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谷歸宜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送鄭谷歸宜春》 |
作品名稱: 《送鄭谷歸宜春》 創作年代: 唐朝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曹鄴 |
曹鄴是晚唐重要詩人,他的詩以五言古詩著稱。的詩廣泛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 。他的詩質樸洗鍊,多採用民間口語,有些接近謠諺,而筆鋒銳利,富有戰鬥性。 [2]
詩詞正文
“ | <無成歸故國,上馬亦高歌。
況是飛鳴後,殊為喜慶多。 暑消嵩岳雨,涼吹洞庭波。 莫使閒吟去,須期接盛科。 > |
” |
— <《送鄭谷歸宜春》>,< 詩詞名句網 > |
作者簡介
曹鄴(816—875),字鄴之,廣西桂林陽朔縣人,晚唐現實主義詩人。唐大中四年(850年)考中進士,廣西北部地區第一位進士。著有《藝文志》三卷、《經書題解》一卷、《古風詩》四卷及《曹祠部集》,《全唐詩》收其詩作二卷106首。詩作以通俗的語言和辛辣的筆調反映社會矛盾,針砭時弊。
曹鄴自小勤奮讀書,希望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曹鄴幼年由於家境貧寒,只好邊勞動邊讀書。困難的家庭情況並沒有阻擋曹鄴的讀書進取之心。在離家不遠的天鵝山下有一個小岩洞,曹鄴每天早早地來到這裡,摒除雜念,在岩洞裡專心苦讀詩書。現陽朔縣把曹鄴讀書的山洞名為「曹鄴讀書岩」。
曹鄴青少年時期,桂林文教之風漸濃,他慕名前去獨秀峰下桂林歷史上第一座官學求學。開成至會昌年間(836—841),曹鄴從獨秀峰下的桂林官學出發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曹鄴屢試不第,流寓長安達10年之久。大中四年(850),曹鄴終於考中了進士,可謂是「十年寒窗苦讀日,一朝金榜題名時」的真實寫照。由於其詩《四怨三愁五情》所展示的橫溢才華,時為舍人的韋愨以「累舉不第,為《四怨三愁五情》詩,雅道甚古」為由,力薦於禮部侍郎裴休,曹鄴最終於「大中四年張溫琪榜中第」。[3]
視頻
參考資料
- ↑ 《送鄭谷歸宜春》 詩詞名句網
- ↑ 廣西詩風開創人——桂林籍第一位進士曹鄴 搜狐首頁
- ↑ 八桂清官廉吏|曹鄴:剛正不阿為官清 賦詩貶時世人頌 廣西紀檢監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