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里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魯文·達里奧
圖片來源原圖鏈接
原文名 Rubén Darío
出生 1867年1月18日
尼加拉瓜梅塔帕鎮
逝世 1916年
國籍 尼加拉瓜
別名 菲力克斯•魯文•加西亞•薩米恩托
職業 現代作家
現代主義詩歌
知名作品 《藍》
《世俗的聖歌》
《生命與希望之歌》

魯文·達里奧(1867-1916),尼加拉瓜人,是拉丁美洲至今最負盛名的詩人,被稱為這塊大陸的詩聖。

簡介

尼加拉瓜現代作家,拉丁美洲現代主義詩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達里奧自幼聰穎,三歲學作詩,十一歲開始以多種筆名在報紙上發表詩作,被譽為"兒童詩人"。

作品風格

達里奧一生對詩歌進行了孜孜不倦的革新,他的作品形式新穎,韻律和諧,富有音樂性,優美、清新、感人,致力於描寫雅致的藝術珍品和異國的風貌,突出幻想的意境和悲觀的情調等。他追求"純粹的美",認為天鵝是美的象徵,因在作品中反覆描寫這一意象而[1]

拉丁美洲「詩聖」——魯文•達里奧

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的詩聖是杜甫,說到他老人家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很多老外如果不是學中文的,恐怕也未必知道其大名。同樣,當我第一次在西班牙原版教材的詩歌鑑賞裡面選了魯文•達里奧的詩歌,教材裡面也沒有做任何的介紹,心裡不免嘀咕,這誰啊?結果一搜索這才嚇了一跳,原來這人屬於西語世界裡面家喻戶曉的「詩聖」級的人物,所以人家書上覺得沒必要多介紹。於是開始對他的詩歌關注起來,找了一些來讀,慢慢知道了原來我所崇拜的南美大詩人如聶魯達等,都非常推崇魯文的詩歌,並且都深受其影響,都從他的作品中汲取過營養。而且拉丁美洲的詩人這一職業或者說稱號,也是從魯文開始——他是拉美第一位[2]

魯文•達里奧(Rubén Darío, 1867-1916),尼加拉瓜著名詩人,原名菲力克斯•魯文•加西亞•薩米恩托,1867年 1月18日生於尼加拉瓜的梅塔帕鎮。拉丁美洲現代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他是第一位對歐洲詩壇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拉丁美洲詩人,在拉丁美洲被尊為「詩聖」,代表作有《》、《世俗的聖歌》和《生命與希望之歌》等。1869年他隨家遷居洪都拉斯,曾僑居薩爾瓦多。家境貧困,自幼由姑母和叔父撫養,改姓達里奧。11歲時以布魯諾•埃爾蒂亞等筆名開始在報紙上發表詩作。1882年當他15歲時,應邀在國家議會上朗誦一百首十行詩,得到好評,他的詩作因此廣泛流傳。達里奧在創作風格上經歷過三個不同的階段:前期他是逃避現實的詩人,後期則轉變為「美洲的詩人」,他的轉變促進了新世界主義的興起——其初期作品帶有濃郁的異國情調,中期轉而追求「純粹的美」,詩集中充滿天鵝、孔雀和百合花,後期從《生命與希望之歌》開始,常以美洲的本土和土著民族為題材,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哥倫布》和《獻給阿根廷的歌》等。

達里奧的大部分作品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特徵,他敢於創新,盡力賦予詩句新的意境,豐富了單詞的含義,對西班牙語文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達里奧追求「純粹的美」,他認為天鵝是美的象徵,天鵝有象問號一樣彎曲的脖子,可藉以表達對人世的不信任。他初期的作品反覆描寫天鵝,被稱為「天鵝詩人」。[3][4]

文獻參考

  1. 被稱為"天鵝詩人"。
  2. 「職業詩人」!
  3. 孔雀與百合花也被他認為是美的象徵。
  4. 魯文•達里奧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