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縣域面積1306平方公里。下轄7個鎮。2019年末戶籍人口176445人。瑤族分布於占全縣面積88%的山區;漢族分布於三江鎮、寨崗鎮等地,皆屬平原丘陵地帶,占全縣面積的12%。據2005年人口統計,全縣共有156523人,其中瑤族80972人,占總人口的50.73%;壯族1523人;漢族7萬多人,大部分為客家人。還有少量的回、滿、黎、彝、土家、布依、朝鮮等民族。
2019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46億元,增長3.0%,三次產業結構為19.7:22.6:57.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496元,增長2.6%。
2019年12月,連南瑤族自治縣榮獲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1]
目錄
歷史沿革
連南地域,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屬長沙郡,漢朝屬桂陽郡,三國、晉朝屬始興郡,南北朝屬陽山郡,隋朝屬熙平郡(包括今陽山、連州市、連山等縣市)。
唐朝、宋朝屬連州,元朝屬連州路(元朝改連州為連州路),明朝屬連州。
據《連州志》和《陽山志》記載,連陽地區雖早有瑤族居住,但單獨設立「理瑤」機構,則始於清代康熙年間。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建三江城,在城內設理瑤同知,隸屬廣州府,專理瑤務,行政區分屬連州、連山、陽山版圖。
雍正七年(1729年),改理瑤同知為理瑤軍民直隸同知,仍屬廣州府。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又改理瑤軍民直隸同知為連山綏瑤軍民直隸同知,官府遷至連山縣城(即今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的太保舊城),此時連山縣改為連山綏瑤直隸廳。
道光十二年(1832年),清朝利用瑤族內部長期保留着的瑤老制社會組織,推行「以夷制夷」政策,千人之中設一瑤老千長(瑤長),賞給頂戴辦事。瑤長下設瑤練3~4人,每月給餉銀一兩五錢,瑤長倍之。共設瑤長18名,瑤練64名,由瑤老中的富瑤充任,隸綏瑤把總,分管八排二十四沖,協助朝廷掌管行政「治安」事務,以鉗制瑤胞。
民國元年(1912年),連山綏瑤直隸廳改為連山縣,縣府內設「瑤務處」,管轄瑤族地區。
民國十六年(1927年),設「連陽化瑤局」(相當縣級),隸屬廣東省國民政府,次年分置一、二、三區,分別在三江(屬連縣)、太保(屬連山縣)、寨崗(屬陽山縣)設辦事處,綜理瑤務,但民事刑事案件仍分屬連縣、連山、陽山縣處理。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5月,改「連陽化瑤局」為「連陽安化管理局」,局址在山溪(今三排鎮山溪村),因房屋未建成,實際上仍駐連州,遙轄瑤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遷入三江城。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撤「連陽安化管理局」置連南縣,縣府駐三江城,統轄瑤區。當時,國民黨政府為了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統治,在瑤區推行鄉、保、甲制,但瑤長、瑤練仍保留,鄉、保長多由瑤長、瑤練擔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5月16日成立連南縣人民政府,縣府駐三江,轄瑤區,隸屬北江專署。
1953年1月25日,連南、連山兩縣合併成立連南瑤族自治區(縣級),把原連縣的三江和陽山縣的寨崗劃入自治區的版圖,隸粵北行政公署。
1954年3月,原連山縣轄地劃出,恢復連山縣建置。
1955年6月,連南瑤族自治區改稱為連南瑤族自治縣。
1958年12月,與連縣、連山、陽山合併為連陽各族自治縣,縣府設在連州鎮。
1960年10月,陽山縣劃出後,連陽各族自治縣改稱為連州各族自治縣。
1961年10月,撤銷連州各族自治縣,恢復連南瑤族自治縣建置,屬韶關地區管轄。
1983年地、市合併後,由韶關市管轄。1988年1月新建清遠市,劃歸清遠市管轄。
地理環境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縣域面積1306平方公里。東北部與連州市交界,東南部與陽山縣相連,南面緊接懷集縣,西面毗鄰連山縣,西北角與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接壤。
地形地貌
