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選舉令》,是東漢末年文學家曹操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書鈔》。[1]
作品原文
夫遣人使於四方,古人所慎擇也。故仲尼曰:「使乎使乎!」言其難也。(《初學記》二十) 今鄴縣甚大,一鄉萬數千戶,兼人之吏,未易得也。《書鈔》七十七 [1]聞小吏或有著巾幘。(《書鈔》七十七) 魏諸官印,各以官為名印,如漢法斷二千石者章。 國家舊法,選尚書郎,取年未五十者,使文筆真草有才能謹慎,典曹治事,起草立義。又以草呈示令仆訖,乃付令史書之耳。書訖共省讀內之。事本來台郎統之,令史不行知也。書之不好令史坐之,至於謬誤,讀省者之責,若郎不能為文書當御史令,是為牽牛不可以服箱,而當取辯於繭角也。(《御覽》二百十五) 令:詔書省司隸官,鍾校尉材智決洞,通敏先覺,可上請參軍事,以輔暗政。(《御覽》二百四十九引《魏武選令》) 諺曰:「失晨之雞,思補更鳴。」昔季闡在白馬,有受金奴婢之罪,棄而弗問。後以為濟北相,以其能故。(《御覽》四百九十八) 唐朝《選舉令》規定:「諸職事官,年七十以上,聽致仕。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聞」
作者簡介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 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統一北方,形成與吳、蜀相峙的三國鼎立局面,並為日後晉朝進一步統一全國創造條件。此外,他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對於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諸如打擊豪強、抑制兼併和廣行屯田等。作為文學家,曹操的創作體現了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慷慨悲壯,思想積極。他的詩今存二十首,都是採用樂府古題,鮮明地表現了對漢代樂府的繼承。他的文章以「清峻通說」著稱,顯示出他崇尚刑名,反對儒學傳統的突出特點。魯迅先生曾稱他為「改造文章的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