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隸屬廣東省清遠市,地處南嶺五嶺之一的萌諸山脈之中,位於粵、湘、桂三省(區)結合部。西至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北與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相接,境內峰巒林立,溪澗縱橫,地勢高峻,總面積的87%為山地,古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盛產沙田柚、大肉姜、松香、淮山、冬菇、茶油、蜂蜜、香粳、竹筍等土特產品,其中大肉姜久負盛名,被譽為「廣東生薑之鄉」。下轄吉田、太保、禾洞、永和、福堂、小三江、上帥共7個鎮和48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縣城坐落在吉田河畔一個平緩的山坡上,北高南低,縣城人口2萬多人,城區面積不大。當地語言主要是有壯語、瑤語、連山話、地方口音的廣州話,普通話也通行。連山獲得的榮譽: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體育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搶花炮)之鄉、國家衛生縣城、廣東省文明縣城、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廣東省教育強縣。

中文名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外文名 Lianshan Zhuang and Yao Autonomous County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廣東省清遠市

地理位置 南嶺山脈西南麓,廣東省西北隅

面 積 1265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 政府駐地吉田鎮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23383人(2017年末戶籍人口)

著名景點 大旭山茅田觀景台霧山梯田鷹揚關景區金子山福林苑景區

行政區劃

連山置縣後,區劃曾多次變動。明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將陽山縣境域併入連山,四年又將連山境域並至陽山。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復縣,境域不變。萬曆四十二年(1612年),因縣境不通舟楫,為利官商來往,將連縣沙坊村劃入縣境。民國35年(1946年),設置連南縣,縣境東部瑤區5大排、3小排及126小沖劃為連南管轄。1951年7月,將共和鄉即原沙坊村劃歸連縣。1953年,與連南合併。1954年,恢復縣建制,境域不變。1958年,小縣並大縣,併入連陽各族自治縣。1960年,析出陽山縣,連陽各族自治縣改稱連州各族自治縣。1961年10月15日,撤銷連州各族自治縣,恢復連山縣建制。是年,連山將並縣分屬太保、福堂公社的大坪、軍寮、大掌、牛路水、塘基兒、盤石等瑤區生產大隊劃歸連南瑤族自治縣時,隨之把上述地域居民在縣域耕作的水田及山地亦作為「三包四固定」劃入連南境域,計有太保茂古洞、吉田山口洞、七星洞、大路塘、古路嶺腳、永豐灣島洞、福堂良洞等耕地約2000畝。2001年12月28日,經市、縣勘界部門裁定,將原為連山境的牛路水7500多畝山地劃給連南作縣城飲水工程水源地。2017年底,全縣總面積1265平方公里,轄吉田、太保、禾洞、永和、福堂、小三江、上帥7個鎮及48個行政村、4個社區,省屬廣東連山林場位於縣內。

地理環境

連山地處廣東省西北隅,南嶺山脈西南麓,東鄰連南瑤族自治縣,西接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南毗懷集縣,北臨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位於北緯24°10′25″~24°51′15″,東經111°55′15″~112°16′00″之間。國道G323線自東向西貫穿縣境太保、吉田、永和,東進連南與清連高速公路連接,西出鷹揚關可達廣西賀州、桂林;二廣高速公路從東北向南經太保、吉田、福堂、小三江至懷集直達廣州、佛山;省道S263線從北向南經吉田、福堂、小三江至懷集;縣道X399線由禾洞直通湖南江華、長沙

地質地貌

連山縣內岩系主要是古生代花崗岩侵入體,一般呈現中粒斑或巨斑狀角閃石花崗岩,主要礦物成分為:斜長石30%~40%、鉀長石25%~30%、石英25%~30%、普通角閃石5.8%、黑雲母3%~5%,以禾洞、太保、吉田、永和等鎮為一大片,以小三江、上帥、福堂等鎮為另一大片,占全縣地質岩性的70%。太保鎮大霧山一帶的岩石則多呈細粒暗灰色厚層狀,層理顯著,礦物組成為:長石45%~50%、石英30%~45%、鐵膠結物5%、炭質1%,並混有少量白雲母、磷灰石等。其次是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前變質岩形成的砂頁岩,主要分布在福堂、吉田、永和等鎮局部地方,占全縣地質岩性的29%。此外,還有1%零星分布的石英岩和板岩。連山地貌可分為中山區(海拔1000米以上)、低山區(海拔500~1000米)、丘陵區(海拔500米以下),以低山、丘陵為主。整體地勢是由北向南和由東向西傾斜,地層穩定,水流四方,地形山水交錯。

