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邢其毅,著名有機化學家、教育家。原籍貴州省貴陽市,1911年11月24日出生於天津市。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教授,有機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後任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研究員,在中央研究院莊長恭教授領導下進行生物鹼工作。抗日戰爭期間,任華中軍醫大學教授,在艱苦條件下完成一簡便測定不飽和脂肪酸的方法和雲南抗瘧植物的研究。1946年後,任北京大學化學系和農化系教授,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擔任北京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教研室主任。曾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目錄

邢其毅的《基礎有機化學》應該怎麼學

[1]

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很重要,只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你才能效率倍增。本人14年考上的北大藥學院,單科970有機化學150分考了140分,有機學的還算可以,哈哈。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有機化學學習方法,以供大家參考。首先,我先把有機化學需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學明白,比如說原子理論,價鍵理論,電子理論,因為不明白這些,有機化學就是照葫蘆畫瓢,只能停留在背誦的階段,那是肯定無法學通透的。然後我快速地看了第一遍書,拿出三四個小時專心看一章,一邊看題一邊做題,做題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並且有助於牢固記憶。遇到難的題可以先跳過,不必過於糾結。第一遍一定要快,不要拖拖拉拉,為什麼呢?因為有機各章節有點分散,你看的慢,很有可能看了後面忘前面。等你快速地在短期內看完整本書之後,你可以做到整個大綱瞭然於胸就可以了,沒必要糾結沒把細節全記住,因為第一遍就是建立大樹枝幹的時候。我當時第一遍只用了二十多天,別人都很吃驚,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在死扣每一章每一節,能不慢嗎?兩個月沒看完一遍,看到下本書,上本書講啥早忘了。等你建立好大綱之後,再看第二遍書,這時你才需要注意每一節的細節,把細節部分都整理成筆記,以供不時翻看。然後再一邊看一邊做題,將難的題也弄明白。第二遍是在枝幹的基礎上讓其枝繁葉茂。然後第三遍,看書再去做更難的練習冊,遇到不會的題再回書上找,弄懂,這樣能幫你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然後第四遍看書再去做更難更難的練習冊,道理同第三遍。此時,嘿嘿,你的有機絕對已經是同屆學生中的佼佼者了!下面我說一下有機化學學習中不好的學習方法:首先,千萬不要鑽牛角尖!千萬不要鑽牛角尖!千萬不要鑽牛角尖!這是學習有機化學最大的忌諱。很多同學喜歡鑽牛角尖,揪住一個問題不放,放着一大堆重要知識點不去學,偏偏糾結書上的某一個反應的某一個條件中有沒有加熱,為啥它沒有寫加熱就發生消除反應了呢?學習有機化學要先明白有機化學的一大特點,那就是化合物非常的多,不同的底物反應條件差別很大,有些化合物就不需要在學習的反應通式中的反應條件下進行反應,考試中也很有可能寫的反應條件和書上的不完全相同,但是你只要能看出是哪一類反應就可以了。很多同學有機學的慢,就是因為鑽牛角尖的時間太長,看一遍書巴不得要三個月,等你看完最後一章,還記得第一章的題目嗎?其次,用無機化學的思維來考慮有機化學。很多同學忘記了有機化學的另一大特點,那就是反應永遠都會伴隨副反應發生,反應產率不可能百分之百,且大多數反應也是平衡反應,不能反應徹底。用無機化學的思維來考慮有機化學反應,總覺得很多反應無法發生,總糾結於催化劑的酸鹼性夠不夠,能不能像機理中寫的那樣,把底物催化成負離子,你忘記了,反應是平衡的,只要機理中最後一步能正向反應,能生存相對穩定的產物,那整個平衡就能正向移動。編輯於 2017-12-08​贊同 199​​34 條評論​分享​收藏​喜歡指針在轉動OLED開發29 人贊同了該回答有機化學背書當然重要,把那些典型的範例牢牢記下來可以讓你以後的學習研究事半功倍。但是畢竟在茫茫多的有機反應里你能真正記住的終究非常有限。研究所的高等有機課會更想讓你掌握的是一種針對80%反應能推導出產物和機理的方法。有機反應的實質歸結起來就是把電子放到最合適的地方,比如不管看起來怎樣複雜的親核反應,最後的產物跟起始物看起來完全不是一個媽生的,但是反應終究還是通過一步一步的電子轉移發生的。首先要做的還是找出最強的Nu-和E+,然後考慮電子效應,立體化學效應,離去基團等因素後畫出你覺得最合理的電子轉移路徑,得到中間產物A。然後同樣還是再找這時最強的Nu-和E+,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