連南縣境南北縱橫距約71公里,東西最大距離約45公里。地勢北、西、南高,東部低平。山脈多由北向西南走向。山體中上部亘連着數百座山峰,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1座。縣境最高為金坑鎮的大霧山,海拔1659米,雄踞於崔巍的群山之上。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還有:起微山1591米,大龍山1574米,孔門山1564米,煙介嶺1472米,茶坑頂1384米,大粟地頂1381米,天堂山1364米,大帝頭頂1314米。這些山峰均屬於南嶺山脈南側的余脈,方圓百餘里,連綿起伏,逶迤縱橫,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而東南部南崗、三排、白芒等地,是海拔250米至500米之間的石灰岩地帶,屬岩溶地形,石山林立。
地質土壤
連南地質基底屬於華夏古陸,為泥盆紀地層和二迭紀地層,地面母質基岩主要有石灰岩、花崗岩、沙頁岩、板岩等。自然土壤有黃壤、紅壤、紅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等5個土類。黃壤,多分布在700米以上的山地,成土母質以沙頁岩、板岩、花崗岩為主;面積最大的是紅壤,遍布全縣700米以下的山區,成土母質以花崗岩、沙頁岩為主;紅色石灰土,為石灰岩風化而成,呈紅棕色,較瘦瘠,多分布於南崗、三排等地的石林之間;水稻土,分布於全縣水稻產地,有泥肉田、沙泥田、黃泥田、油泥田等。在崇山峻岭之中,瑤民在有水源的地方造出層層梯田,形成了連南獨特綺麗的高山田園風光。
氣候
連南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9.5℃,氣候溫和怡人,總降水量1660.5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熱同季。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因位於南嶺山脈南麓,山區立體氣候明顯,高山與平地之間溫差達4~5℃。連南縣的氣候四季分明,夏長冬短,春秋過渡快,春季陰冷濕潤,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風清,冬季寒冷乾燥。
連南的年平均降雨量為1705.1毫米。降雨大部分在3至8月,尤其4、5、6月的降雨量約占全年一半。日降雨量最大達185毫米。全年平均絕對濕度19.2毫米,相對濕度為79%,歷年平均蒸發量為1299.5毫米。歷年平均日照射時數1549.6小時。連南氣候有兩個特點:一是主體氣候明顯,高山與平原氣溫相差2~8℃;二是四季氣候變化是夏長冬短,春秋過度快,即春季約69天,夏季約178天,秋季約66天,冬季約52天。春季陰冷多小雨,夏季炎熱多大雨,秋季涼爽少雨,冬季寒冷乾燥。
人口
建國前,該縣主要有瑤、漢、壯三個民族居住。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約在1500年前,中原文化已傳播到連南,漢族人口已有相當的數量。在隋唐時期,連南地區已有一定數量的瑤族居住,元代時已產生了獨特的社會政治組織——瑤老制。明代形成了「八排二十四沖」(排即大山寨,沖即小山寨)。這裡的瑤族,有過山瑤和八排瑤(排瑤)之分。排瑤是因為瑤民習慣聚族居住,依山建房,其房屋排排相疊,形成山寨被漢人叫「瑤排」,所以被稱呼「排瑤」;過山瑤則因為其祖先以耕山為主,「食盡一山過一山」,遷徙無常而得名。
據民間傳說和史書記載,排瑤主要來自湖南湘江、沅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區。約在隋唐時期,他們祖先經辰州、道州等地,遷徙到連南山區結寨定居。過山瑤則在清朝時期分別從湖南和廣西遷徙到連南,新中國成立後已建寨定居下來。壯族則在明朝正統年間後陸續從連山等地遷來連南定居。
瑤族分布於占全縣面積88%的山區漢族分布於三江鎮、寨崗鎮等地,皆屬平原丘陵地帶,占全縣面積的12%。據2005年人口統計,全縣共有156523人,其中瑤族80972人,占總人口的50.73%;壯族1523人;漢族7萬多人,大部分為客家人。還有少量的回、滿、黎、彝、土家、布依、朝鮮等民族。
截至2019年末,連南縣戶籍總人口176445人,比上年增長0.2%。其中:男性人口92098人,占總人口的52.20%;女性人口84347人,占總人口的47.80%。少數民族人口100845人,占總人口的57.15%。其中:瑤族人口98506人。全年出生人口2402人,人口出生率為13.15‰;死亡人口1068人,人口死亡率為5.8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3‰。年末常住人口13.56萬人,比上年增長0.4%。
經濟
2019年,連南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46億元,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5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2.10億元,增長15.0%;第三產業增加值30.82億元,下降1.4%。三次產業結構為19.7:22.6:57.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496元,增長2.6%。
