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遮蔽的天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遮蔽的天空》講述了我們一生中會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愛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價值、人生意義……意識到人生虛無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實地活着。

二戰結束後,三個美國知識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結婚12年後彼此疏遠,渴望通過這次旅行來恢復感情。然而他們在空曠浩 渺的沙漠中,逐漸迷失了自己,兩人更加疏遠。在死亡降臨時,他們才真正面對彼此,發現每個人的生命都極其有限,但為時已晚,過於觸碰虛無的他們註定要在沙漠裡永遠流浪下去……

◆蒙塵70年的世紀文學經典!數次被出版社退稿,幾度絕版。

◆美國文學史上罕有的同時入選兩大文學榜單的經典著作:蘭登書屋現代文庫20世紀 100部偉大英語小說;《時代周刊》1923年以來100部偉大英語小說。

◆與《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起並列為存在主義文學經典。

◆1949年首先在英國出版,隨後在美國出版,出版後連續10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在美國平裝版首印就多達20萬冊,兩個月內加印三次,但此後卻幾度絕版。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貝托魯奇(《末代皇帝》)改編成電影,獲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多項大獎。鮑爾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龍一因為太愛這本書,甚至將鮑爾斯在電影中朗讀書中精彩段落的原聲編進了自己新專輯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經典中的經典!田納西•威廉斯、威廉•巴勒斯、安東尼•伯吉斯、諾曼•梅勒、貝托魯奇、坂本龍一、詹妮弗•康納利等著名作家、導演、作曲家、演員聯袂推薦的人生之書。

◆鮑爾斯現象的崛起是當今文壇發出的又一個全新的聲音。他的創作主題無疑是純正的,而且具有開拓性。 ——諾曼•梅勒(美國著名作家,普利策獎得主)

◆這本書顯示了一位天才的成熟與老練,這種寫作我只在加繆、薩特這些作家的作品中見到過。——田納西•威廉斯(美國著名作家,普利策獎得主)

◆保羅•鮑爾斯的《遮蔽的天空》,是二十世紀富有原創性和想象力的小說。鮑爾斯以持續不斷的傑作證明了自己不愧為實至名歸的文學藝術家。——托拜厄斯•沃爾夫(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福克納筆會獎得主)

◆《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滿哲思的偉大小說,一個非常現代的冒險故事。——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意大利著名導演、奧斯卡獎得主)

◆保羅•鮑爾斯已經去世,但他是20世紀美國的偉大作家。《遮蔽的天空》讓我非常震撼。——坂本龍一(日本著名作曲家,奧斯卡獎得主)

◆保羅•鮑爾斯的寫作如此非凡,如此特別,以一種優美的方式讓人魂牽夢繞。——詹妮弗•康納利(美國著名女演員、奧斯卡獎得主)

◆這本書遠比二戰以後大部分的英語小說都要好! ──《新共和》雜誌

◆鮑爾斯的寫作是一門藝術,在他狀態好的時候,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時代周刊》

◆《遮蔽的天空》是二戰後美國重要的小說之一,鮑爾斯接近於美國文學的中心。——《紐約時報》

◆鮑爾斯的小說非常適合那些渴望長大成人的讀者。《遮蔽的天空》向我們展示了生活的驚駭之處,但也引導我們如何對待,不是用廉價的慰藉或者幸福的結局。 ——《獨立報》

◆小說原著是如此的完美、深刻和獨立,以至於它將電影排斥在外。貝托魯奇展示的僅僅是表象,而一個沒有看過原著的人會問這部電影究竟講的什麼。 ——《芝加哥太陽時報》

作者簡介

保羅•鮑爾斯(Paul Bowles,1910—1999)

美國傳奇作家、翻譯家、作曲家。一生只創作過四部長篇小說,卻被視為20世紀美國極具代表性的作家,《時代周刊》稱他是那個年代獨一無二的作家。2002年,其作品由美國著名非營利性出版機構美國文庫收錄出版,成為傳世經典。

◆鮑爾斯深受存在主義文學影響,曾翻譯過薩特、博爾赫斯等作家的作品,美國評論界稱:「沒有哪位作家能像鮑爾斯那樣對存在主義哲學作出這樣全面的闡釋。」

◆鮑爾斯與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相交甚篤,評論界也將他視為垮掉的一代,但他本人卻否認。

◆1929年,鮑爾斯輟學前往巴黎學習音樂創作,隨後為田納西‧威廉斯、奧森‧威爾斯等著名劇作家、導演作曲,迅速成為美國當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1947年,鮑爾斯移居摩洛哥丹吉爾,並在此居住了52年,一直到去世。丹吉爾也因為鮑爾斯,吸引眾多藝術家前往,成為文學聖地。

◆《遮蔽的天空》是鮑爾斯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出版後即連續10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在美國平裝版首印就多達20萬冊,兩個月內加印三次。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貝托魯奇改編成同名電影,獲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多項大獎。鮑爾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龍一因為太愛這本書,甚至將鮑爾斯在電影中朗讀書中精彩段落的原聲編進了自己新專輯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原文摘錄

