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縣山盆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遵義縣山盆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縣級直屬初級中學,坐落在遵義縣山盆鎮中心點九龍社區境內。學校所在地與縣城南白鎮相距八十餘公里。我校有兩個校區,一校區位於九龍社區萬里路之首,二校區位於九龍社區烏江街之尾。
遵義縣山盆中學於位遵義縣山盆鎮中心處,遵義縣山盆鎮位於貴州省遵義縣西北部,大婁山脈橫貫東南,主峰仙人山海拔1849.3米,是全市海拔最高點,被稱為「黔北屋脊」,出產天麻、黃連、朱膝、天南星、大黃等名貴中藥材。山盆鎮是全市地域面積最大的鎮,也是全市人口最稠密的村居。
學校簡介
該校有兩個校區,一校區位於九龍社區萬里路之首,二校區位於九龍社區烏江街之尾。
山盆中學始建於1958年,也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該校曾經辦過高中教學,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7年9月,為實現資源共享,在縣人民政府的關懷下,縣教育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直接指導,原山盆中學與山盆鎮中學實施整合。如今占地面積50667平方米,共有學生2189人,36個教學班,在遵義北片區該校是一所名副其實的較大規模的初級中學,該校還擁有多功能電子教室、理化生實驗室和圖書室;一塊250米跑道的足球場和四塊籃球場,充實了該校的設施;新建的荷花池和場地綠化點綴着該校的風景,所有這些都是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優越的環境,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軟件建設方面,該校注重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該校教職工123人,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41人,年輕教師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教師合格率100%。該校歷來重視教育教學科研,其中初中素質作文課題為市級研究課題,情景數學獨樹一幟,科技創新小組、體育興趣班、書法[1]興趣班、美術興趣班等的開設,豐富了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
該校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以全體教師為依託,以如何全面發展學生為核心內容進行學校的教學管理。在學生管理上,該校採用半封閉式管理,管理機構主要是德育處,團委和學生會積極參與,班主任是管理主體,注重養成教育[2],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優良品質。
山盆鎮原系遵義縣的一個老區,東臨沙灣鎮,南接芝麻鎮,西靠仁懷,北連桐梓,總面積236.4平方公里,人口近6萬人。因而山盆中學教育覆蓋面廣。涵蓋人口眾多,肩負着艱巨的教育任務,地處大婁山分水嶺仙人山腳下的山盆中學。五十多年來飽經滄桑。該校歷代教師兢兢業業,團結奮戰,在這裡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為山盆教育作出了不可度量的貢獻。
如今,全校師生正踏着時代的步伐,團結一致,為打造縣域內北路片區的亮校、名校的目標努力前進着。
校園文化
校訓:學會求知,學會做人
校風:說實話、辦實事、求真理、做真人
教風:敬業、友校、愛生
學風:重養成、愛動腦、勤動手、喜學習
辦學思想:起點低、重過程、高效率、重質量
工作原則:高標準、嚴要求、抓落實、顯特色
工作作風:認真做事、誠心待人。
參考文獻
- ↑ 各種書法字體的特點_各種書法字體分類及特點,學習啦,2017-06-13
- ↑ 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搜狐,201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