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那哈鄉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東南部,鄉政府駐地離縣城80公里,是一個山高坡陡,交通落後,信息閉塞,集「山、少、邊、窮」為一體的山區民族特困鄉。[1]

中文名稱: 那哈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雲南省普洱市

電話區號: 0879

面 積: 189平方千米

人 口: 13086人(2017年)

車牌代碼: 雲J

目錄

基礎建設

幾年來,那哈鄉人民政府抓住各種機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落後狀況逐步改觀。

水利建設。從2003年至今共完成人畜飲水工程33件;修建大田1.36公里的溝渠,可灌溉面積80畝,受益60戶,320人;修建曼慶一溝1公里的三面光溝渠,可灌溉面積60畝,受益23戶,96人;修建曼慶二溝1.1公里的三面光溝渠,可灌溉面積80畝,受益40戶,181人;投資13萬元修建那哈二溝1.97公里的三面光溝渠,可澆灌面積60畝,受益41戶,201人;投資16萬元修建3公里的那哈大溝三面光溝渠,可灌溉面積120畝,受益43戶210人;投資210萬元的珠街村趕奔大溝正在修建,可灌溉面積400畝,受益134戶403人。完成了那蘇村哈杜組、弄阿組和那哈村水岩組、的獨組的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了138戶643人,276頭大牲畜的飲水問題。

能源建設。我鄉農電網改造工作在上級部門的重視下和支持下,已基本順利實施完成,通電率達100%。對電費的收取一律按物價局的收費標準進行收取,共供電590000 度,收取電費31萬元。沼氣池建設共670口,新建沼氣池40口。

交通建設。投資1000多萬元的那牛公路正在復建,投資300多萬元的縣鄉彈石路正在鋪設;投資300多萬元完成了0538線至那哈鄉機關駐地的縣鄉公路路基改造工程;投資7萬元挖通了珠街村叢龍組3公里村組公路;投資8.04萬元挖通了格牙村依牙組6.7公里的村組公路;投資4萬元挖通了格牙村依洞組2公里村組公路;投資6.42萬元挖通了那蘇村土堆組5.1公里的村組公路;投資10萬元挖通了那蘇村那蘇組10公里的村組公路;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投工投勞,完成了大平掌到曼慶公路的改造、牛紅村連接三村鄉政府駐地經濟路及連接泗南江鄉田房村馬龍小組公路、開挖了一條上計特生產路;珠街村益的、厄特、細路、基珠、大的、弄媽公路正在組織實施中。

通訊建設。隨着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全鄉正在擴大電話使用範圍,特別是無繩電話和移動電話量逐年增加。鄉境內的兩座移動通訊基站運行正常。

市鎮建設。完成了珠街、那蘇兩村的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並已投入使用;完成了壩魯街及珠街集貿市場建設;完成了大部分政府駐地文明路建設,現投資12萬元的機關至那牛公路200米的水泥路面正在鋪設中;完成了那蘇村委會綜合樓建設、鄉機關環山公路的推通;鄉機關移民安置點建設、供銷社綜合樓建設、壩蘭河小學搬遷復建工程和附設工程的建設、大田小學教學樓建設、學校二期工程、教職工住宿樓及學生宿舍樓建設、鄉衛生院醫務樓建設、鄉林業站綜合樓建設、鄉信用社綜合樓建設、鄉機關小客運站建設、計劃生育服務站建設等;變電站建設工程正有序建設中。

人口衛生

那哈鄉主要以「關愛婦女兒童」的健康發展為主題,努力提高人口素質,穩定降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範圍內。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農村獨生子女的獎、優、免、補政策。積極宣傳和動員社會各界人員辦理獨生子女證,認真兌付教育三免費。我鄉境內居住着哈尼、漢兩種民族,以哈尼族中的白宏支係為主,常住人口13086人(2017年),鄉內有計劃生育服務所1所,人員2名。

政府駐地有衛生院,5個村委會都設有衛生室,全鄉醫療點共6個。從業人員23名。醫療衛生事業。鄉村醫療條件逐步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加強對村級衛生員的培訓和管理工作,舉行鄉村衛生員培訓2期20人次,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醫療水平,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的健康需求。認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艾滋病、結核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運轉正常,全鄉累計報銷3000多人次,補償23萬元,切實讓農民得到了實惠,有效地緩解了農民看病難、就醫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矛盾。

特色產業

近年來,那哈鄉按照確定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各種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經濟效益明顯提高。2008年末,全鄉糧食總產量3880噸,農村經濟總收入9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3元;農民人均有糧297公斤;地方財政收7.7萬元,支出158萬元。主要經濟支柱產業是茶葉。茶產業是那哈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我鄉的支柱產業。至今止,我鄉茶葉種植面積已達12280畝,投產7730畝,其中新增種植面積1120畝。上半年生產加工茶葉78噸,比上年同期減產20噸。全鄉有無性系良種茶園6060畝,投產4590畝。

茶葉

「十一五」我鄉茶產業一年一個台階,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遞增,尤其隨着普洱茶的雄風重振,全鄉茶葉生產又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全鄉茶葉種植面積達11160畝,其中豐產茶園7000畝、大部分是90年代種植的大葉實生良種。初產茶園1500畝,產出毛茶600噸,茶農人均收入達1600元,戶均收入達8100元,收入萬元以上農戶達300戶,僅茶葉這一項農民增收入2000萬元,全鄉提前2年完成了茶產業「十一五」規劃。

滇南小耳朵豬

滇南小耳朵豬是肉、油兼用的本地優良土豬品種,肉質細嫩,鮮香。抗病、耐粗飼。由於品質優、數量少,市場價格比別的品種高1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