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還鄉·第二卷 歸來 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還鄉·第二卷 歸來 三出自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還鄉》,小說主要描寫珠寶商人克林·姚伯同妻子游苔莎兩人之間不同理想的矛盾衝突。克林·姚伯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厭倦了大都市巴黎的奢華生活,毅然放棄而返鄉,立志獻身教育事業並愛上了一心追求城市生活的美麗姑娘游苔莎。他們都無法說服對方放棄理想,游苔莎實現不了藉助丈夫去巴黎的願望,同情人韋狄私奔,結果雙雙落水而死。克林失去了妻子,教育事業也得不到農民的支持,理想幻滅,最後當了傳教士。[1]

第二卷 歸來 三、片語雖細微大夢所由生

游苔莎剛好站在荒原的邊界以里,朝着姚伯太大的住宅那一方面眼巴巴地看去,但是那一方面卻聽不見有任何聲音,看不見有任何亮光,看不出有任何活動。那時候既然是黃昏料峭,那地方又昏暗荒僻,游苔莎就心裡戰-,遠客一定還沒來到;因此她在那兒流連了十來多分鐘的工夫,就轉身朝着家裡走去。

她回身走了還沒有多遠,就聽見前面有聲音,表示有人說着話兒,在她走的那一條小路上越來越近。待了不大的工夫,就看見他們的腦袋頂着天空出現。他們那時正慢慢地走來;雖然那時天色已經昏暗,不大能從形體方面看出他們的身分來,但是看他們走路的姿勢,就知道他們不是荒原上的工人。游苔莎稍稍往小路旁邊閃開一點,好把路讓給他們。他們是兩個女人,一個男人;而那兩個女人,由她們的語聲聽來,是姚伯太太和朵蓀。

他們打她身旁走過去了;他們正走到游苔莎跟前的時候,好像辨出了她在暗中的形體。一個男性的聲音說了聲「夜安!」傳到她的耳朵里。

她囁喘着回答了一聲,急忙和他們交臂而過,跟着又轉過身來。她一時之間,真不能相信,機緣會這樣湊巧,並沒用她費什麼事,她所觀察的那所房子的靈魂——引動她去觀察那所房子的人物,居然能在她面前出現。

她使勁睜着眼睛,想要看一看他們,但是卻看不見。不過她那種聚精會神的勁兒,卻叫她的耳朵變得好像不但有聽的能力,並且還有看的能力。在她現在這種情況之下,感官的能力能夠這樣擴大,是可以叫人相信的。那位聾博士奇頭①說過,由於他長久努力的結果,他的身體對於聲波感覺得非常靈敏,所以他用身體覺到的聲音和用耳朵聽到的一樣;他說這番話的時候,聚精會神的作用對於他,大概和它現在對於游苔莎,正發生了同樣的影響。

①聾博士奇頭(1804-1854):幼時耳朵摔聾,後致力學問,寫了許多關於宗教的書。此處所引,見於他一本自傳性的書,《失去的感官》。

那三個人說的話,她一字一字全聽得見。他們並沒談什麼秘密。他們只是一家人,形體多日隔離而心靈卻息息相通,現在又聚在一起,就很起勁地閒談起來。但是游苔莎所聽到的,卻不是他們說的話;過了幾分鐘以後,她對於他們所說的話,一點也記不起來了。她所聽到的,是在他們的談話之中僅僅占十分之一的那個應對的聲音——那個對她說「夜安」的聲音。有的時候,那個聲音答應「是」,有的時候它答應「不是」;又有的時候聽見它打聽荒原上的一個老人。有一次,只聽它說,四圍的山巒,都有和藹可親的面目;這一句話讓有游苔莎那樣見解的人聽來,吃了一驚。

他們三個人說話的聲音越去越遠了,後來慢慢低微,再就聽不見了。游苔莎當時所得到的,只這一點點東西,其它一切她全得不着。但是天地間卻沒有比這一點點東西能更叫人興奮的了。那天下午,她已經把從美麗的巴黎回來的那個人種種迷人的情況,琢磨了大半天了——她琢磨,他一定滿身都是巴黎的氣味,滿肚子都是巴黎的故事。而這個人曾對她說過「夜安」。

那三個人去了以後,那兩個女人喋喋不休的聲音也跟着去得無影無蹤了,但是那個男子的聲音,卻在游苔莎的腦子裡索回流連。姚伯太太的兒子——因為那個男人正是克林——說話的聲音,就聲音本身而論,真有叫人驚異的地方嗎?沒有,沒有什麼叫人驚異的地方;但是這個聲音卻能包羅一切,無所不有。感情方面的事情,在說那一聲「夜安」的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游苔莎的想象力就補充了所有的一切;但是卻有一個謎她猜不透。那一個人,既是會從這些棒莽叢雜的山上看到和藹可親的面目,那麼他的趣味會是怎麼一種樣子呢?

