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隸屬於遼寧師範大學的省屬公辦學校,是遼寧省首批重點高中,也是遼寧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學校創建於1952年10月,始稱大連市第十初級中學,1955年12月,更名為大連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初級中學,1983年改為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60年,評為遼寧省首批重點高中,2003年,評為遼寧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占地面積4.5萬㎡,建築面積2.2萬㎡,綠化面積0.8萬多㎡,綠化率18%,共有教學班35個,在校生1345人,教職員工157人。

中文名: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外文名: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遼師附中 創辦時間:1952年[1]

類 別;公辦中學 主管部門:遼寧省教育廳 現任領導校長:張曉輝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任福田 校 訓: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地 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尖山街241號 主要獎項:遼寧省首批重點高中 遼寧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國家級重點課題實驗基地 國家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 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實習基地

目錄

歷史沿革

1952年10月20日建校,名大連市第十初級中學。

1955年12月,改稱大連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初級中學 。

1963年,改稱遼寧師範學院附中,被確定為遼寧省重點中學,1978年又被定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

1983年,改為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全國部分大學附中協作會成員校 。

2003年,被確定為遼寧省首批示範高中 。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近60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畢業生,其中有 14名省市高考狀元。2008年高考,大連市文科前五名獨占三名,其中鄭琬瑩、韓冰同學取得了大連市狀元、榜眼的優異成績。2009年,捷報頻傳:高考一本率提升了近8個百分點,大批學生進入國內外名校。

學科競賽

吳昊 2012年 數學 第53屆國際數學奧賽 金獎 邵和一 語文 全國作文大賽 特等獎 隋銘至 語文 全國作文大賽 一等獎 馬英橋 語文 全國作文大賽 一等獎

素質成績

[[[陳禹禾]] 國際發明展覽會 金獎 「公交車站自動提醒系統」

王殊琦 「2009年新動向中國體育品牌健康模特大賽」 冠軍和傳媒推薦獎

江亞羲 青春校園風采大賽 一等獎

何齊 全國蒲公英杯推新人大賽 一等獎

教師成績

截至2014年7月,語文組編寫《文言文重點難點》,《中學語文文言文一本通》《星海石》等多部著作。王緒東老師的《電場線》一課獲全國第七屆物理青年教師大賽一等獎,侯貴民老師獲第二屆全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大賽二等獎,黃靜老師參加中央電視台「我為教師打分」節目獲優秀教師獎化學組「。十五」期間承擔了國家級課題「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的整合」,完成了資源庫建設,並於2002年在「全國第三次教育論壇」上推出觀摩課《硫化工業》,突出信息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全組合著《試驗模塊》一書,於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教師有8人次在省市級公開課、說課、課件大賽中獲獎。共發表國家級論文、省級論文40餘篇。

所獲榮譽

國家級重點課題實驗基地 教育碩士實習基地 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實習基地

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省物理教學基地

北京師範大學教師培養實驗基地 省中小學大課間操活動示範單位 省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大連市信息技術示範校 遼寧省科研先進單位 國家培養體育後備人才試點校

大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基地 省綠色學校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4年7月,共有教學班35個,在校生1345名。學校占地面積4.5萬㎡,建築面積2.2萬㎡,綠化面積0.8萬多㎡,綠化率18%。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7月,該校共有教職員工157名,任課教師134人,其中高級職稱92人,占總數68.7 %,中級職稱34人,占總數25.4%;全體教師本科率達到100%,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學位57人,占總數42.5%,有特級教師等7人,省市級骨幹教師21人,國家、省市優秀教師15人。

特級教師

袁慶祝 徐彥彬 楊梅秀 梁志紅 徐彥彬 劉洪梅 于波

硬件設施

截至2014年7月,附中校園內整體建築由教學樓、綜合樓、實驗樓、辦公樓、體育館和室外體育場等幾部分組成,共有教職員工辦公室42間,有標準教室36間,學生自習閱覽室7間。另有合唱教室(音樂欣賞)、體操舞蹈室、美術室、計算機室(3間)、心理諮詢活動室、學生髮展指導中心等專用教室;有理化生常規實驗室和通用技術實驗室6個;有禮堂(700座位)、階梯教室(2間)、會議室(3間)、檔案室、校史館、網絡中心、多媒體錄播教室等教學輔助設施,以及機動輔助教室(12間) 。

知名校友

學校曾受到彭佩雲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王光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王文元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韓光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紀委書記、旅大市市長

盧鴻德原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韓樹英 原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

柳斌,著名教育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育部總督學

吳明熹,原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

伍紹祖,原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全國政協常委

顧明遠,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原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 等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先生曾為學校題寫校名,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於植元先生曾為附中題寫「自強不息」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遼師大附中五十年校慶發來賀信 。

現任領導

校長 張曉輝

黨總支書記 任福田

副校長 劉景雨徐雁倪俊峰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校徽:校徽 以「[][遼師大附中]]」的第一個拼音字母「L」作為創作基本形。由四個流暢的「L」環繞組合成一個橢圓形的「中」字,既表明了高級中學的性質,也寓示着這裡是教師工作的家園、學生成長的樂園,師生樂在其「中」。

外圍的兩個藍色「L」象徵校園置身於美麗而浪漫的大連星海灣的懷抱,在天高海闊的背景下,遼師大附中象一隻搏擊長空的海燕自由翱翔。

中間紅、黃兩個「L」 組成的橢圓形置於校徽中心象徵着朝氣蓬勃而茁壯成長的學生,象徵着學校以學生為本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辦學理念。

紅、黃、藍三原色的組合演繹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採用動感十足的四「L」,圍合成一個環行跑道,孕育希望,放飛理想,由窄而寬、由內而外象徵着未來寬廣之路及無限的發展空間。

社團文化

2015年12月3日,遼師大附中2016年元旦聯歡會在學校四樓禮堂如約舉行。在張曉輝校長向全校師生送出真摯的新年祝福,表達2016年的美好期望後,演出正式開始。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各類學生社團20個。

社團列表

動漫社 聽海社 廣播站 創新社

攝影社 模聯社 軍事愛好者社團 星海石社

好聲音社團 足球社 羽毛球社 商賽社

書法社 奕林棋社 英語社 鋼琴社

美工社 微電影社 創新社 抑揚頓挫社團

視頻

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2018屆給學弟學妹的高考加油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