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遠緣雜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遠緣雜交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遠緣雜交就是不同種間屬間甚至親緣關係更遠的物種之間的雜交。遠緣雜交在育種上的意義主要是:研究物種演化,創造新物種、改良舊物種、創造和利用雜種優勢。

簡介

可以把不同種、屬的特徵、特性結合起來,突破種屬界限,擴大遺傳變異,從而創造新的變異類型或新物種。產生的後代為遠緣雜種。由於遠緣雜交往往重演物種的進化的歷程,故也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實驗手段。遠緣雜交一般不易結實,即使結實,雜種也通常不育或夭亡,雜種後代分離幅度大,分離世代長且不易穩定。

評價

遠緣雜種同近緣雜種相比,除了具有綜合父、母雙親的遺傳特性,能產生重組類型以及後代出現性狀分離等作為雜種的基本特徵外,還有一些特有的徵狀,如下:

高度不育性,主要是由於染色體的不親和與生理平衡受到嚴重干擾等引起的。

雜種後代會出現"瘋狂分離"現象,所謂"瘋狂"是指後代性狀分離的類型很多,穩定性差,有時甚至到十多代後還出現分離。

雜種後代比較容易回復到親本類型,這是因為遠緣雜種的中間類型的生活力和育性都比較差,在選擇壓力下很容易被淘汰。

有些遠緣雜種在胚胎髮育過程中,會發生一個親本排斥另一親本染色體的現象。

遠緣雜種的生活力一般低下,在很多情況下在胚胎期就死亡。

遠緣雜種不育是很普遍的現象。例如母馬和公驢雜交生下的騾子不能生育。但在植物中可用秋水仙素等化學藥物處理雜種的生長點或分櫱節等有分生組織的部位,使體細胞的染色體加倍,變成異源四倍體,每一條染色體都有雙份,就能像二倍體一樣進行正常的減數分裂,形成可育的配子,這樣,遠緣雜種就可以有正常的繁殖能力。[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