一個滿腔情緒的女人,遇到現在這樣的時節,就會有千頭萬緒的心思,一齊湧上了她的心頭;並且這些心思都在臉上表現出來;不過這種變化,雖然實際存在而卻非常細微。當時游苔莎的面目,就連續不斷、如合節奏地表現出來這種情緒。只見她的臉先一發紅;跟着想起這種想法太不顧羞臊了,臉又一搭拉;於是心裡又一高興,臉又一發熱;一熱之後,跟着又冷了下去。她臉上就是這種周而復始的循環表現,因為她心裡也就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循環想象。

游苔莎回到自己家裡了。她真高興了。她外祖正在火旁陶然獨樂,把泥炭上的灰刮去,使泥炭的紅火露出,因此慘紅的火焰,就把壁爐暖位映得通紅,好像煉爐的顏色。

「咱們為什麼從前和姚伯家老沒有過來往?」游苔莎走上前去,把她那雙柔嫩的小手兒伸到火旁烤着,問。「我很願意咱們從前跟他們有過來往。他們一家人好像都挺好。」

「我要是知道為什麼才怪哪,」老艦長說。「姚伯那老頭子,雖然像樹籬一樣地粗,我倒很喜歡他,不過我十二分相信,就是你有機會到他們家裡去,那你一定也不肯去。」

「為什麼我就該一定不肯哪?」

「像你這樣在城市裡住慣了的人,一定覺得他們的鄉下味兒太重。他們老在廚房裡閒坐,老喝蜜酒和接骨木酒,老在地上鋪沙子①保持清潔。這自然是很合理的過法兒,不過那怎麼能對你的脾胃哪?」

①地上鋪沙子:英國鄉間普通人家,室內無地毯,鋪沙子,以時更換。

「我想姚伯太太是一位上等婦人吧?她不是一個副牧師的女兒嗎?」

「不錯,是;不過她得跟她丈夫一樣地過法兒啊;我想,這時候,她一定也這樣過慣了。啊,我想起來啦,我有一次,不知道為什麼把她得罪啦,從那一次以後,可就再沒和她見面了。」

那天晚上,真是游苔莎的腦子裡多事的一夜,真是她幾乎老不能忘記的一夜。因為她作了一個夢;向來作夢的人,上自尼布甲尼撒①,下至司瓦莊的補鍋匠②,很少有作的夢比她這個更奇異的。這麼一個光怪陸離、興奮錯亂的夢,從前決沒有像在游苔莎這種地位上的女人曾經作過。那個夢,曲折迷離,仿佛克里特的迷宮③,閃爍變幻,好像燦爛的北極光,色彩繽紛,和六月里的花壇一樣,人物雜沓,和行加冕禮的禮堂一般。也許讓什希拉雜後④看起來,這個夢比平常的夢並不能算高出多少;也許讓一個剛從歐洲各國的宮廷回來的女人看起來,這個夢只能算多少有點兒趣味。但是在游苔莎那個地位上,那種生活里,這一個夢卻得算是盡了夢境迷離之能事的了。

①尼布甲尼撒:巴比倫國王,在位第二年,他作了個夢,夢見一個大象,這象甚高,極其光耀,形狀甚是可怕等等。見《;日約-但以理書)第二章第一節至四十九節。

②司瓦莊的補鍋匠:據英國一個傳說,十五世紀司瓦莊一個小商販夢見一個人告訴他,說他到倫敦去,准可以聽到好消息。其人去到倫敦橋,果有一人告訴他,說他夢見屬於司瓦莊一小商販的梨襯底下埋有財寶。商販回家。果於梨樹下發現財寶。司瓦莊為英國東部一市鎮。此處行業不符,或出誤記,或由與班揚相混。

