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柳永作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迷神引(柳永作品)是北宋詞人柳永所做的一闕詞。該詞是作者五十歲後宦遊各地的心態寫照,是一首典型的羈旅行役之詞,深刻地反映了柳永的矛盾心理,特別是作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悶與不滿,有一定的思想意義。[1]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字耆卿,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許。柳永是北宋一大詞家,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佳作極多,許多篇章用淒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還描繪了都市的繁華景象及四時節物風光,另有遊仙、詠史、詠物等題材。柳永發展了詞體,留存二百多首詞,所用詞調竟有一百五十個之多,並大部分為前所未見的、以舊腔改造或自製的新調,又十之七八為長調慢詞,對詞的解放與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柳永還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他的詞講究章法結構,詞風真率明朗,語言自然流暢,有鮮明的個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間口語寫作大量「俚詞」,下開金元曲。柳詞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於音樂美。他的詞不僅在當時流播極廣,對後世影響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有《樂章集》。
作品原文
一葉扁舟輕帆卷。
暫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遊宦。
覺客程勞,年光晚。
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
佳人無消息,斷雲遠。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楚江:流經古楚地的那一段長江。
②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管樂器。
③平沙:平曠的沙原。
④畫屏展:比喻山水風光佳美如畫。
⑤黛眉淺:比喻山色暗小轎車如眉黛色。
⑥舊賞:往日的賞心樂事。
⑦遊宦:離家在外作官。
⑧賒:遠。
⑨旅魂:羈旅的情緒。
⑩思云:孤雲。
白話譯文 行船靠向水邊,暫時停靠在楚江的南岸。暮色之中,孤城裡響起音樂聲,伴有胡笳曲的哀怨。江水茫茫,平沙灘上停着幾隻大雁,很快就被驚散。暮煙收起,略帶寒意的樹林一簇又一簇,就象是一幅畫圖。遠在天邊,群山顯得很小,顏色如黛,也顯得很淺很淺。以前的歡樂舊事全都輕易地忘懷,卻漂泊到這偏遠的地區來作小官。旅途勞苦,自己年歲已老。異鄉的風物看上去如此淒涼,我一雙愁眼正對着這秋景,使我更添加愁。這裡離京師太遠,更望不到秦樓。我孤苦在外,心魂迷亂,愁緒綿綿。碧色的芳草一直到天邊,殘陽映照着一片青草。可佳人卻一點兒消息也沒有,如同遠去的斷雲,無影無蹤。
作品鑑賞
詞起句寫柳永宦遊經過楚江,舟人將風帆收卷,靠近江岸,作好停泊準備。「暫泊」表示天色將晚,暫且止宿,明朝又將繼續舟行。從起兩句來看,詞人一起筆便抓住了「帆卷」、「暫泊」的舟行特點,而且約略透露了旅途的勞頓。可見他對這種羈旅生活是很有體驗的。繼而作者以鋪敘的方法對楚江暮景作了富於特徵的描寫。「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描寫的是:傍晚的角聲和笳聲本已悲咽,又是從孤城響起,這只能勾惹羈旅之人淒黯的情緒,使之愈感旅途的寂寞了。「暮角」與「胡笳」定下的愁怨情調籠罩全詞。接着自「水茫茫」始描繪了茫茫江水,平沙驚雁,漠漠寒林,淡淡遠山。這樣一幅天然優美的屏畫,也襯托出遊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對景色層層白描,用形象來表達感受,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下片起兩句直接抒發宦遊生涯的感慨,接下來將這種感慨作層層鋪敘。旅途勞頓,風月易逝,年事衰遲,是寫行役之苦:「異鄉風物」,顯得特別蕭索,是寫旅途的愁悶心情;帝都遙遠,秦樓阻隔,前歡難斷,意亂神迷,是寫傷懷念遠的情緒。詞人深感「舊賞」與「遊宦」難於兩全,為了「遊宦」而不得不「舊賞輕拋」。「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樓」借指歌樓。這些是詞人青年時代困居京華、留連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徵。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職官要想轉為京官是相當困難的,因而詞人看來,帝城是遙遠難至的。宋代不許朝廷命官到青樓坊曲與歌妓往來,否則會受到同僚的彈劾,於是柳永便與歌妓及舊日生活斷絕了關係。故而詞人概嘆「帝城賒,秦樓阻」。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是實景,形象地暗示了賒遠阻隔之意;抒情中這樣突然插入景語,敘寫富於變化而生動多姿。結句「佳人無消息,斷雲遠」,補足了「秦樓阻」之意。「佳人」即「秦樓」中的人,因種種原因斷絕了消息,舊情象一片斷雲隨風而逝。從這首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仕途的厭倦情緒和對早年生活的嚮往,內心十分矛盾痛苦。可以說,這首《迷神引》是柳永個人生活的縮影: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連坊曲,以抒激憤;中年入仕卻不得重用,又隔斷秦樓難溫舊夢,心中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卻偏要言,這首詞上片言「暫泊」之愁,下片道「遊宦」之苦。大肆鋪敘中見出作者心中真味,可謂技巧嫻熟,意蘊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