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遺傳性視神經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遺傳性視神經病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是一種主要累及黃斑乳頭束纖維,導致視神經退行性變的母系遺傳性疾病。本病男性患者居多,常於15-35歲發病,但也可小於幾歲甚至七十多歲才發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雙眼同時或先後急性或亞急性無痛性視力減退,同時可伴有中心視野缺失及色覺障礙。視力損害嚴重程度差異較大,可由完全正常、輕度、中度到重度。1871年德國眼科醫生Leber首次描述了該病的臨床特徵,發現其為一獨立的遺傳性疾病。[1]

臨床表現

Leber病大多在青年時期發病。在數日至數周間,雙眼視力同時或短期內相繼急劇下降。但在作者的病例中,當視力迅速降至最低點(眼前指數至0.1以下)並維護此水平一段時間後(1~2個月),部分病例的視力可在半年內緩慢回升,回升幅度在0.08~0.5之間。超過半年則無再行改善希望。病程早期如果尚能檢查視野,可見生理盲點擴大及周邊視野向心性縮小,以後出現絕對性中心暗點,絕對性暗點外周常鑲嵌着部分比較暗點。以上各種視野改變,以紅、綠視標檢查所得的缺損更為顯著。病程後期,如果視力恢復較好,中心暗點縮小,絕對性暗點轉為相對性暗點。色覺在病程早期已有障礙,主要為黃綠色盲,晚期即使視力有所回升,色覺障礙仍然存在;檢查其外祖父或其姨表兄弟均無色覺異常,證明患者的紅綠色盲為獲得性。VEP變異與視力損害程度大致相應。較輕者峰潛時延長,峰值減小,嚴重者接近熄滅。 本病的眼底改變,在視力損害之前已有改變。表現為視乳頭微微隆起,視乳頭面及其周圍放射狀毛細血管和小動脈充盈,並逐漸加劇,至視力出現急劇減退時,此等改變進一步加重。視乳頭本身與周圍視網膜灰白色水腫混濁黃斑污暗,中心反光消失,有時還能見到視乳頭邊緣有視網膜淺層火焰狀出血。隨着病程的發展,充血和水腫逐步減退,視乳頭顳側首先褪色蒼白,逐漸遍及整個視乳頭。[2]

遺傳性視神經病有的根治嗎

造成遺傳性視神經病的因素有很多種,主要是根據個人情況來定,通常來說,因為這種症狀是遺傳的,發病與基因有關,沒有什麼特殊的方法進行治療,現在只能想辦法保住現有的視力不接着惡化,平時的話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要避免熬夜,多注意休息,不要長時間的用眼看手機和電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