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川區大堰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達川區大堰鎮位於鐵山西麓,距達州主城28公里,東接復興、雙龍,北靠檬雙、米城,西連趙固,南鄰金檀,幅員面積49.03平方千米。根據四川省民政廳二○一七年行政區劃調整公告(15),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大堰鄉,設立大堰鎮,以原大堰鄉的行政區域為大堰鎮的行政區域。大堰鎮轄8個行政村1個街道社區居委會,92個農業合作社,9575人(2017),耕地面積8116畝,海拔300-850米,東北盡高山,西南多平壩,大堰河直貫全境,盛產水稻、小麥、高粱、油菜、紅薯等糧食作物,有無公害蔬菜3200畝,竹、木、煤、鐵資源極為豐富。[1]

中文名: 大堰鎮

外文名: Daya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達州市達川區

面 積: 49.03 km²

下轄地區: 大堰社區、王家壩村、雙井村等

政府駐地: 達川區大堰鎮政府街88號

電話區號: 0818

人口數量: 9575人(2017)

機 場: 達州河市機場、達州金埡機場

火車站: 達州火車站、達州南站

車牌代碼: 川S

方 言: 達州話

建制沿革

大堰鎮是大興場、堰壩場的合稱。大興場始建於清光緒17年,鋪面40餘間,取興國發達之意;堰壩場始建於清道光年間,鋪面50餘間,1940年兩場合併。1933年紅軍到此,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經過了大寨子、盧崗咀、馬鞍山多次戰役,打退了團練保丁的猖狂進攻,打跑了地主,救濟了窮人。翌年,紅軍此上抗日,接納了許多農民參軍,培養出龔惠德、蒲上武等英雄將領。新中國成立後人才輩出,在國家部委、省、市、縣工作的領導不勝枚舉。

經濟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現有王家壩、雙井、盧崗、地壩咀4個無公害蔬菜專業村,引進南充、河市等蔬菜業主15個,種植大戶11戶,種植面積3200畝,產品有日本甘南白菜等10餘處品種,可解決農民就業150餘人,共建大棚育苗10處,其種苗銷往全縣境內,產值達960萬元,約占全鄉耕地面積的30%,農業產值的48.7%,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公司+農戶、支部+協會的種養發展模式,建立了蔬菜協會5個,養殖協會7個,水果協會8個,在雙井、盧崗兩村種植日南柑桔1號300畝、冬棗200畝,提升了黑洞村、堰壩村稻田蘑菇、特色西瓜的知名度,重點培育了鐵山村的枇杷種植,培養了盧崗咀長防林1200畝,梨子溝梨園、王家壩的柑桔園,一到收穫季節,綠郁青蔥、果實纍纍。

畜牧業已有較大發展,建立以肉牛、山羊、生豬為主導產業的畜牧小區,已有百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6戶,養雞大戶5戶,養鴿大戶5戶,獺兔3戶,養牛業十分活躍,尤以鐵山、堰壩、金黃村養牛最多,牛販子引來外地客商絡繹不絕,活躍了山區經濟。

大堰水源條件好,農民多重視養魚業,每年投放魚苗10多萬尾,轄區內有大型養魚戶10戶,上檔次上規格的5戶,小型的養殖戶星羅棋布。林業生產是大堰的特產之一,沿境內15公里鐵山地段,森林茂密,松柏雜木應有盡有。

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改變了農村的面貌,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有年產6萬噸以上的友誼、五一等大型煤礦4個,洗煤廠1個,非煤礦山4個,木材加工廠1個,木器加工廠3個,可解決農民就業600餘人,還有榨油廠、酒廠、竹器、服裝、食品、修配等攤點已遍布市場和鄉村,尤以原煤、精煤為主,遠銷省內外。

教育事業

全鎮教育事業正迅猛發展,現有中心小學、育英學校兩所,設初級中學教學班17個,小學教學班24個,村小5所,普及率達95%以上,每年為上級學校輸送了大批人才。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已新建鎮衛生院1座,新建門診部5間,病房6間,醫生9人,藥店2個,隨時可以應診,方便了群眾就醫。同時建立了鎮文化站,成立了腰鼓隊,每逢節假日、老百姓的紅白喜事都請他們的慶賀,採取多種形式把科技文化知識送到千家萬戶,廣播電視站也利用光纖電視正在架設二級廣播,極大地滿足了全鎮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交通發展

大堰鎮交通發達,縣城至堡子、橋灣、檬雙的縣級公路交匯於此,班車暢通,村村通車,全鎮運輸車輛已達80餘輛,摩托車900餘輛,農民不再肩挑背磨。全鎮現有公路70.3公里,硬化村通公路28.27公里,便民路15公里,已實現了道路硬化村村通,更令山區人民歡騰。

城鎮建設

大堰鎮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已苦盡甘來,特別是雙井、盧崗村高規格的新農村建設,大力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和「氣、電、園、房」配套建設,突出城郊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開發,着重打造「生態大堰、文明大堰、旅遊大堰」,遊客來此以以品嘗到農家特色小吃,亦可到園林散步、枝下休閒、旱河垂釣,聽天籟鳥語、聞花香而悅、嘗金果而鮮,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無限魅力。

視頻

達川區大堰鎮中心校(提長學習勁頭)傳統文化進校園1-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