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遠藤秀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遠藤秀平(1960年1月27日-),日本建築師,神戶大學大學院教授,先後於近畿大學、奈良女子大學、薩爾斯堡國際夏季學院、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和神戶大學等學校任教。遠藤熱衷於進行跨國建築創作和參與國際建築比賽,而他在設計時經常用到的波浪鋼板建築被認為能夠呈現出有機性與機能性的結合,形成內外交融的空間互換狀態,同時兼具現代感,在日本建築師中獨樹一幟。

略歷

中學畢業後,遠藤秀平進入福井工業大學工學部就讀建設工學科,專攻建築學。經過4年的建築學培養後於1986年加入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大學院,並在1986年畢業後加入「石井修/美建設計」事務所,其後在1988年獨立創辦遠藤秀平建築研究所。同年,遠藤秀平設計了他首個建築作品「U House」住宅,建築內部有一個挖空的天井,鋼版便圍繞著天井而成的頂蓋[1]。1990年,遠藤秀平在其設計的工廠項目「3rd FACTORY」志野陶石上大量運用了鋼板等工業性材料,並憑此作品獲得帕拉弟奧國際建築獎(Palladio Awards)。

1998年,遠藤在播磨科學公園的都市廁所項目「Springtecture H」中將捲曲的波形鋼版用作外殼,獲得了翌年的好設計獎。

作品特色

遠藤位於西宮市的作品,「Rooftecture AWE」 遠藤賦於冰冷的波形鋼版生命力,塑造出一種動態的整體,在一開一合的過程中可以讓人們自由的穿越其中,成為了直觀性的視覺感建築。遠藤在各個項目上的設計重點都在嘗試於不斷均質化的世界中讓價值共享、引導出其固有性和可塑性,並在使用的同時再開發波形鋼版和木材等簡單材料,所設計出的建築在日本當代建築領域享有盛名,除了從單純試驗材料的設計觀點出發去探索廉價平民材料的可塑性外,也巧妙地結合有機形體與功能需求,在日本建築風格中開創出另一種變異的建築觀念。


主要作品

「3rd FACTORY」志野陶石(長濱市,1990年) 「Cyclestation M」(米原市,1994年) 「Healtecture K」(高槻市,1996年) 「Transtation O」(堺市,1997年) 「Springtecture H」(龍野市,1998年) 「Rooftecture H」(上郡町,1999年) 「Rooftecture B」(琵琶町,2000年) 「Slowtecture S」(米原市,2002年) 「Springtecture B」(琵琶町,2002年) 「Growtecture S」(大阪市中央區,2002年) 「Bubbletecture M」(米原市,2003年) 「Rooftecture HARADA」(上郡町,2004年) 「Rooftecture S」(神戶市,2005年) 「Rooftecture M's」(羽曳野市,2007年) 「Bubbletecture H」(佐用町,2008年) 「Gravitecture M」(南淡路市,2009年)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