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遠洋感覺(瘂弦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遠洋感覺》是詩人瘂弦寫得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作者:瘂弦

  譁變的海舉起白旗

  茫茫的天邊線直立、倒垂

  風雨裏海鷗淒啼着

  掠過船首神像的盲睛

  (它們的翅膀是濕的,鹹的)


  暈眩藏於艙廳的食盤

  藏於菠蘿蜜和鱘魚

  藏於女性旅客褪色的口唇


  時間

  鐘擺。鞦韆

  木馬。搖籃

  時間


  腦漿的流動、顛倒

  攪動一些雙腳接觸泥土時代的殘憶

  殘憶,殘憶的流動和顛倒


  通風圓窗裏海的直徑傾斜着

  又是飲咖啡的時候了

作者簡介

瘂弦,中國台灣著名詩人,本名王慶麟,在舞台劇《孫中山傳》中飾演孫中山,海內外巡演70多場,紅極一時。[1]

瘂弦是台灣《創世紀》詩刊的三駕馬車之一,他以詩之開創和拓植知名,民謠寫實與心靈探索的風格體會,二十年來蔚為台灣現代詩大家,從之者既眾,影響最為深遠。[2]

瘂弦1932年出生於河南省南陽縣(今南陽市臥龍區)東莊的一個農民家庭。六歲入本地楊莊營小學,九歲入南陽私立南都中學,十六歲入豫衡聯合中學,1949年8月,在湖南參加了國民黨軍隊,並隨之去台。到台灣後進國民黨政工幹校的影劇系學習,1953年3月畢業後分配到國民黨海軍工作。1961年任晨光廣播電台台長。

1966年12月,以少校軍銜退伍。1969年任台灣「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1974年兼任華欣文化事業中心總編輯及《中華文藝》總編輯。1975年任幼獅文化公司期刊總編輯。1977年10月起擔任台灣《聯合報》副刊主編至今。其間曾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創作中心,併入威斯康辛大學學習。[3]

讀瘂弦的詩,最大的感觸就是,他的詩以質取勝,不追求創作數量。他的詩所寫的都是他的體驗和體會,誠如他自己所說,是內心深處的召喚和夢想,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是對於生命本質的體認,如果一時還沒有這種體認,他自甘於淡泊。[4]

瘂弦主要著作有:《瘂弦詩抄》、《深淵》、《鹽》等詩集。[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