2019年,連南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5億元,增長20.06%,比上年同期提高16.3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926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87萬元,增長25.5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07億元,增長9.02%。
2019年,連南縣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3.6%,八大類價格指數呈現「六升二降」格局,總體價格指數漲幅處於溫和上漲的態勢。從八大類別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變動來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9.7%,衣着類價格上漲2.5%,居住類價格上漲0.3%,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6%,教育文化和娛樂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8%,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上漲1.6%,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1.2%,醫療保健類價格下降1.4%。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連南縣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34.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6.6%;第二產業投資同比下降67.1%;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2.8%。民間投資下降49%,其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6.1%。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4.2%。從國民經濟行業分組來看:採礦業下降55.4%;製造業投資下降82.6%;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下降52.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下降60.9%;住宿和餐飲業投資下降96.1%;房地產業投資下降26.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28.6%;教育投資增長1.7%;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132.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97.3%。
第一產業
1953年前,今連南瑤區屬連南縣轄,漢區三江、寨崗(含寨南漢區)分屬連縣、陽山縣轄。其土地占有,屬封建土地所有制。
1950年,農業總產值500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240萬元,占48%;林業產值125萬元,占25%;畜牧業產值115萬元,占23%;副業產值20萬元,占4%。
1978年,農業總產值2344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1208萬元,林業產值391萬元,畜牧業產值510萬元、副業產值227萬元、漁業產值8萬元。
1988年,農業總產值4002萬元,是1950年的8倍多。其中種植業產值1644萬元,是1953年的6.8倍多;林業產值1065萬元,是1950年8.8倍。畜牧業產值681萬元,是1950年的5.9倍多;副業產值565萬元,是1950年的28.2倍;漁業產值47萬元,比1950年增加47萬元。
2019年,連南縣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99億元,增長3.8%;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19億元,增長2.9%。農業產值9.95億元,增長4.38%。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40萬畝,比上年增長2.9%。全年糧食總產量3.12萬噸,比上年增長5.8%。其中:水稻總產量為1.92萬噸,增長6.0%。蔬菜總產量12.30萬噸,增長6.5%。全年實現林業產值2.69億元,增長11.11%。年底森林覆蓋率為80.88%。全年畜牧業產值3.01億元,下降8.97%。全年生豬出欄3.99萬頭,下降37.8%。全年家禽出欄184.83萬隻,比上年增長11.3%;肉類產量7685噸,下降15.3%。全年漁業產值0.18億元,比上年增長4.41%。全年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0.37億元,比上年增長3.46%。