因為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降臨,我們才會以為生命是一口永不乾涸的井。然而每件事情都只會發生一個特定的次數,一個很少的次數,真的。你還會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個特定的下午,那個已經深深成為你生命一部分、沒有它你便無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許還有四五次。也許更少。你還會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也許二十次。然而我們卻總覺得這些都是無窮的。 這部小說的力量恰恰在於,它迫使我們直面現實——每個人內心深處都藏着一個充滿誘惑力的聲音,告訴你拒絕責任、拒絕選擇的勞苦將帶來莫大的自由,哪怕正是那些選擇造就了今日的你。渴求隨波逐流的「無須思考的滿足」並不新鮮,但要滿足這種欲望,我們現代人有無數種方法:極權主義意識形態、極權主義宗教、毒品、權威崇拜、大眾市場廣告、電視成癮、色情作品,如果你對這些東西有所疑慮,那麼還有宿命論心理學和社會學孜孜不倦地告訴你,自由意志完全就是文化強加於你的幻覺。

書評

說來慚愧,這還是第一次寫編輯手記。之前一直推脫,但就像格林所說:一個人還是無法真正逃避一件事的。如果你某一天因為走運,另一天又由於怯懦,某件事被你逃開,或遲或早你還會遇上第三次。所以,就有了這篇手記。

先說一下大概。《遮蔽的天空》從簽約到出版,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從翻譯到編輯完稿,用了一年多。而關於這本書本身,《遮蔽的天空》是一本內容龐雜的小說,講述了我們一生中會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愛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價值、人生意義……旅行者會讀出沒有終點的旅行,存在主義者會讀出迷失的自我,有情者會讀出悵然若失的愛情。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你反省自身:你有多久沒有看到過滿月升起?你有多久沒有認真思考過人生?

隨時都有可能破碎的天空

小說書名來源於鮑爾斯小時候聽過的歌曲:《Down Among the Sheltering Palms》。翻譯過來是,遮蔽的棕櫚樹下。講的是熱戀的情侶,相約日落之後到遮蔽的棕櫚樹下見面。遮天蔽日的棕櫚樹是他們的藏身之所。

因而,遮蔽的天空並不是指天空被遮蔽,而是天空像一個固體一樣保護着我們。Sheltering本身也有庇護之意。遮蔽的天空,也是波特和姬特的藏身之所。

在第十三章,鮑爾斯就揭示了書名的含義。這一章里,波特和姬特騎車到沙漠看日落:

「你知道嗎,這裡的天空非常奇怪。仰望天空的時候,我常常覺得它是某種固體,替我們擋住了後面的一些東西。」 姬特微微打了個冷戰:「後面的一些東西?」 「是的。」 「可是那後面能有什麼東西?」她的聲音很小。 「什麼都沒有吧,我想。只有黑暗。絕對的黑夜。」 也因為此,封面選擇了沙漠和日落作為主設計元素,以及冷暖色塊的撞色,並用漸變的條紋色塊表現日落時不同層次的色彩變化。

說回遮蔽的天空,其實遮蔽他們的天空並不堅固,反而極易破碎。小說里就多次提到,波特聽到天空在重壓之下破裂的聲音。波特是一個虛無主義者,但同時他又恐懼虛無。天空是他墜入虛無前的最後一道屏障,「那是他最後的守護」,他害怕這片天空碎掉。然而在空曠浩渺的沙漠裡,虛無來得更為直接有力。

相比波特,更恐懼虛無、更務實的「只要香檳,不要哲學」的姬特,在波特去世後,遮蔽她的天空也開始破碎。

曾經有個人對她說過,天空掩藏了背後的黑夜,遮蔽着天幕下的人們,擋住了蒼穹之上的恐怖。她不眨眼地凝望着那宛如實質的虛無,極致的痛苦開始侵入她的身體。天空隨時可能撕裂,裂縫兩側飛速向後退去,露出後面那張巨口。 自此,兩個人都徹底地墜入虛無,成了空心人。

某種意義上,天空也代表着我們隨時都可能崩潰的生活和精神。在這個紛雜多變的荒謬世界裡,任何時候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無論我們是像波特和姬特那樣活着,還是過着看似最安全最平凡的生活,遮蔽我們的天空隨時都有可能破碎。生命的無常大抵如此。


電影劇照 觸碰和恐懼虛無的空心人

李滄東的電影《燃燒》里,申惠美講述了一個關於非洲布希族(Bushmen,布希曼人)的小故事。

對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的布希族來說,有兩種飢餓:Little Hunger 和 Great Hunger。

Little Hunger是生理上的飢餓,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了。Great Hunger是人生意義上的飢餓。我們為什麼活着,人生有何意義,終日探尋這種問題的人,才是真正的飢餓。

