通靈等事情,希伯來人則禁戒這些風俗(利十九26,二十6)。外邦人敬拜多神,並獻人為祭,通常獻小孩為祭,這是神所憎惡的(利二十1-5;王下十七29-34)。先知以賽亞嚴厲地批評那些工匠,砍下樹枝,部分拿來取火,餘下的拿去雕刻神像,然後跪拜那像(賽四十四12-20)。迦南人所拜的生殖神巴力和亞斯他錄,一直以來都成了以色列人的試探。聖經一再重複的信息是,由於上述的原因,神要逐出列邦,把土地賜給以色列人(出三十四24;申十二29-31)。先知針對外邦所發的神諭更加強了這負面的態度(耶四十六至五十一;摩一3至二3)。
然而,聖經也顯示對列邦有較正面的態度。正如詩篇所說的,神不單關心以色列;祂的眼睛也鑑察列邦,全地都讚美祂、敬拜祂(詩六十六1-8)。詩人禱告盼望列邦的人都曉得神拯救的大能。他肯定神會公正地審判萬民,引導萬邦。地的四極都要敬畏祂(詩六十七7)。先知以賽亞宣告耶路撒冷的聖殿要成為萬民禱告的殿,並且神歡迎那些帶着祭物和禮物來敬拜的外邦人(賽五十六6-8)。以賽亞看見末日的異象,各國的民要湧入耶路撒冷,敬拜耶和華,並學習祂的道。各國不再爭戰,萬民和平共處,都在神的管治之下(賽二2-4)。
以色列從列邦分別出來
希伯來人最早期的傳統描述他們是遊牧民族,飄流各地,沒有自己的土地,並且與不同社會、宗教和文化的人交往。古時希伯來人要儘可能與列邦保持友好關係,但在摩西的約中,暗示他們借着神的幫助,有一日必征服外邦人。這樣,希伯來人就開始視外邦人為要根除和趕逐的敵人。以色列人對一些外邦宗教的風俗(例:迦南人的生殖崇拜,或亞捫人獻小孩為祭等禮儀)的反感,使這心態更強烈。可是,雖然有一群中堅分子抗拒外邦的崇拜和不道德的行為,但許多以色列人都受到誘惑和吸引。於是,律法嚴厲地禁止以色列人參與鄰國的文化和宗教活動。他們征服了一些土地之後,不可與當地民族立約,卻要消滅他們,拆毀外邦人的祭壇,並燒毀他們的偶像。他們不可與外邦人通婚,因為這樣做會引誘他們參與外邦神的敬拜(申七1-5)。
然而,聖經記載以色列人征服和占領外邦之後,常提到他們與外邦人通婚,以及敬拜外邦假神。例如,所羅門就有許多外邦妻子,她們各人都把自己本族的神帶進王宮中(王上十一1-8)。
在王國的早年,以色列人征服外邦,仍可保持自己原有的政治、文化和宗教特性。但在王國的末期,他們已不能持守這獨特性。當時,亞述和巴比倫的勢力強大,猶大人被擄至列邦中,這些邦國的生活直接威脅他們本身的宗教和政治地位。先知傑里邁亞確實勸諭他們說:「我(神)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着得平安。」(耶二十九7)然而,他們總是盼望有一天神會恢復以色列的國運,從列國聚集猶大人,並把土地歸還他們(耶二十九14)。雖然在波斯征服巴勒斯坦(主前538)後,一些猶大人歸回故土,重建聖殿聖城,但直至猶大馬加比時,以色列才享有短暫的獨立時期(主前166-63)。其後直至1948年以色列國獨立,他們才再次成為獨立的國家。
以色列對列邦的使命
聖經雖強調以色列要與外邦分別,但這命令不應掩蓋以色列對外邦的使命。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是:「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3)在聖殿落成的時候,所羅門曾在獻殿禱告說:「論到不屬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你名從遠方而來,向這殿禱告,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王上八41-43)在以賽亞的預言中,「神的僕人」是「眾民的約」、「外邦人的光」(賽四十二6)。但以理在異象中看見「亘古常在者」將國權賜給「人子」的時候,很明顯這國並非猶太人的國,而是一個普世性的王國(但七14)。撒迦利亞預言將來必有人從列邦中出來,與猶太人一同歸回耶路撒冷(亞八23)。
新約中的列邦
福音書記載耶穌不單向猶太人傳道,也按着古時先知的預言,向外邦的人傳道(太四15、16)。耶穌在加利利,在一個主要是非猶太人的地區教訓人。祂又前往推羅和西頓(可七24),並在低加波利境內到處傳道(可七31)。祂也曾向羅馬百夫長(路七1-10)、拿因城的寡婦(路七11-17),以及一個敘利非尼基婦人(可七26)傳道。又有些人從以土買來看祂的神跡(可三8)。
耶穌教導的範圍也十分廣闊。在大審判的記述中(太二十五31-46),祂預言各國的人都聚集在人子面前。祂又差遣使徒去「使萬民作我(耶穌)的門徒」(太二十八19)。
雖然使徒行傳沒有忽視外邦人在耶穌的死(徒四27)和攔阻保羅的傳道工作(徒二十六17)上都有責任,但書中仍指出教會的使命是要向非猶太的民族傳福音。彼得曾向一名羅馬軍人,意大利營的百夫長哥尼流及其全家,傳講有關耶穌的信息(徒十)。雖然早期教會否定非猶太人也可以自由地接受聖靈的恩賜這事實,但他們最後都接受這結論(徒十一1-8,十五1-29)。保羅走遍居比路、小亞細亞、希臘和意大利,建立和探訪一些以外邦人占多數的教會。使徒行傳結束時,保羅正戲劇性地在羅馬帝國的中心羅馬城傳講福音。
保羅了解耶穌應驗了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要賜福萬民(加三14)。彼得以外邦人為教會周圍的旁觀者,教會必須在他們面前有美好的見證(彼前二12)。啟示錄的作者清楚聲明教會包括來自「各族、各方、各民、各國」的人(啟五9、10,七9、10)。在新耶路撒冷的異象中,他看見「列國的榮耀和尊貴」,人間一片祥和(啟二十一24-26)。
參考文獻
- ↑ 《文學回憶錄》聽與讀 | 第五講: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搜狐,2017-04-14
- ↑ 耶穌基督的福音,教會,200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