第二產業
連南地域自唐代至民國有采鉛、煉銀、冶鐵鑄鍋、采砷煉砒、採煤、造紙等工業。少數由官府督辦,多數民間私營、自管。
建國前,連南工業多屬個體經營,少部分由官家督辦。建國後工業、手工業經營體制幾經變更。今有國營、集體、私營、外資工業等形式。195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89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其中省屬企業1家,產值173萬元,占總產值91.53%;集體企業10家,產值16萬元,占總產值8.47%。1978年工業總產值2217萬元,其中全民企業1409萬元,占63.5%,集體企業產值468萬元,占21.1%,村以下產值340萬元,占15.4%,1988年工業總產值4128萬元(省、市屬工業未計入),其中地方國營2025萬元,占49%,二輕78萬元,占1.9%,鄉(鎮)1200萬元,占29.70%,私營工業產值825萬元,占19.4%。
2019年,連南縣規模以上工業在去年新增企業、上半年雨水充足、企業訂單量增加等有利因素拉動下,保持了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完成總產值3.38億元,累計增長4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71.3個百分點;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8億元,累計增長32.2%;完成銷售產值3.42億元,累計增長44.8%。全年完成營業收入3.49億元,累計增長19.8%;實現稅金總額2746萬元,增長0.1%,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308萬元。年末資質以上建築企業4家,實現總產值2.8億元,同比增長128.9%。
第三產業
瑤區地域遼闊,向以種田耕山為主,生產落後,經濟發展緩慢。明崇禎十五年(1642)曾在軍寮洞(今大坪軍寮管理區所在地)設置咸寧堡圩場,清光緒年間又在白芒開設圩亭,皆因交易稀少,自然廢棄。境內出產的木材、花生、油桐、茶葉、竹筍、生薑、果類等農副產品,均由生產者挑到附近漢區市場,如連縣的三江、石角,連山的太保、木、永豐、福堂,陽山縣的黎埠、寨崗等地出售,換回食鹽、棉布、火柴、煤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一些漢人,以貨郎擔進瑤寨販賣日用品,熟悉瑤情的,還固定開設小店,加工米酒、豆腐,兼營油鹽雜貨。到建國前,此類小店共有200多戶。
漢區的三江,地處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交通要衝,是來往客商必經之地,又是瑤區南崗、三排、渦水、軍寮、金坑等地商品集散地。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三江城設三江協後,常駐官兵2000多人,商業隨着興旺,私人開設商店增多,如南門街的敬昌、亨泰、裕和發等,西門街的董和昌、鄧吉昌等。這些商店除經營酒、米、油、鹽、布匹、日雜外,還兼營大宗杉木生意。其時三江河可通行載重萬斤貨船和流放木排,運至連州、清遠、廣州交易。乾隆三年(1739)又在文子墩建新城,遂成為商業中心。外地人來三江經商增多。當時南海人開設的廣盛、德安商號經營榨油、竹木、餅食,恆興號經營麵粉坊,均興號經營水磨坊,義安號開辦棉製廠,盛極一時。1938年抗日戰爭廣州淪陷時,廣東省府部分機關學校遷來三江,人口劇增,市場繁榮,尤以飲食業為興旺,此期間陸續開業的有三六九酒店、四、五六酒店、西園酒店及星江樓,酒樓都高朋滿座,客商雲集。1945年抗戰勝利後,外地人遷回廣州等地,人口頓減,三江貿易下降,經營縮小,一直持續至建國初。
漢區的寨崗,地處陽山縣北部,與附近瑤區白芒、九寨、白水坑等地相連。明朝中期外地漢人陸續移來居住,崇禎十三年(1640)設置永安圩(今寨崗鎮老埠),以利瑤漢族人民赴市交易。清道光年間有大批客家人從粵東遷來寨崗落戶,人口大增,生產發展,又在老埠對岸開設新埠,以木橋連接,合稱為寨崗圩,是瑤漢族人民赴市交易場所。李就記、梁忠和、羅五合等30多間商店,經營酒、米、油、鹽、煤油、紗布、日雜、缸瓦以及木材等。當時寨崗河可通小船和放運木排至黎埠,直達清遠、廣州。清末至民國時期,寨崗還開採礦產,生產土糖,興辦榨油業,盛極一時。
三江、寨崗兩地,計有資本雄厚的商店60餘戶,200餘人。商人中分別為廣商、楚商、本地商人三種,經營出入口的多為廣商,其中南海人最多,其次為清遠人、東莞人、順德人。入口貨中最大宗為食鹽,其次為紗布、煤油、洋雜、海味、京果,貨源來自廣州、佛山;出口貨以糧食為多,每年5萬至6萬擔;其次為竹木,每年30餘萬株,生豬每年7000多頭,南運清遠、廣州銷售,另外經販商運往廣州的,以油類、麻類、花生仁、瓜子為大宗,旺月達千餘人,淡月也有500-600人來三江、寨崗採購。抗日戰爭勝利後,水陸交通恢復,湘南一帶貨物,多由火車南運,部分廣商南下沿海投資,廣州等外地民眾陸續遷回原地,外來人口頓減,商業貿易受到一定影響。
1955年至1956年,國家對私營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全縣9戶私營商業成為公私合營商業,87戶小商販組成合作商店、合作小組,分別歸口國營商業和供銷行業管理。
