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連州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連州鎮位於廣東省連州市西南部,東接龍坪鎮,南鄰九陂鎮,東南接西江鎮,北連保安鎮,西北接西岸鎮,西與連南縣相連。是連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粵、湘、桂三省區的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國道G107線、G313線、清連高速公路以及省道S114線貫通全鎮,轄區總面積175.65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145636人(2017年),下轄19個村、9個社區。民間通用多種語言,以西岸主要以蠻聲為主、其次為四會話河村話、客家話[1]

中文名稱: 連州鎮

外文名稱: Lianzhou Town

別 名: 連州

行政區類別: 建制鎮

所屬地區: 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市

下轄地區: 19個村、9個社區

政府駐地: 北湖洞村

電話區號: 0763

郵政區碼: 513400

地理位置: 中國華南

面 積: 175.65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145636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慧光斜塔

車牌代碼: 粵R

人口民族

人口統計

2014年末,連州市戶籍人口為518113人,比上年末增加3698人,人口密度為194人/平方公里,全市出生人口4553人,人口出生率為8.8‰,死亡人口2084人,死亡率為4.0‰。在總人口中,男性人口有267933人,女性人口有250180人,性別比為107.1。從戶籍性質分類看,全市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為79154人,同比下降1.4%,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5.3%,比2013年略有下降。農業人口438959人,同比增長1.1%,占全市總人口的84.7%,比2013年略有增長。60歲以上人口為74577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14.4%,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18歲以下人口為92714人,占總人口的17.9%,與2013年持平。2014年省內遷入1665人,省外遷入880人,遷出省內2731人,遷往省外683人。(註:以上數據均來源於公安局戶籍人口數) 145636人(2017年)。

民族統計

連州市現有民族29個,漢族為主要民族,占總人口的98.7%,其餘有瑤族、壯族、畲族、回族、滿族等28個少數民族7600餘人。少數民族以瑤族為主,有5560餘人,主要分布在瑤安瑤族鄉和三水瑤族鄉,其餘各少數民族均以零星遷入為主。

連州市瑤安瑤族鄉總戶數2403戶,總人口11817多人,其中瑤族人數3897人,占總口數的32.98%,瑤族居住地主要分布在新九、田心、瑤安、九龍等4個瑤族村委會。三水瑤族鄉總戶數1030戶,總人口4309人,其中瑤族人數1659人,占總人口的38.5%,瑤族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左里和雲霧兩個村委會。

語言文字

連州的語言多種多樣,有「鄰村不同聲,十里不通話」之說。據有關部門統計連州使用的語言達26種。目前使用的語言有:

普通話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語音,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語言;是市內學校教學、重要會議使用的主要語言,對外交往中廣泛使用。

粵語方言

共有八種類型,分述如下:

(一)廣州話,為連州、連州鎮、市場、商場等廣泛使用,是連州市的公眾語言。其中連州北山村400多人歷來使用。

(二)四會話:主要分布在清水、西岸、東陂、附城、麻步、龍坪、西江等鎮,其它鎮鄉也有零星分布,使用人口10萬人左右。

(三)惠州話:保安的北嶺、嶺嘴、良塘、黃村,清江的西聯等一些村民使用,使用人口5000多人。

(四)南海白話:西岸黃家洞、溪塘村使用,使用人口1000人左右。

(五)潮州話:九陂風衝口村及保安程下坪村部分人使用,使用人口500多人。

(六)河源話:九陂新塘基、樟木墩村等使用,使用人口400人左右。

(七)龍川話:九陂田澄村使用,使用人口300人左右。

(八)東陂鎮區還有謝屋話(東莞南社)、關屋話(南海九江)、單屋話(東莞石龍),是明清從東莞等地遷來的廣商後裔使用的語言。

客家方言

連州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與連南、陽山交接的地區,即九陂、龍潭、朝天等鄉鎮的大部份地區。另外連州、附城、星子、龍坪、西江、保安、清水、東陂、瑤安,也有程度不同的分布。民國38年《連縣誌》云:「凡來自本省惠(州)、潮(州)、嘉(應州)、南(雄)、始(興)及粵贛邊境各屬者,稱客家話,全邑計之,客家人約占五成以上。」現在調查表明連州客家人約12萬人,使用客家語的占總人口的25%左右。連州各地客家方言差異不大,與連南、陽山等地的客家方言大同小異。