③克里特的迷宮:克里特,島名,在地中海.古時為一國。迷宮相傳是狄萊勒司為克里特王買那司所修。錯綜迷離,曲折複雜,入其中者,即不得出。

④什希拉雜後:即《天方夜譚》假定的敘說者。

但是夢中幻境一幕一幕漸漸變換之中,卻有一幕,奢豪的光景比較稍差一點。在那一幕里,一片蹁躡飄舞、輝煌繽紛的前景後面,荒原隱隱出現。那時候,她正伴着一個銀盔銀甲的武士,合着迥非人世的樂聲跳舞。那個武士已經伴着她一同經歷過所有光怪陸離的變幻了,他頭盔上的護面卻老沒揭開過。跳舞那種錯綜曲折,叫人快樂得如登九天。軟語情話,絮絮地從輝煌的銀盔下面送到她的耳朵里;她覺得她就是樂園裡面的人物了。忽然之間,他們兩個轉出了跳舞的人群,鑽到了荒原上一個池塘里,後來不知怎麼又從地下鑽了出來,到了一個虹霓掩覆、五色燦爛的山坳。「一定要在這地方,」她身旁那武士說;她紅着臉抬頭看去的時候,只見他正在那兒要揭去頭盔,好和她接吻。恰巧在那個時候,轟然地響了一聲,跟着那個武士,就好像一副紙牌,散成了碎片。

游苔莎高聲喊:「可惜沒看見他的臉!」

游苔莎醒來了。轟然一響的,是樓下的百葉窗,女僕正把它開開,好放陽光進來;因為那時雖然嚴冬昏沉,日光暗淡,但是天色已經漸漸放亮了。「可惜沒看見他的臉!」游苔莎又說了一遍。「那個人一定是姚伯先生!」

游苔莎的頭腦多少清醒了一點兒的時候,她就看出來,這個夢境裡,有許多情況,全是自然而然由昨天白日的幻想生出來的。但是這種情況,並不足以叫那個夢減色,因為那個夢之所以有趣,就是由於它又供給了絕妙的薪柴,燃起了新的熱烈情感。那時的游苔莎,正在「有心」和「無意」之間那種起伏點上,正在所謂「逢其所好」那個階段上。在最強烈的愛情進行的過程中,都要出現這樣一個階段,而在這一個階段里,必然是最強烈的愛情掌握在最薄弱的意志手裡。

這位感情強烈的女人,如今竟有一半和影里情郎發生戀愛了。她的熱烈愛情里那種離奇詭譎的性質,在理智方面使她降低,在心靈方面使她提高。要是她的自制力再多少大一點兒,那她就能完全用理智硬把感情克制壓服,因而把它斬除乾淨。要是她的驕傲心再多少小一點兒,那她就會犧牲了一切女孩兒家的身分,去到布露恩,在姚伯住宅的前後左右,走來走去,一直等到看見姚伯為止。但是游苔莎對於這兩種事情,卻一樣也沒作。從她受那樣大的引誘那方面看來,她的行動,恐怕最可作榜樣的人也不過如此;她只在愛敦的山上,一天出來透兩三次空氣,老用眼四外-望。

頭一回她出來的時候,姚伯並沒往她散步的那一方面去。

第二回她又在外面遊蕩,不過這一回還是只有她一個人在那地方上出現。

她第三次出來的時候,正碰着迷霧沉沉;她只往四外看了一看,根本就沒抱多大的希望。因為就是姚伯出來了,並且走到離她二十碼以內的地方,她也不會看見他。

她第四次想要和他邂逅的時候,忽然大雨傾盆,她只得轉身回家。

第五次出來的時候是下午,天氣很清朗,她在外面流連的工夫也很久,一直走到布露恩所在的那個山谷的上首。她看見白色的籬柵,只隔有約莫半英里的遠近。但是姚伯卻沒有出現。這次她轉身回家的時候,差不多覺得灰心至極,同時對於自己這樣不能自持,也很覺得慚愧。她決定不再去尋這位巴黎歸客了。

但是如果天公是不故意捉弄人的,那它就什麼也不是了。游苔莎剛剛下了這種決心,機會就立刻來到,而這個機會,在有意去找的時候,卻「踏破鐵鞋無覓處」——[2]

作者簡介

托馬斯·哈代,英國詩人、小說家。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創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揚了維多利亞時代文學傳統;晚年以其出色的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