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迎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迎龍鎮位於重慶市南岸區東部,距區政府南坪14千米。轄迎龍鎮社區以及蹇家邊、北斗、雙谷、清油洞、武堂、苟家嘴、龍頂、石梯子、大坪、馬頸、四坪11個行政村。南泉至木洞等公路穿境而過,長江流經北部邊緣。

鄉鎮概況

企業以建材、建築、安裝、化工、飲食服務等業為主。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蠶繭、蘑菇、生豬等。

歷史沿革

1930年建迎龍鄉,1958年改公社,1982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5年由原巴縣(今巴南區)劃歸南岸區管轄。1997年,面積45.72平方千米,轄三灣、簡家邊、雙廟、馬頸、大平、接龍、四平、石岩、荀家嘴、八角山、武堂、北斗、衝口、通基坡、石梯子、龍頂、清油洞、雙谷、鵬雲19個行政村和迎龍正街1個居委會。

農業發展

定向種植無公害果蔬

據迎龍鎮黨委書記舒朝斌介紹,CSA即「社區支持農業」,由城市人群以預先支付的方式承擔風險,農業經營者或農民則需以生態有機農業方式,進行農業生產。在迎龍鎮,這一模式發展為「四季壟耕」項目。項目分為「北斗鋤禾開心農場」、「清谷問耕生態菜園」、「苟家結廬市民農園」、「龍頂摘香四季果林」四部分。

「北斗鋤禾」已吸引200餘戶城市居民家庭和16個單位認種生態蔬菜;「清谷問耕」吸引了區內外16家單位建立對口幫扶型蔬菜基地,發展規模達420畝。「苟家結廬」打造的市民農事體驗基地和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達50畝。全村有50個以上的家庭每年僅勞務收入每戶將增加12000元,加上土地租金收入及相關配套服務收入,每畝地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達到1萬元左右。

綠油油的農田上,分成若干個小分塊,由市民自由認養,認養的田地由農戶代為管理,上面種植着各種各樣的蔬菜。南岸區迎龍鎮通過發展CSA「社區支持農業」模式,該鎮開闢「四季壟耕」促增收,全鎮人均收入達到8004元,預計2019年,將突破萬元。[1]

相關視頻

迎龍小學宣傳片——一個和736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