對Great Hunger來說,比幸福或者不幸福更重要的是意義。當你做的事情對你有意義時,快樂或者不快樂已經不重要了,意義超過了一切。

波特和姬特無疑是Great Hunger,但他們又有別於Great Hunger,因為他們並不認為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上活着有什麼意義,卻又恐懼虛無。姬特年輕的時候,「以為人生會不斷累積動量,它每一年都會變得更多,更深刻。你會不斷學到新東西,變得更聰明,更有見解,更接近真理」。現在他們都認識到人生並不是那麼回事。但即便如此,對人生極為刻薄的波特也不想放棄生命。人生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習慣,就像吸煙,你總說要戒,但還是一如既往。他們只是活着。

他們從不為物質所困擾。他們將時間都用在了在世界各地的漫無目的的旅行,去體驗不同的異國文化。他們只是一個地方接一個地方地去旅行,直至分不清哪個地方更像家鄉。波特·莫斯比的名字本身也是漂泊的意象:Port是港口的意思,而Port Moresby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首都和港口城市——莫爾茲比港。是1873年,第一個到此的英國約翰·莫爾茲比船長為紀念他的父親而命名的。

他們成了現代文明的空心人。他們沒有目的,不追尋着什麼,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活着,卻毫無意義。正如開篇,波特從午睡後醒來,這個房間對他沒有多大意義,他既沒力氣也不想去弄清自己在時空中所處的位置。然而過於觸碰虛無的他們,遮蔽他們的那片天空註定要破碎,然後「整個世界的重量砸在他的身上」。

小說中,鮑爾斯打了一個絕妙的比喻。生病的波特躺在車斗里,感覺自己就像棒球手投擲出去的球墜入虛空:

有時候他感覺高熱在自己體內橫衝直撞,仿佛某種獨立的存在,讓他想起側身揚手準備投擲的棒球選手,而他自己就是那個球。他被球手揮動着轉了一圈又一圈,然後被猛地擲向空中,最終消融在虛無之中。 虛無和真實的生活

小說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分水嶺,即波特的死亡。

波特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沒有死亡,墜入虛無則會是他最終的歸宿,所以罹患傷寒其實是情節發展所需,也因此才有了他在死亡前的醒悟。

小說開頭,坐在咖啡館裡最角落的他們,彷佛有無限的時間可供浪費。

此前,他們從不向對方吐露內心,波特在病危時卻對姬特說:「這些年來我一直為你活着。原來我不曾意識到這件事,現在我明白過來了!但現在,你要走了。」而姬特卻不願面對此,堅信「他從來沒有為我活過」。

而波特死後,姬特想到了一年前他們關於死亡的討論。波特說:

死亡永遠在路上,但在它悄然降臨奪去生命的有限性之前,你不會真正意識到這件事。我們憎恨的正是那可怕的精準。可是正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才會以為生命是一口永不乾涸的井。然而每一件事都只會發生一個特定的次數,一個很少的次數,真的。你還會想起多少次童年的那個特定的下午,那個已經深深成為你生命一部分、沒有它你便無法想象自己人生的下午?也許還有四五次,也許更少。你還會看到多少次滿月升起?也許二十次。然而我們卻總覺得這些都是無窮的。 2017年,坂本龍一還將這一段編進了他新專輯中的歌曲《fullmoon》。

9.2 坂本龍一 / 2017 正如台灣學者宋國誠老師的評論:沒有對死亡之無限的體驗,就不會對生命之有限的珍惜!

正因為感到虛無,才無比恐懼虛無,才無比渴望真實地活着,維繫自己不至於被顛簸的世界分崩離析。也因為此,他們在這次旅行中,渴望恢復兩人日漸疏遠的感情,渴望去過沒有第三者的二人生活,甚至因為意外被貼上「作家」標籤後,波特開始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描摹當地的風土人情。

但可悲的是,他們忘了如何正常地活着,一直未能找到全情投入生活的辦法。他們對彼此的試探,成了對彼此的傷害。他們孤懸在自身的價值以外,讓他們成了無根之人,生活沒了維繫,隨風漂泊,堅信自己只要在經歷一次顛簸便會墜落。

某種意義上,這本書可以看作是一部醒世寓言。它能讓你直面生活中的虛無,同時也能更珍惜當下真實的生活。

所以,在想出一句既能概括這本書又能打動讀者的話時,就有了這句:意識到人生虛無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實地活着。

最後,做編輯以來,深有感觸的一點是,編輯的職責就是把一本值得推薦給讀者的書讓更多的人知道。《遮蔽的天空》值得推薦嗎?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遮蔽的天空》應該算是最不為國內讀者了解的一部美國文學經典,出版近70年的時間裡,只在內地出版過兩次,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2006年,由重慶出版社出版,是重現經典系列中的一本,名為《情陷撒哈拉》。但出版後,一直無人問津,很快絕版。如果這篇手記,能讓你更多地了解這本書,甚至讓你想讀這本書,就是它最大的價值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