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諾巴大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那諾巴大師

 

1288f75aaae81719.jpg

原圖鏈接搜狗 的圖片]]  

 

 藏傳佛教噶舉派開祖馬爾巴之師,密教之大成就者。又譯那諾巴、那若巴。

個人簡介

【那洛巴】(藏Na^-ro-pa;1016~1100) 藏傳佛教噶舉派開祖馬爾巴之師,密教之大成就者。又譯那諾巴、那若巴。系出名門,十一歲時前往當時佛法重鎮喀什米爾求學。

個人生平

西元1032年,被迫與尼古瑪(後從事文學創作,作品風格神似於那洛巴)成婚。八年後,彼此同意解除婚約。同年,再度赴喀什米爾。三年後,至布拉哈利(相傳馬爾巴即於此地接受那洛巴最後的教法,該地後遂成為西藏佛教史上聞名的勝地)。1049年,師至那爛陀寺。在此展開一連串的宗教哲學辯論,師大獲全勝,乃被推舉為方丈。一日,在讀金剛乘典籍時,受夜叉女指示往東方訪求金剛乘之成就者,乃於1057年辭去方丈一職,遊歷多方。經諸多試煉苦行後,始遇諦洛巴(Tilopa),而受其教化,盡承其法。1100年示寂,遺骸奉於尚卡加膩加寺。

師之著作收在《西藏大藏經》〈丹珠爾〉中者有十四部,其中重要者有《時輪》(梵Ka^lacakra,藏Dush!khor)、《灌頂略說注釋》等書。在密教圖像中,那洛巴與其師諦洛巴常被並繪於一圖中。兩者皆現半裸,采自由、舒服的坐姿。二者之區別在於諦洛巴手持生魚,而那洛巴則無。

師曾綜集所學而輯成六種法門傳世,後世稱之為『那洛六法』。此六法即靈熱(拙火)、幻觀(幻化身)、夢觀、光明(淨光)、中有(中陰)、遷識(頗瓦)之六種法門。 [1]   <ref>那諾巴追隨帝洛巴9分12秒,來源:騰訊視頻 發布時間:2018-10-29/ref>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