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邊際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邊際主義是一個專用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在經濟學中,邊際主義指由邊際效用和邊際成本發展而來的經濟學理論。邊際效用理論是在1870年左右,是由英格蘭的威廉姆·斯坦利·傑文斯、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和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他們最終使邊際主義廣泛流傳,但是赫爾曼·海因里希·戈森(HH Gossen)早就指出了交換價值和邊際效用之間的關係。經濟學思想的這次變革被稱作新古典主義革命或邊際革命。

邊際主義的指出了在決策中最重要是邊際,即最後一單位的消費品或是產品。例如,有一輛車可以方便出行,假如它要維修或作為備用車,第二輛車也相當有用,但不如第一輛車有用,第三輛車就更加不如前面的兩輛車了。給定汽車的價格,沒有人會相信會有人去購買三輛車,因為第三輛車的收益可能低於其價格。

價值理論

鑽石與水悖論

鑽石與水悖論指的是這樣的事實:水對人的生命很重要,可是水的價格相對來說就很低。鑽石對於人的生存是在沒有什麼意義,可是價格卻很高。著名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他的劃時代的著作《國富論》里提到了這個悖論。

生產成本

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都建立了生產成本的理論。斯密認為產品的經濟價值取決於投入的人工,所以他對鑽石昂貴的解釋是,生產鑽石需要很多勞動力去發現和開採(參看:勞動價值說)。在均衡狀態下,價格反映了每單位產品的成本,而且各個部門的收益率一致。一些經濟學家至今堅信這個結論,特別是古典經濟學家。

邊際主義的起源來自於李嘉圖的地租理論,他認為土地的價格取決於生產力最低的耕地--邊際土地的價格,所以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對於農作物的需求增加,則土地價格也會上升,因為農民會開闢低生產力的土地。

主觀價值

安·羅伯特·亞克·杜爾哥成功地解決了鑽石和水悖論。他注意到價格是主觀的--是位於個人心目中的東西,也就是說,事物沒有固有價值,價值來自於人們的需求:「不同事物的估價隨着人們的需求而變化。」水的數量很多,人們更看重鑽石;當有人在沙漠中進退不得時,水的價值就超過鑽石了。

承認主觀價值理論的幾個經濟學家(包括現代主流經濟學家)認為這個解釋反駁了固有價值理論,例如作為馬克思主義基石的勞動價值論。行為經濟學理論明確地對個人評價產品和成果的主觀過程進行研究和建模。

奧地利學派的卡爾·門格爾和奧伊根·馮·龐巴維克將主觀價值理論發展為邊際主義理論。

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或者邊際收益,指的是消費者從一單位新增商品或服務中得到的效用(滿意度或收益)。這個概念是從19世紀的經濟學家們解決價格的基本經濟意義發展而來。奧地利學派的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定義了這個術語。

奧地利經濟學家奧爾根·馮·龐巴維克對於邊際價值理論給了一個很精彩的描述,經常被經濟學教科書所引用,簡單地翻譯為:

一個農民開拓者擁有五大袋的穀物,不能賣掉,也買不來更多。他有五個可能的用途:做主食,長力氣,餵養小雞來改善伙食,釀造威士忌和餵養鸚鵡娛樂。然而他丟了一袋穀物,他不會減少每一個用途的量,而是讓鸚鵡少吃點,因為它相比其他的用途帶來的效用小,換句話說,這就是邊際。正是基於邊際,人們做出經濟決策,而不是其他的什麼美妙東西。

邊際效用遞減指每一新增的貨物的邊際效用要低於前一個的。例如每一塊新增麵包的效用給擁有很少麵包的人來說很大,當他擁有的麵包很多時,效用就小了。

邊際效用遞減是經濟學中的基本假設,但並不總是要這麼假設,這取決於無差異曲線的凸度。

邊際主義與經濟學思想

新古典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從無差異曲線推出需求曲線,其中一個假設就是邊際效用遞減。儘管產品要素的稀缺性被認為相當重要,但是更為關鍵的是個體的需求和他們從得到商品的邊際收益。

奧地利學派

奧地利學派完全接受了邊際主義,同價值的要素投入理論完全決裂。他們把邊際效用理論作為出發點,例如,勞動力的供給反映了閒暇的主觀邊際效用(還有勞動的邊際效用)。

奧地利學派建立了邊際效用定律,而那時的心理學家對韋伯-費希納定律很感興趣,該定律是說,刺激是等比級數時,感覺的強度才能達到等差級數。比如,在一個安靜的氛圍中,人類可以注意到噪音的一個很小的變化,而當噪音非常大的時候,比較大的變化才能使人有所察覺。

馮·維塞爾的開創性著作《自然價值》出版於1889年。1890年,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姆斯·詹姆斯寫出了他的《心理學原理》,應用了韋伯·費希納定律,而該定律從維塞爾的思想中受到不少啟發。詹姆斯把該定律看作是神經機器的一個簡單概括。

「如果由神經元引發的感覺(比如重量,視覺,聲覺等)需要的刺激要不斷加大的話,我們的感覺相比刺激的增加會逐漸地不敏感,」他寫道,「後來的刺激要不斷加大,而引發的感覺卻不斷減少。」

不論神經學原理,邊際效用遞減導致人們不會希望某一種東西有很多,而是希望兩者都有適量的。完美替代的情況下,這個結論就不適合,因為兩種商品完全一樣,而在完全補充的情況下最為適用。

馬克思主義

卡爾·馬克思逝世後,邊際主義成為普遍的經濟價值解釋理論,而新古典經濟學取代了政治經濟學。他的理論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說,將效用和使用價值區別開來。

一些經濟學家深受馬克思思想的影響,比如奧斯卡·蘭格,W.布魯斯和米歇爾·卡萊茨基,他們試圖將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的洞見和新古典經濟學結合起來。這麼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馬克思缺乏成熟的價格理論,而新古典經濟學缺乏對社會活動的社會框架理論。

馬克思主義者批評資本主義的「商品崇拜」和「競爭引發的幻想」,說資本家占有工人階級並剝削他們。在馬克思的理論中,個人的經濟視角和決策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理解整個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全貌是更有必要的(《資本論》第一卷),這樣才能去理解個人的覺悟和行為(《資本論》第三卷)。一些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邊際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沒有衝突:可以在理解了資本家剝削勞工的大背景下,使用供給和需求的邊際主義理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