連州地方土話

連州地方土話是一個內部差異較大的土話群,20世紀80年代末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把它歸屬末明的韶州土話。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連州土話可分為星子話、保安話、連州話、西岸話和豐陽話等10種類型,分述如下:

(一)星子話:分布在市東北部的星子、清江、山塘、潭嶺、大路邊、龍坪6鎮鄉以及麻步、瑤安2鎮鄉的部分地區。以星子鎮為中心,使用人口13萬左右。各地星子話有不少差別,但大同小異、基本可通話。

(二)連州話:或者稱之為「附城話」,當地人稱「阿B聲」,分布在連州鎮、附城鎮、保安鎮、龍坪鎮和西岸鎮,使用人口5萬人左右,是早期連州城的主要語言。

(三)保安話:分布在中部的保安鎮和龍坪鎮的部分地區,使用人口3.5萬左右。保安話與星子話比較接近。

(四)豐陽話:當地人稱為「小蠻聲」,分布在豐陽鎮及朱崗、東陂、瑤安等鎮鄉的部分地區,使用人口5萬左右,豐陽話與西岸話較接近。

(五)西岸話:當地人稱「大蠻聲」,主要分布在西岸鎮,使用人口3萬人左右。

(六)松柏話:朝天的大圍、李屋兩個村委會使用,使用人口3000人左右。

(七)城村話:東陂城村使用,使用人口2000人左右 。

(八)沙坊話:是一種比較複雜的語言,附城沙坊村等使用,使用人口2000多人。

(九)吾州話:近似連山壯族語言,清水龍池村使用,使用人口約1000人。

(十)煙廠話(切了話):西江寶山田莊、九陂龍潭三松、白石(原千樹嶺村)等使用,使用人口500人。上述10種土話之間基本上都無法通話,差異性比較顯著。

西南官話

共有三種類型,分述如下:

(一)「湖南正字」,是對湖南、江西語言的統稱。在連州的鸕鶿嘴、翠仙、煤龍等村使用。

(二)邵陽話,上置村、朱屋,西岸的黃花坪、潭屋、西江的馬頭崗,三水的沙木 、水王沖,大路邊的源潭等村使用。

(三)臨武話,與湖南省宜章、江華、蘭山、臨武各縣交界的一些山村附帶講該類方言,另外,還有江西及湖南的寧遠、耒陽、常寧、祁陽、永州、新田、嘉和、安仁、衡陽等語言在部份市民中使用。他們多是楚商江西藥材商在連州的後裔,西南官話可以相互通話。

少數民族語

連州境內有少數民族26個,使用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是瑤話。分布在瑤安瑤族自治鄉3900人左右,三水瑤族自治鄉1660人左右,市區及部分鄉鎮1000人左右。

歷史沿革

地域位置

連州鎮為一千五百多年州治和縣治所在。民國20年(1931年)縣城劃分為聯璧、德政、興賢、升餘4個鎮,民國29年並為升德、聯興2個鎮,民國34年合併為聯德鎮。1950年5月改稱連州鎮。1953年初,與連縣第六區合併為城關區,1954年4月從城關區分出復稱連州鎮,同年9月省批准為區級鎮。1958年9月建立連州鎮人民公社,1967年4月恢復為連州鎮。2001年,被認定為廣東省的中心鎮。2003年5月,原附城鎮行政區域併入連州鎮。

氣候

連州鎮年平均氣溫22°C,全年無霜期345天,平均降雨量1450毫米。

水文

泗綸河、連州河、新榕河流經鎮境。

地理環境

連州鎮位於連州市西南部,東接龍坪鎮,南鄰九陂鎮,東南接西江鎮,北連保安鎮,西北接西岸鎮,西與連南縣相連。鎮政府駐市區內原北湖洞村。全鎮屬石灰岩山區,地貌為丘陵、沖積盆地,以紅、黃壤為主。屬亞熱帶氣候類型,年均氣溫19.50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鎮內天子山海拔616米,獅子頭海拔667米。星子河自東北而來、東陂河從西北而來,在鸕鶿嘴村匯合,南流通過市區,三江河由西向東在城南雙溪注入。三河匯成湟川,經小北江三峽南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