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鄧軍 | |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 |
出生 |
1958年1月 湖南常寧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育管理工作者 |
鄧軍,男,漢族,1958年1月出生,湖南常寧人,中共黨員。1975年7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1]。
人物履歷
1975年7月至1978年1月,湖北省洪湖縣燕窩公社下鄉知青。
1978年2月至1981年12月,在武漢地質學院學習。
1982年1月至1989年9月,在武漢地質學院礦產系工作(期間:1986年9月至1989年6月,在武漢地質學院在職碩士研究生學習)。
1989年9月至1992年6月,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研究生學習。
1992年6月至1994年4月,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後研究。
1994年4月至1999年1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床教研室副主任,黨支部書記。
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任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院長[2]。
2000年1月至2000年9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常委、副校長。
2000年9月至2010年9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常委、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常委、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2011年9月至今,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常委、校長。
科研項目
主持和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餘項,其中承擔國家級項目主要有:
1、1994至1997,國家計委科技重點項目《金礦重點礦化區帶隱伏礦床找礦方法和預測》(No.JG947110),課題負責人。
2、1997至2001,國家攀登項目《與尋找超大型礦床有關的基礎研究》之課題「克拉通邊緣超大型礦床的形成」(95-預-25-3-3),課題負責人。
3、1998至2001,國家攀登項目《地質流體作用及成礦效應研究》之課題「典型沉積盆地中古成礦流體系統研究」(95-預-39-2-2),課題負責人。
4、1999至2004,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大規模成礦與大型礦集區預測》之課題「長江中下游地區銅陵和寧蕪大型礦集區研究」(No.1999043206),專題負責人。
5、2002至2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構造體制轉換與流體多層循環成礦動力學》(No.40172036),負責人。
6、2003至2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大陸演化過程中成礦系統的形成與保存——典型礦集區剖析》(No.40234051), 副負責人。
7、2006至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膠東中生代構造體制疊接與複合成礦系統的形成演化》(No.40572063),負責人。
8、2009至2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膠東金礦中生代構造-成礦熱事件時空格架》(No.40872068),負責人。
9、2009至201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項目)《三江特提斯複合造山與成礦作用》(No.2009CB421000),首席科學家。
相關信息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 2012年10月23日
今年,中國地質大學迎來了60華誕。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於10月20日上午10時,隆重舉行慶典活動。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鄧軍作了題為《傳承地大精神 彰顯地學品質 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
斗》的主題發言,回顧了學校的辦學歷史、總結了發展成就和特色優勢,闡述了發展思路。他指出,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是一部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與行業同起伏共發展的奮鬥史。
60年來,學校經歷了創建、發展、搬遷、重建、振興的曲折發展過程,辦學實力不斷增強,辦學條件顯著改善,一批服務於教學科研的高水平標誌性基本建設相繼投入使用;學校名師薈萃,桃李芬芳,匯聚了一大批嚴慈相濟、教學相長、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優秀教師,培養出一批批基礎紮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精神充實的畢業生;學校以國家和行業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需求為導向,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級重大項目,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標誌性成果。
鄧軍 | |
---|---|
鄧軍 |
他說,地質工作的艱苦環境和學校發展的坎坷歷程鑄就了地大人特有的精神品質,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徵、地學特色和地大特點的大學靈魂。他說,目前學校正處在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時期,將繼續堅持「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高水平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根本,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關鍵,以管理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創新為保證,推進協同創新,不斷增強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深刻領會校友溫家寶總理對母校的殷切希望,努力建設一個更具創造力、貢獻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地質大學,最終實現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
學術獲獎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2003年,《招遠市金礦集中區地質與找礦》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
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3項,三等獎3項。
1995年,《山東金翅嶺金礦控礦構造模式及找礦方向》獲地礦部科技成果獎三等獎。
1996年,《青海都蘭地區礦田構造與控礦特徵》獲地礦部科技成果獎三等獎。
1998年,《大型構造與超大型礦床研究》獲地礦部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2000年,《山東省招遠市夏甸金礦構造成礦模式及隱伏礦體預測研究》獲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2年,《招遠市金礦集中區地質與找礦》獲山東省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2002年,《山東夏甸金礦成統系統及成礦構造動力學研究》獲中國黃金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2002年,《山東焦家金礦隱伏礦床構造物化探預測及構造物理化學研究》獲中國黃金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2003年,《金礦重點礦化區帶隱伏礦體找礦方法和預測》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3年,《膠東花崗-綠岩帶構造岩相型式及玲瓏-焦家式金礦地質與找礦》獲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3年,《膠東地區典型金礦田深部和新區帶構造物理化學找礦預測》獲中國黃金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山東大尹格莊金礦多元構造體制疊接與4D礦化網絡研究》獲中國黃金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年,《區域成礦研究法》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4]。
2006年,《我國地球化學塊體內礦產資源潛力預測》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6年,《山東招金集團蠶莊金礦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獲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7年,《河北省興隆縣洞子溝一帶找礦預測研究》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8年,《膠西北望兒山成礦帶典型礦床礦化網絡解析與隱伏礦體預測》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8年,《大型礦集區深部結構、成礦流體與成礦預測研究》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8年,《山東大磨曲家金礦床成礦動力學及找礦預測》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8年,《地球深部力-電-磁聯合效應對成礦系統制約—夾皮溝和威海為例》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9年,《山東三山島-倉上金礦帶控礦規律研究及深部外圍成礦預測》 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