隨着經濟的發展,商品流通擴大,國合經營機構增多。1961年10月恢復連南縣建制時,縣商業局管轄的有百貨、糖專、食品、藥材、飲服公司和寨崗批發部;縣供銷社下屬有生產資料、土產、果副等公司和12個農村基層供銷社;縣糧食局下設12個糧所。1962年,成立連南物資局;經營工業和建築器材。1976年10月,成立連南外貿局負責出口業務。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商業系統增設紡織品、五交化、民族特需用品等公司,供銷系統增設貨棧、日雜等公司,地方辦的農工商綜合性公司紛紛成立,個體戶大批湧現出來,至1988年增至1572戶,從業2439人。 交通和郵電業
2019年,連南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9572萬元,比上年增長4.7%。年末連南縣境內高速公路58.5公里,國道5.7公里;省道111.322公里;縣道110.861公里;鄉道868.19公里;村道301.737公里。年末固定電話機總數達6613部,比上年下降27.2%。固定電話機普及率達每百人3.7部,比上年減少1.5部。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0.84萬部;年末寬帶用戶23749戶,比上年下降4.8%。
國內外貿易
2019年,連南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5億元,增長8.6%。按行業分,批發業實現零售額9591.7萬元,比上年增長8.9%;零售業實現零售額88100.9萬元,比上年增長8.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2446.1萬元,比上年增長36.0%;餐飲業實現零售額8366.1萬元,增長6.8%。
2019年1-12月份,連南縣外貿進出口總額9136.4萬元,同比下降30.5%。其中,進口7480.1萬元,增長108%;出口1656.3萬元,下降82.7%。實際利用外資1046萬元,比上年增長15.45%。
旅遊業
2019年,連南縣成功舉辦半程馬拉松賽、稻田魚文化節、第十一屆瑤藝節等體育賽事和特色節慶,吸引了眾多遊客,帶動了連南縣旅遊、消費增長。全年共接待遊客350.1萬人次,同比增長13.2%,旅遊總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14.5%。旅行社共接待國內外遊客49352人次,組團出遊人數12569人次;酒店賓館及社會旅館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12.2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景(區)點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59.81萬人次,同比增長12%。
金融
截至2019年末,連南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8.07億元,比年初增加21296萬元,增長4.6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32.19億元,比年初增加1.81億元,增長5.94%。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6.60億元,比年初增加1.52億元,增長10.06%。金融機構存貸比約為34.5%,比2018年提高1.7個百分點。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連南民族高級中學創辦於1953年,前身為連南民族中學,在2004年經過資源整合,將初、高中分離,把原民族中學、三江中學、寨崗中學三校高中部合併重新選址、規劃,投資7000多萬元新建後,不斷優化創建,大大加快了民族地區高中教育的發展。2008年,連南瑤族自治縣又投入2000萬元創建省一級學校,不斷加快學校的建設步伐,使學校的教育質量逐步提升,取得了省市教育部門的肯定和認可,於2012年2月,順利通過了省一級學校認定。
連南職業技術學校由縣教師進修學校,縣廣播電視大學、縣成年人中專三間間合併而成。三個校區占地面積共150畝(山地除外),建築面積約7800千方米。2006年該校與清遠市第一職業學校、廣東省經濟職業技術學校聯合辦學,採取1.5+1.5的做法(即在縣職校就讀一年半,在聯辦學校就讀一年半),分別在縣職校設立辦學點。職校2006年專業設置共有9個專業,其中縣職校自辦專業有幼師、機電、會計、旅遊服務4個專業,聯辦專業有電子信息技術、皮革服裝設計、數控、模具製造、汽修5個專業,為學生提供較大的專業選擇空間。
2019年,連南縣有普通高中1所,初級中學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小學32所,幼兒園18所。2019年9月,連南縣普通高中招生854人,在校學生2476人,畢業生784人;初中招生1863人,在校學生5236人,畢業生1577人;小學招生2891人,在校學生15479人,畢業生1958人;學前教育招生2759人,在校學生6085人,畢業生3043人。年內共有693名學生被各類本科、大專院校錄取,錄取率86.3%,其中本科182名,專科511名。
