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

作品名稱: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

創作年代: 唐末

文學體裁:詩

作者:貫休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唐末五代時期前蜀畫僧、詩僧貫休的詩。[1]

貫休他的一生,能詩善書,又擅繪畫,尤其是所畫羅漢,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在中國繪畫史上,有着很高的聲譽。貫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愛憎分明,關心人民疾苦,痛恨貪官污吏。他的《酷吏詞》,憤怒譴責了貪官污吏欺壓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權勢的傲骨。

貫休能詩,詩名高節,宇內咸知。嘗有句雲:"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時稱"得得和尚"。有《禪月集》存世。亦擅繪畫,尤其所畫羅漢,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筆法堅勁,人物粗眉大眼,豐頰高鼻,形象誇張,所謂"梵相"。在中國繪畫史上,有着很高的聲譽。存世《十六羅漢圖[2],為其代表作。

貫休博學多才,《唐才子傳》稱讚他"一條直氣,海內無雙。意度高疏,學問叢脞。天賦敏速之才,筆吐猛銳之氣。樂府古律,當時所宗……果僧中之一豪也。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貫休[3](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省蘭谿市)[4]人。唐末五代時期前蜀畫僧、詩僧。唐亡後於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他以詩著名,同時也是畫家和書法家,有《禪月集》存世。傳說諾距羅尊者原是一名勇猛的戰士,後來出家,佛祖讓他靜坐修行,以摒棄當兵時的粗野性格,後雖修成羅漢,但他靜坐時仍有一股威猛之氣。畫中羅漢如《宣和畫譜》記載貫休的畫風:"狀貌古野, 殊不類世間所傳,豐頤蹙額,深目大鼻,或巨顙搞項,黝然若夷獠異類,見者莫不駭矚。"

七歲出家和安寺,日讀經書千字,過目不忘。唐天復間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賜以紫衣。貫休一生詞作頗多,內江聖水寺的智海法師在他的佛教網站上整理收錄了500多首作品(卷八百二十六至卷八百三十八)。

貫休落落大度,不拘小節。曾在通衢大道邊走邊吃果子,旁若無人。乾寧(894-897年)初,貫休離開越州,到荊州。荊南節度使成汭對貫休還比較客氣,安置他在龍興寺住。過一段時間後,關係便逐漸疏遠。有一年,成汭生日,獻詩祝壽者百餘人,貫休也在其中。因為獻詩的人多,成汭無法親自過目,便委託慕僚鄭准品評。鄭准對貫休的詩才非常嫉妒,就給貫休評了個第三,貫休對此很感生氣。貫休除了善於作詩外,又擅長於書法,號為姜休。有一次,成汭向貫休請教書法上的問題,貫休因生日獻詩受辱,正悶着一肚子氣,便藉此機會發泄,說「此事須登壇可授,安得草草而言!」成汭聽後也很火,成汭身邊一些人也乘機說壞話,於是乎貫休又被驅逐出江陵,解送公安縣(荊州屬縣)安置。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並加以「龍樓待詔」、「明因辨果功德大師」、「翔麟殿引駕內供奉」、「經律論道門選練教授」、「三教玄逸大師」、「守兩川僧大師」、「賜紫大沙門」、「禪月大師」等一系列殊榮稱號,乾化二年(915年)終於所居,世壽89。

視頻

李白杜甫李賀貫休還有陸游,詩人為何愛騎驢

.

乾隆皇帝窮極一生 未找到的貫休羅漢

.

參考資料

  1.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 詩詞文句網
  2. 五代 貫休 十六羅漢圖 終南山書院;發布時間;2018-12-19 15:27
  3. 《貫休簡介》 古詩文網
  4. 蘭溪13位牛人入選金華名人雕塑園 蘭溪歷史;發布時間;2016-07-19 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