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容簡介
詩云: 從來尤物最移人,況有清歌妙舞身;一曲霓裳千淚落,曾無半滴起嬌顰。《連城璧》又名《無聲戲》,為清代文學大家李漁所撰,是清代屢遭禁毀的小說之一。 該小說全集12集外編6卷。全集演一個故事,外編另演一故事。整體上有主要描寫市井人情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在勸善懲惡,有較強的市民情感人傾向。語言、情節和人物都有聲有色,在描寫男女愛情上尤為細微宛轉,頗具傳奇神采。
作者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府蘭溪縣夏李村人,生於南直隸雉皋(今江蘇省如皋市)。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一生著述豐富,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閒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李漁所著的戲曲,流傳下來的有《奈何天》《比目魚》《蜃中樓》《美人香》《風箏誤》《慎騖交》《凰求鳳》《巧團圓》《意中緣》《玉搔頭》(以上十種合刻稱《笠翁十種曲》)《萬年歡》《偷甲記》《四元記》、《雙錘記》《魚籃記》《萬全記》《十錯記》《補大記》及《雙瑞記》等19種。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風箏誤》一劇。此外,有白話短篇小說集《無聲戲》(又名
內容預覽
詩云:從來尤物最移人,況有清歌妙舞身;一曲霓裳千淚落,曾無半滴起嬌顰。又詞云:好妓好歌喉,擅盡風流。慣將歡笑起人愁。盡說含情單為我,魂魄齊勾。捨命作纏頭,不死不休。瓊瑤瓊玖竟相投。桃李全然無報答,尚羨嬌羞。這首詩與這首詞,用說世間做戲的婦人尋常妓女另是一種娉婷,別是一般嫵媚,使人見了最易消魂,老實的也要風流起來,慳吝的也會撒漫起來。這是甚麼原故?只因他學戲的時節,把那些鶯啼燕語之聲、柳舞花翻之態操演熟了,所以走到人面前,不消作意,自有一種雲行水流的光景。不但與良家女子立在一處,有輕清重濁之分;就與娼家姊妹分坐兩旁,也有矯強自然之別。況且戲場上那一條氈單,又是件最作怪的東西,極會難為醜婦,幫襯佳人。醜陋的走上去,使他愈加醜陋起來;標緻的走上去,使他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