醫療衛生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截至2019年末,連南縣有各類衛生機構94個,其中:醫院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9個(村衛生室74個)。實有病床453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71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分別為129人、98人,註冊護士337人,藥師37人。
文化藝術
排瑤服飾
瑤族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五彩斑斕、古樸多姿的服飾,便是其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早在漢代,就有對其先民"好色衣裳"和"衣裳斑斕"的記載。千百年來,儘管瑤族處於遷徙、游耕狀態,但其服飾仍然保持款式繁多、色彩奪目、圖案古樸、工藝精美的鮮明瑤族特點。
頭飾
排瑤男女老少都留長頭髮、盤結頭上成圓錐武形。為了美觀,他們的髮髻上纏有紅、綠、黃色絨線,再插1至3支雉雞尾。耳吊鋁、錫、銀制的耳環,脖子上套上數個項圈。這是一般男女共同的打扮。男和女的頭飾裝束明顯的區別在於:男界裹的紅頭巾,一丈多長,把頭頂纏成個大磨盤似的,插的雞尾寶劍似的,顯得非常威武。而女界裹的是繡花頭帕,頭帕里還纏有玉鐲形的"白木通"(一種海綿狀的樹蕊),或野薏米串珠,插的雉雞尾是白色柔軟羽毛,並插有銀簪或銀釵、山花等裝飾品,顯得十分秀麗端莊。凡是披戴頭帕的女性,均為結婚的標誌。未婚的姑娘,頭上是不罩頭帕的。軍寮、大坪等地瑤排,結了婚的婦女,頭戴竹殼大板紮成"小樓",佩戴各種銀牌、銀釵,莊重耀眼,更顯瑤族特色。除了頭飾、項圈,婦女們還戴鋁製或銀制的手鐲,富裕人家的婦女戴的則是玉手鐲、金耳環。孩子們多戴鐵製或鋁製的腳鐲,以示避邪惡,吉祥如意。
服裝
排瑤不論男女,皆穿無領無扣開胸的枇杷襟衣。這種襟衣寬大兼長穿在身上,疊於胸前,再用一丈多長的腰帶纏於肚臍。下穿短至膝蓋的寬如水桶的"水桶褲"。這種服飾是當地特製的粗紗綿布,染上藍靛色、咖啡色、棕黑色等色澤。布質堅實耐用,加上衣邊貼上繡花或白布邊,顯得美觀、純樸、獨具瑤家風采。男女服飾也有明顯的區別。男衣短於肚臍;女衣長於大腿。男界纏紅腰布,女界纏白腰帶,一目了然。由於他們穿的是"水桶褲",膝下打腳綁,腳綁有白布、黑布、黃白花溜布,從腳踝纏至膝頭與褲腳相接。過去他們皆穿插草鞋或布鞋,多數人穿膠鞋、解放鞋。不論什麼鞋,都是在漢區買來的,瑤家婦女會繡花,而不會做鞋。大概祖輩都沒有做鞋的習慣,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排瑤還有節日盛裝和"嫁裝",一般在出門探親訪友,上街赴墟,逢年過節才穿着。這些盛裝皆刺圖案花紋,圖案取材於生活,如飛禽走獸,流水行雲,山花野地草,纏藤攀蔓,各種大自然的奇異景物,幾乎都被融匯到了瑤族婦女巧奪天工的刺繡之中。同時還配圍裙和披彩色披風上,五顏六色,圖案各異,光彩奪目。披風上面吊滿金屬造型的銅鼓、銅牌、銅鑼、金龍、白馬、麒麟、獅子、鳳凰等等。頭上加戴金花銀簪、銅牌銅鼓,走起路來金光閃爍,舞蹈起來丁當作響。這種盛裝,男界自備,女的隨"嫁妝"從娘家帶來,歸各人終生受用,到了百年歸壽,當作壽服,盛裝入殮。
平時,瑤家隨身帶的裝備還有:男界鳥槍、獸皮袋(裝火藥、煙葉雜物)尖咀柴刀三伯寶。女界的繡花瑤袋、高腳太陽傘、鈎咀柴鐮也是三件寶。
服飾變革
關於排瑤服飾,在"史無前例"的文革時期,有人提出要"破四舊"強行威逼瑤人改裝漢化,遭到了瑤族群眾的強烈反對。一些參軍、外出讀書回鄉的瑤胞,還蓄髮留裝,穿回瑤家服裝。因為他們生活在深山大嶺,從事植樹造林、打獵、耕山等山地勞動。經常爬山越嶺,披棘斬荊,裹頭巾可防芒葉、荊棘刺傷頭顱;穿短褲便於在崎嶇路上行走;打腳綁防止毒蛇、山螞蝗和山上流石襲擊。所以,至今除了一些年輕人上街赴墟改穿漢服之外,中年以上的瑤胞,尚穿瑤服。
瑤寨建築
連南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被譽為「中國瑤族第一寨」的連南瑤族自治縣南崗千年瑤寨,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瑤寨。周圍山勢險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向上望去,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古典建築民居遍布山崗,古屋一律青磚砌牆,黑瓦蓋頂,造型獨特,極為壯觀。
瑤民一代接一代地開山不止,在險峻的高山上建寨,聚族而居,而且供水設施完善。同時,他們開墾耕地,種植旱糧;在高山陡坡種上竹木,營造出一片又一片的森林;有水源的地方,他們依山開墾梯田,種植水稻。他們在明代修建的寨門、寨牆、石拱橋、石板道、石棺墓以及明清時期建的青磚瓦房等,雖歷經數百年,但風貌猶存。
