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往故鄉的道路(林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往故鄉的道路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通往故鄉的道路》中國當代作家林棲的散文。

作品欣賞

通往故鄉的道路

小時候,我是山裡的農村娃,靠讀書一步一個腳印闖入城市生活。驀然回眸,在通往故鄉的道路上,留下我許多深刻的記憶。

四十多年前,命運之神讓我降臨在一個只有數十戶人家的寨子裡,在綿長的時光深處,尤其對這個人生起點站記憶深刻:幾排錯雜、破爛、歪斜的黑瓦房,間雜草木搭建的豬牛圈。寨前是一大片田壩,因常年缺水只能栽種一些雜糧。四周是荒禿禿的山嶺,只有一條崎嶇的山路伸向山外……自明末清初以來,我的父老鄉親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塊貧窮閉塞的土地上。

貧窮限制了人們的見識和想象。爺爺說,他年輕的時候,沿着寨前的羊腸山路獨自外出闖蕩,到過一百多里外的縣城,見過許多稀奇事,很多人在空閒時都跑到我家裡來,聽爺爺講他去縣城的所見所聞,爺爺擺得起勁,他們聽得入迷。小時候,我覺得世界就像我的故鄉那麼大,我和一幫同齡的孩子在大山與瓦房之間,放牧着牛羊,吃飯睡覺,樂在其中。後來聽爺爺說山外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縣城,我就常常跑到寨口的山路上使勁朝前看,想象着山外世界的奇妙。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一個冬天,我們所在的鄉里來了一位雷厲風行的書記,現在還記得他的名字叫陳樹培,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是——修路。那時的冬天特別冷,地上凍結着厚厚的冰層,在一陣陣隆隆的炮聲中,村村寨寨的勞動力扛着鋼釺、大錘、撮箕等工具,開山取石,架橋鋪路。大年三十夜,寒風呼嘯,陳書記堅守工地,帶着鄉親們吃住在工地。沒多久,我們村有史以來有了第一條公路連通鄉里,通達縣城,通向更廣闊的世界。

公路一通,車就來了。一輛輛解放牌卡車運着沙石水泥,四方鄉親齊聚村頭,幫助我們村修建小二型水庫。有了水庫的水源滋潤,寨子裡的田壩一年四季變得水汪汪的,雜糧田變成了水稻田。記得吃雜糧的那些日子,我們總是喊餓,父母帶着我們上山採摘野菜一起攪和着吃,才能勉強度日。

日子逐漸好起來了,大隊婦女主任走上門來,做父親的工作,讓我去學校讀書。那時候我已經九歲,還在山裡放牛。父親無可奈何地說:「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自古只有架起鍋鍋煮芒芒(米飯),哪有架起鍋鍋煮文章?」婦女主任講政策,講道理,好不容易,父親才同意我去學校讀「犁耙書」。

從家鄉修通的這條公路開始,我一步步走下去。先是在寨前半里遠的村小讀書,接着在離家六里遠的公路邊上六年級,又在離家二十里遠的鄉里上初中。我們起早趕黑,邀約三兩個同伴,在坑窪不平,有時甚至泥濘不堪的毛坯公路上往來求學。那時候,我們穿着破衣爛衫,肩上一頭挑着米,一邊挑着菜和書包,徒步去上學。有的同學冬天還沒襪子穿,腳趾頭凍得紅紅的露在外面。在求學的路上,雖然已有公路可走,但那時極少見到路上有車,更不能奢望乘車去上學。

有一件事,是令我終身難以忘懷的。那是一個端午節日,我們預考上中師的四個同學接到第二天去縣城參加術科考試的通知。第二天天沒亮,我們各自打着火把,從家裡趕路來到鄉場上,準備乘坐從縣城來的班車去縣城。那時從縣城到各鄉鎮的班車只發一班,錯過了就只能等到第二天了。我們等呀等,直到當天十二點也沒見到班車出現。我們急了,到郵電局打聽,才知道當天班車被人包下,去另一個縣城參加龍舟賽了。鄉場離縣城有一百多里路程,我們幾個又從沒去過的,路不知道怎麼走。術科考試成績是要記入中考決考成績的,是決定人生命運的大事,不可能放棄的,怎麼辦呢?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坐班車的希望落空了,其它的車是沒有的。我們把心一橫,一咬牙,四個人便沿着那條通往縣城的公路徒步「長征」了。

我們四個人從中午十二點出發,沿路邊走邊問,走着走着,天就黑了,好在晚上月色朦朧,路是白晃晃的,我們還能辨別出路的大致方向探索着前進。遇到路邊人家,就趕緊上前問路,好在全程只有一條公路進城,給我們節省了許多麻煩。當我們來到縣城的時候,已是將近第二天的凌晨一點。我們又累又餓,腰酸背疼。幸好我們其中一位同學的親戚在城裡的汽車站上班,當晚主人夫婦爬起來熱情地接待我們,煮飯給我們吃,那晚的飯菜好香好香,現在閉上眼還能聞得到那種特殊的香味。那晚進屋的時候,我們看看各自手中拿着當拐棍用的木條,發現接觸地面的一端都磨掉了一大截。洗腳時,我們脫下鞋襪,發現腳板腳趾都紅腫、起泡、流血了。看到我們的樣子,女主人一個勁地同情嘆息,還不停地為我們抹眼淚。

那年秋天,我們四個同學有三個接到了師範學校的錄取通知書。那時考個師範,在當地是個驚天動地的大喜事。我賣口糧那天,糧站的收購員把我左看右看,硬是不相信我能考上什麼重點師範。畢業後,我被破格優分到鄉里的中學教書,然後又一步步調入縣城,後來又做了公務員。

家中父母去世後,我很少再回到生養我的故鄉。但每逢清明時節,我還是必須回去的。每次回去,我都會倍感振奮:通往故鄉的路變來變去,兒時的毛坯公路早已沒了蹤影,先是水泥路,後來又換成了瀝青路,前些年才是五六米寬,現在又一躍變成了十二米的瀝青旅遊大道。路上車來車往,轎車、麵包車、貨車五花八門,不時還有豪車飆過,掛着湘、黔、粵、滬等地的牌照。

今年六月六,我又回了趟老家,下了從縣城到鄉鎮的主幹道,進入村寨,以前的田間阡陌,變成了縱橫交錯如同蛛網似的通村通組的水泥路,竟然一時迷了路,打開手機百度導航,才順利回到老家。

變化大的,還有公路兩邊的村莊,先前的黑瓦房消失了,幾乎全是靚麗的小康房,綠色生態產業風生水起,把美麗鄉村映照得如同仙境。我的故鄉,正雄心勃勃引進一家公司,投資上億元,發展生態養牛業,遍地是隨風起伏的綠色牧草;房前屋後和田間的產業大道旁開滿了各種鮮花;河堤兩岸修葺一新,綠樹紅花相映,溝渠里清水長流,各種飛鳥在藍色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飛翔鳴叫…… [1]

作者簡介

林棲,實名張維軍,1974年10月29日生,土家族,貴州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