山脈

縣內山連山,重巒疊嶂。縣境及周邊有49座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最高山峰是東北部邊緣的大霧山,海拔1659.3米。比較明顯的小山脈有9條,其中8條屬萌渚嶺余脈,大龍山脈屬九疑山余脈。大龍山脈在縣境最北部,由北向南伸展,北接湖南江華,南至王侯山與萌渚嶺余脈相接,主峰大龍山在禾洞農林場境內,海拔1577米。大霧山脈在縣境東北部,由西南向東北伸展,主峰大霧山為全縣最高峰,也是禾洞鎮與太保鎮、連山與連南的分界山。芙蓉山脈在縣境西北部,萌渚嶺余脈由此蜿蜒入境,由西向東伸展,主峰大芙蓉山海拔1435.7米,是禾洞鎮與永和鎮的分界山,也是廣東和廣西、湖南省(區)界碑所在。王侯山脈在縣城西北部,由西向東伸展,主要山峰王侯山海拔1405米、巾子山海拔1410米,是永和、太保、禾洞3個鎮的分界山。犁頭山脈在縣城西北部,由西北向東南伸展,主峰犁頭山海拔1276米,是吉田鎮與永和鎮分界山。石龍山脈在縣境西部,由西北向東南伸展,主峰石龍山(又名「雞罩頂」「羅刷沖頂」)海拔1179.6米,是吉田鎮與廣西賀州市八步區大寧鎮的分界山。石鐘山脈在縣境東南部,由東北向西南伸展,主要山峰孔子門山海拔1564.8米、石鐘山(又名「三高頂」)海拔1490.6米,是福堂、小三江鎮的分界山。大鈸山脈在縣境西南部,由西向東伸展,主要山峰橫水頂海拔1377.5米,是福堂鎮、上帥鎮與廣西賀州八步區南鄉鎮的分界山。黃蓮山脈在縣境東南部,由西北向東南伸展,主要山峰布政頂海拔1576.8米,是小三江與連南白芒、懷集洽水的分界山。在山地中,相對比較險峻的俗稱為「界」,其中茅田界、拋石界、大歇界和黃蓮界最有名、最典型。

氣候特徵

連山氣候暖和,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熱資源豐富,雨量充沛,但降水分配不勻,立體氣候明顯,具有風和氣清的特徵。氣候變化主要表現為春秋季過渡快,夏季較冬季長,春季陰冷多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雨,四季氣候分明。按照候均溫(5天平均)小於10℃為冬季,大於22℃為夏季,10℃~22℃為春秋季的劃分標準,縣內春季從3月6日至5月15日,歷時71天。夏季從5月16日至9月30日,歷時138天。秋季從10月1日至12月10日,歷時71天。冬季從12月11日至3月5日,歷時85天[1] 。連山處在少日照、低輻射邊緣,太陽年總輻射不太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382.0小時;年平均蒸發量為1312.1毫米,年平均蒸發量同年平均降雨量相比,蒸發量小於降水量;年平均氣溫為18.9℃;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年平均霜日為10.3天,重霜凍日有結冰現象;年平均有霧日數為63.6天;年平均出現雷暴日數70.3天;北部禾洞和高寒山區基本每年都有積雪現象。風向季節性變化明顯,冬季多吹偏北風,夏季多吹偏南風。

水文

降雨縣內屬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降雨量1753.3毫米。3~8月降雨1320.2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5.3%,4~6月為降雨集中期,占全年雨量的43%。9月至次年2月為旱季,降雨433.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24.7%。降雨量南部多於北部,由南向北遞減,等值線變化範圍為1600~2300毫米。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為2393毫米,北部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705毫米,南北相差688毫米。上帥年降雨量最高達3520毫米。地下水縣內山地、河谷、丘陵、河谷小平原(俗稱「洞面」)交錯分布,補給條件好,地下水資源豐富,約為3.13億立方米。山地、河谷、丘陵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為主,主要是接受大氣降水入滲的垂向補給。河谷小平原地下水類型以孔隙水為主,補給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水平方向的排泄為主,垂直方向潛水和蒸發為輔。水質1980~1981年,對吉田、福堂、太保等地的13條山沖取水樣化驗,地表水水質良好,當地村民長期直接飲用山沖水未發現不良現象。1982年和1997年,先後在小三江水和大灘河域取水樣進行化驗及污染物檢測,除沙田水鐵含量超過3倍外,其他河流污染物未超標,水質評價均一般。2000年後,環保部門監測,大灘河半枯水期的水體中各單項污染物含量都符合地面水質(GB3838—88)Ⅱ類水質標準,其餘上草水、太保水、加田水、小三江水、上帥水、禾洞水各河口處的單項污染物含量都符合地面水質Ⅰ類標準。

視頻

廣東清遠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是這樣發展有機農田種植秈米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