千年瑤寨就是一處大「碉堡」。山寨建在易守難攻的半山腰,四處設防,壁壘森嚴,據說歷史上曾多次抵擋住敵方的進攻。我們見到的重新修復的寨門口高約7米,寬約2米,門兩邊和頂上全是用堅硬的大石頭壘成,寨門左右兩邊,也全是用石頭砌起的圍牆,足有一米厚,足以感受到它的堅固。
瑤寨里沒有旅店,最好住在瑤民家裡,與他們同吃同住,走的時候,留下一些錢就行了。還可以到連南縣城住。
瑤寨歌舞
瑤寨是歌舞之鄉,每逢十月十六盤王節、耍歌堂,或七月七開唱節、新春遊坡節等盛大節日,瑤家男女老少一齊出動,打起山歌擂台,或對歌,或盤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聲嘶力竭才罷休。其中,「耍歌堂」已成為連南瑤族自治縣傳統的民間盛會,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瑤族人民愛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聲好比山溪水,千流萬支匯成河。
瑤歌是排瑤人民口頭文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唱歌是瑤族人民的家常便飯,男女老少者都是唱歌能手。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歌代替語言。為此,瑤胞自幼就開始學唱歌。瑤家每年除夕之夜,長輩就教晚輩唱歌。男的學唱紅白喜事的"賀歌",待人接物的"禮節歌",生產勞動的"氣節歌"、"知識歌"等等。女的學唱"繡花歌"、"生孩子歌"等等。這些歌都有一定的格調,讓孩子自幼就學會,長大了出社會上好應酬。平時,老人們在茶餘飯後喜唱敘事長歌,往往一個故事唱一個晚上,就像山溪流水,娓娓動聽。由於唱歌如此風行,瑤民上山勞動,即興而唱,以歌對答,或放喉斗歌,你唱我和,情趣盎然。
瑤歌以長短句為主,沒有一定的章法,可以說都是自由體。其歌音樂旋律變化不大,僅有"爬山調"、"情歌調"、"師爺調"等幾種主體唱腔。唱歌根據內容填詞,但瑤歌手選擇調式很靈巧,在山上一般唱"爬山調"或"隔山對歌調",在家唱歌敘事,即唱"自由敘述調"。如《賀新房歌》,客人恭賀主家喬遷之喜,就用"自由敘事調"。
倘若是"耍歌堂"對歌、斗歌,就用粗獷、豪邁的"隔山對歌調";若在山間勞動或打獵,就用山野風韻濃烈的"爬山調"。
雖然,瑤歌的調式不多,音階變化不大,但是,瑤歌的內容非常豐富,包羅萬象,世事萬物皆有瑤歌。具體說來,有交際用的包括紅白喜事在內的「禮節歌」;有傳播生產知識的「生產歌」;有談情說愛的「情歌」;有唱歷史傳說、故事的「歷史敘述歌」,如《水淹天》、《盤古歌》等等;有傳播宗教信仰的《師爺歌》;還有漢區,壯鄉流入的《劉三妹》、《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歌唱新生活的各種頌歌等等。
舞蹈
除了唱歌,排瑤民族還喜歡跳舞。比較流行的有《長鼓舞》《游神舞》等等。這些舞蹈大部分反映瑤家人的生產鬥爭和生活習俗,反映了瑤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願望,具有瑤族獨特的風格。舞蹈的動作粗獷、勇猛、奔放、雄勁、灑脫;節奏明快、敏捷。舞蹈語彙模仿上山落嶺、過溪越谷、伐樹運木、鬥龍伏虎等等,形象生動,一看就懂。瑤族文化生活敢不斷躍起來。自治縣人民政府除了尊重瑤族傳統節日,開展群眾性的娛樂活動之外,還相隔數年舉行民族文藝會演,繁榮瑤山文藝。反映瑤民生活的歌舞應運而生,一些精彩節目如《繡花舞》《採茶舞》《打獵舞》《傘舞》等等,經過提煉加工,形成保留節目,流偉於瑤區,並選送上省市、全國參加各種會演。
瑤家特產
糍粑、竹筒飯、火煙肉、豬肉炒油毛菜等都是地道的瑤家特產,青菜都是房前屋後種的。瑤家的米酒入口軟軟甜甜的,後勁不小。瑤寨里還有個「公社大食堂」,招待外客。
瑤家節日
耍歌堂
"耍歌堂"是八排瑤民喜慶豐收,最隆重最大規模的傳統節日。據《廣東新語》載:"歲仲冬十六日,蓋田野畢也,諸瑤至廟為會,名曰耍歌堂,男女集跳舞唱歌。同時自由結婚,禮儀簡單"。由此可見,瑤族定在農曆十月十六日舉行的"耍歌堂"是傳播歷史知識和喜慶一年辛勤勞動獲得豐收的傳統節日。
瑤寨的歌舞是很有「儀式感」的。首先是鳴禮(銃)炮,九響銃炮一放,人們就興致勃勃地「出歌堂」了。浩浩蕩蕩的歌堂隊伍由祭儀的主持者——「先生公」帶領,羅傘和竹幡隊跟在後面,繼而是長鼓隊、牛角隊、銅鑼隊、嗩吶隊、歌舞隊等等,鼓角喧天,載歌載舞。
出歌堂的眾人到達「歌堂坪」後,便進行「過州舞」
瑤山篝火
表演,相傳排瑤的祖先遷徙到連南時,一共過了九州十府,歷經千辛萬苦,「過州舞」因而得名。過接下來的長鼓舞表演,富有傳奇色彩,這是連南排瑤世代相傳的民間傳統舞蹈。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勤勞英俊的青年叫唐冬比搭救了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女名叫房沙十三妹,兩人傾心相愛結為良緣。可是玉皇知道後,令雷公下凡迫仙女回宮。仙女囑咐唐冬比去砍琴樹造長鼓,舞之蹈之擊之七十二遍,即可上天相會。唐冬比照辦不誤,果然如願團聚。從此瑤胞們跳起長鼓舞,表達對忠貞愛情的祝福。
排瑤婚俗
自古以來,他們實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嚴格限制血緣婚,同房姓宗族之間不准通婚,即使是異姓,舅姑姨表之間也不能結合,一定要過了3代之後才能通婚。
