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上京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東南郊,林東鎮東南,是中國古代契丹政權遼王朝開國皇都上京的遺址。上京是契丹建國之初設立的都城,為遼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遼上京作為遼之都城歷經200餘年,至元代遼上京逐漸廢棄,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較長的草原都城之一,遺存有皇城殘牆、雕花柱礎及大量珍貴的文物。[1]
遼上京遺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2部分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皇城為宮殿衙署所在,為皇親國戚達官貴族住地;漢城是漢及其他少數民族集居區,作坊遍布。遼上京在遼國軍事、政治和經濟上占有重要地位 1961年3月4日,遼上京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南吳天祐十五年(918年),上京始建。
遼天慶十年(1120年),上京被金人攻陷。
元初,上京廢棄。 1962年,內蒙古文物考古隊對遼上京遺址進行了勘探試掘。
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進行首次系統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多平方米。
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進行發掘,該次發掘榮獲了2012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宮城南門大街進行了發掘。
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遺址皇城和宮城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 。
2016年6月—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二工作隊和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遼上京宮城南門遺址、2號院南廊廡遺址、皇城東門內大街遺址等進行了考古發掘或試掘。
研究價值
學術價值
宮城南門遺址是遼上京遺址已發掘門址中保存較好的門址,是遼代考古的重要發現。通過考古發掘,了解到遼上京宮城南門的建築規模和形制結構。通過目標明確的關鍵部位解剖,確認了宮城南門的營造次第、做法和時代,掌握了南門墩台和樓櫓從無到有,墩台邊壁做法從抹黃泥、到抹白灰皮再到包砌磚石的沿用與改建情況,了解了門樓永定柱的基礎做法。
這為研究遼上京城址的形制布局和年代沿革,研究遼代城門建築技術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在宮城南門門道將軍石外的始建路面下發現動物埋藏坑,其內安置2犬2羊頭,應與城門始建時的儀式活動相關。在遼代城門遺址發現這樣的遺蹟現象,是重要考古發現。通過考古鑽探和試掘,確認遼上京宮城內第二進東向院落遺址的存在及其位置。遼上京遺址的一組東向建築為研究遼上京都城布局提供新的實物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
儒家文化
遼上京先建孔廟,體現出尊孔崇儒的思想。契丹族具有較強的文化包容性,遼上京城內建有孔廟、佛寺、道觀,各種文化在此交融,其中孔廟是最早興建的,在建都之初便興建孔廟,體現出對儒家文化的尊崇。
遺址特點
規模布局
遼上京遺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2部分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遼上京遺址的中軸線呈東西走向,體現出以東為尊。遼上京皇城內依東向軸線對稱分布的主要建築包括:皇城東門、宮城東門、1號院廊廡及其大殿和2號院廊廡等一組東向的大型建築院落及貫穿其間的東西向道路遺址,呈東西向軸線布局。遼上京皇城東門至宮城東門之間的道路在遼代時的寬度不窄於40米,貫穿宮城南門的南北向街道在遼代寬度約為20米。遼上京皇城和宮城西門均為單門道,而皇城和宮城東門均為一門三道,可見東門等級更高。遼上京城內建有孔廟、佛寺、道觀等。
城牆城門
皇城城牆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宮城位於皇城的中部偏東。皇城東門門道為一門三道格局,中門道破壞嚴重,兩側門道保存較好,尚存門道基礎及大量火燒倒塌的磚木構件。而皇城西門、北門均為單門道格局;宮城東門為面闊5間的殿堂式門址,宮城南門、西門均為單門道過洞式門址。雖然宮城南門、西門在遼代曾增設墩台門樓,城門建築的形制結構有所變化,但是單門道的格局在遼代始終沒有改變。
遼上京宮城南門位於宮城南牆中部略偏西,宮城南門大街(1號街道)貫穿其中,宮城南門遺址由東、西兩側的墩台、中間的單門道和登臨墩台的內側(北側)馬道3部分組成,夯土墩台保存較好,其中已揭露的西墩台南北長11.8米,東西寬6.7米,殘高2.1米—3.3米,墩台各面邊壁包磚,僅存底部幾層;包磚底部包邊條石基礎保存較好。東、西夯土墩台中間設單門道,門道寬約7.8米。原位保存有將軍石、石門限和門砧石等設施。