瑤胞談婚的主要方式是「謳莎瑤」(即唱歌戀情),通過「對歌」自由選擇自己的心上人。唱歌談婚,有的在節日對歌時進行,有的在山上勞動時隔山對歌,最盛行的是晚上到女方家窗前對歌。瑤家少女長到18歲左右,晚上即有男青年上門唱歌,有時是一個男青年單獨邀姑娘唱,有時幾個男青年同時輪唱。姑娘如果對唱歌的男子有情意,即和他對唱;如果無意,她即默不作聲地從窗口傳出火把。其意除表示謝絕求愛之外,善良的姑娘還希望這位小伙子不要氣餒,拿這火把照路,去別處覓姑娘談情求愛。在眾多求婚者中,如果有一個青年被姑娘選上,其他青年不僅不會嫉妒,而且還衷心祝賀他唱歌求愛得到愛情。
唱歌談婚成功後,雙方會互送信物,一般是姑娘送小伙子繡花錦袋或紅頭巾,小伙子回送姑娘銀耳環、銀簪、銀手鐲等飾物。然後,男方即請媒人去女家說合,父母一般都會同意女兒的選擇。徵得女方家同意後,男方即帶着雞、豬肉、豆腐、米酒、鹽巴、茶葉等禮品到女方家行「定婚禮」,俗稱「送鹽包」,商定結婚的日子。男方準備物資辦婚事,女方籌備「嫁妝」。
男方的聘禮,以「嫁肉」為主,每個「嫁肉」3至6斤豬肉,視女方內親多少而定。此外還有象徵性的紅包、酒、雞等,女方不強求,一般情況下,有幾百元就可以解決聘禮用項。
過去,女方嫁妝主要是刺繡「嫁衣」和木柴。女方需砍幾十擔木柴作嫁妝,表示新娘是勤勞儉樸之人。此外,還有棉被、水桶、臉盆、柴刀、鋤頭、太陽傘(富裕者還有少量的田地山林)等嫁妝,嫁女如搬家,貼錢嫁女。改革開放後,瑤胞的生活改善了,許多人購置了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器做嫁妝。
排瑤的婚禮中,有一種「炒黃豆」的奇特習俗。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將要做新郎的小伙子身着盛裝,與伴郎一起去新娘家,探望新娘。吃過新娘的「炒黃豆」後,新郎和伴郎便立即離開。新娘則請來相好的姐妹和對過歌、談過戀愛的男朋友,親自炒黃豆,煮花生,泡濃茶,熱情款待。大家邊吃喝邊唱歌,互相祝福,直到天亮才分別。
新娘的出嫁喜宴要由舅父主持。喜宴結束,即出嫁。由嫂子給新娘梳妝打扮。請先生公(師公)念過瑤經後,新娘倒穿鞋出廳堂(意為雖然出嫁了,但心裡仍然向着娘家),向祖先、爺爺、奶奶、父母等行禮哭別,送嫁舅和姐妹親嫂等,即一邊勸慰,一邊把新娘送出家門,擎起太陽傘上路。
送嫁路上,每逢過溪過橋,新娘乘機撒嬌刁難新郎,站在橋頭或溪邊不走。這時,新郎便知趣地背起新娘上路,大家則以此取笑逗樂。
送嫁隊伍到了男方瑤寨路口,新郎家派出的歌手已準備好米酒把路攔住,舉行迎親對歌儀式。雙方每唱一首歌要喝一碗酒,互相表示敬意,大約要唱半個小時才接親進寨。
新娘到了新郎家門口,由先生公念瑤經,舉行驅邪和祈福儀式,才被接進洞房。在婚宴上,主人和客人邊吃喝邊對歌,祝福和讚美新郎新娘。喜宴間,新娘端一盆熱水,由家婆領着去給男方親友們洗手,介紹認識,親友們給紅包表示見面禮。喜宴要鬧幾個鐘頭才告結束。
排瑤實行從夫居,從父姓的制度,即使過繼的兒子或入贅的女婿也要改從父姓。排瑤家庭,丈夫是家長,主持經濟收支和社交活動,但不專權,有事多與妻子商量。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同甘共苦,離婚現象很少。過去,排瑤人的離婚手續十分簡單,如感情不和,經親友和瑤老勸說無效,即可離婚。各自找來本家的叔伯兄弟和瑤老作證,並帶一竹筒酒到寨路上,背對背喝完酒,瑤老將竹簡砍開兩片,夫妻各持一片背道而別,便算是離婚生效。離婚再嫁不受歧視,但再嫁時婚禮比閨女出嫁稍微簡單。建國後,瑤民結婚離婚都自覺到政府有關部門去辦理手續,但其獨特的婚戀風俗仍然保留着。
方言
連南瑤族自治縣方言,有客家語、瑤語、四會聲、阿B聲等。代表本縣方言,主要是瑤語和客家語。全縣使用瑤語有65921人(1988年統計,以下同)占全縣人口的48.6%,使用客家語的為55826人,占全縣人口的41.1%。
瑤語中又分要敏方言(排瑤語)和優勉方言(過山瑤語)。操要敏方言的有62524人,占瑤族人口的94.8%,操優勉方言的有3397人,占瑤族人口的5.2%。瑤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長期以來都是使用漢字記事。
境內漢族,主要是客家支系,也有部分古粵族主要聚居在寨崗、三江兩鎮的低丘陵地帶。漢族人口73940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7.24%。客家支系遍居境內漢區,講客家方言,因此,客家方言為境內漢漢交流、瑤漢相交的通用語言。
榮譽稱號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耍歌堂」、「長鼓舞」
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南崗瑤寨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南崗瑤寨、油嶺村
中國宜居宜業典範城市
中國油茶之鄉
中國蠶絲之鄉
中國無核檸檬之鄉
中國瑤族刺繡藝術之鄉
廣東省綠色名縣
廣東省林業生態縣
廣東省教育強縣
中國最美縣域
2020中國春季休閒百佳縣市。
相關視頻
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