石門限被居中的將軍石分隔為東、西2段,其中東段石門限上存有2道較深的溝槽,與門道內路土上的車轍痕跡相連。門道兩側的城門基礎作法為,石柱礎上鋪木地栿、上立排叉柱。石柱礎每側6個,即城門門道進深5間。門道內發現多層路面的使用痕跡。在門道中央將軍石南側,發現一打破始建路面的埋藏坑。坑內發現2副基本完整的狗骨架和2件羊頭骨。二犬側臥,頭部做交首狀,身體沿坑邊呈半蜷曲狀,將2個羊頭圍合在中央。
馬道緊貼城牆北側而建,東西長約10、南北寬約1.2米—1.5米、殘高1.2米。馬道外側邊壁包磚,存底部包石和包磚,和墩台邊壁做法相同。根據夯土遺蹟和門道內外倒塌的磚瓦堆積,可知城門之上建有木構門樓建築。在西墩台殘存的夯土檯面上發現一列進深方向的柱洞,現共存3個。其中,南、北兩側的柱洞底部都有柱礎石,柱礎石底面約與墩台夯土地面相平。
此二柱礎之間還尚存一個較淺的柱洞,無柱礎石。根據柱洞間距和墩台夯土的破壞程度判斷,原應共有4個柱洞,即墩台上的木構門樓建築或其平坐採用永定柱做法,可能為進深三開間的柱網布局。
宮城南門在遼代可大體分為4次營建。始建時未見突出於城牆的墩台,僅在宮城南牆上設一豁口,門道兩側靠近城牆壁面處各發現一打破始建路面的柱洞。第2次營建開始在門道兩側的城牆內外擴建夯土墩台,墩台四壁外抹黃泥。緊貼城牆內側設有馬道登臨墩台。門道內開始使用石柱礎、木地栿和排叉柱的基礎做法。第3次、第4次營建是不同時期的修建,做法均是對舊有的夯土墩台進行削減修整,區別是第3次營建墩台各面邊壁塗抹白灰皮,而第4次營建墩台各面邊壁以條石為基礎包磚,同時馬道邊壁亦做包磚。
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宮城南門第1次營建的時代應在遼代早期;第2次增設墩台和木構門樓,與《遼史》所載城門「有樓櫓」相符,可能與《遼史·地理志》所載遼太宗「辟承天門」有關。遼上京的宮城南門及宮城牆在金代完全被小房址所疊壓,宮城格局已徹底廢棄,僅南門大街(一號街道)繼續沿用。
遺址分布
遼上京宮城2號院遺址居於皇城東門、宮城東門、宮城1號院的中軸線上,位於宮城1號院遺址西側(後側)。2號院遺址沿中軸線對稱分布,院落東部格局清晰,而院落西部保存較差、形制不明。院落南廊廡遺址為夯土建築,夯土台基東西進深約12.2米。進深方向發現一排4個磉墩,為三開間。當心間寬約4.8米,兩次間寬約2.4米。與1號院四周廊廡的建築形制一致。
皇城東門內大街遺址位於遼上京皇城東門和宮城東門之間。該街道遺址存3次主要營建。最早的路面營建(編號L3)是在生土之上,局部用灰褐色碎砂石土做墊土,路面殘寬43.5米,厚約0.05米。南部有一條淺路溝。第2次營建(編號L2)路面大部分沿用L3的路面,局部墊土,形成新路面,含較多石子等。路面發現9條車轍。路面殘寬約40米。第3次營建(編號L1)路面沿用L2或L3的路面,局部修整形成灰褐色砂石路面。含較多石子、較少的獸骨等。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等推定,L3應與宮城東門大體同時始建,為遼代早期開始使用;L2和L1沿用並修補。L1的下限至少可到金代晚期。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遼上京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遼上京遺址被列為中國西部大開發文物重點保護項目。
2002年,內蒙古人民政府頒布《遼上京保護規則》。
2003年,遼上京博物館開工建設。
2018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關於對遼上京遺址西城牆外環境整治工程設計方案的請示》(內文物字(2018)12號)獲得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在遼上京遺址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西城牆外環境整治項目。
文物遺存
遼上京遺址出土的遼代遺物以瓦當、筒瓦、板瓦、溝紋磚等建築構件為主;金代遺物有布鞋、陶器、瓷器、銅鐵器、銅錢和磚瓦建築構件等。遼上京漢城出土一窖銅錢,有6萬多枚,以唐宋錢幣為主,其中有遼錢9種11枚,在皇城東南部出土1尊石雕觀音像。皇城西南角的西山坡建築遺址群發掘清理出保存較為完好的鋪地磚、石柱礎,以及數十根奇特的長條石等,出土了近萬枚銅錢,以及諸多泥塑人面像、經幢座等與佛教有關的遺物,其中有1個保存較好的石經幢座和半塊仰蓮雕花石座。石經幢底座呈八邊形,四角有4個獸頭。
歷史文化
「上京,太祖創業之地。」《遼史·地理志一·上京道》中這樣寫道。遼上京(遼上京遺址),中國北方第一座草原都城,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東南。上京在遼代貴為五都之首,在金代繼續沿用。後來,金人敵不過元軍的金戈鐵馬,上京失守漸遭廢棄。
儘管遼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南北朝」,但《遼史》能夠留給後人作參考的文獻資料並不多。在《遼史·地理志一·上京道》中寫道:「遼上京分南北二城。北為皇城,南為漢城。……城高二丈,不設敵樓,幅員二十七里。……其北謂之皇城,高三丈,有樓櫓。」而其中,提及上京皇城中的「大內」,即對宮城的描述,僅寥寥數語:「……中有大內。內南門曰承天,有樓閣;東曰東華,西曰西華。此通內出入之所。」
遼上京遺址有個2米來高的大土包,頂面是對角直徑40多米的平地,為日月宮。「日月宮」一詞,最早出現在《遼史·太宗本紀》中:「遼天顯五年,八月丁酉,以大聖皇帝、皇后宴寢之所號日月宮,因建《日月碑》。丙午,如九層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