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 - 莎士比亞創作戲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白林 - 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辛白林》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首次出版於1623年。

劇中主要講的是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

最後,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的幫助下戰勝了羅馬入侵者。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

全劇情節眾多,交錯發展,寬恕與和解是全劇的主題。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辛白林

外文名稱; Cymbeline

文學體裁; 戲劇(五幕)

作者= 威廉·莎士比亞

首版時間= 1623年

字數= 約60000

目錄

1內容簡介

2創作背景

3人物介紹

4作品鑑賞

5作品評價

6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奧古斯都·凱撒執掌羅馬皇位期間,不列顛國王辛白林有一個女兒和兩個從小就被偷走的兒子。國王的第二位妻子,如今的王后有一個兒子,名克洛頓,辛白林原打算將女兒伊摩琴許配給他;但是她已與一位平民波塞摩斯·萊奧那圖斯私結連理。

辛白林將波塞摩斯放逐到羅馬,在那裡他遇到了亞基莫。亞基莫打賭說自己可以勾引伊摩琴。他趕往不列顛,發現伊摩琴忠貞難犯,於是密藏在她的臥室中,得到了種種證據,讓波塞摩斯不得不相信亞基莫贏得了賭注。波塞摩斯命令其僕人皮薩尼奧在米爾福德港殺死伊摩琴。皮薩尼奧沒有照做,反而勸她女扮男裝,化名為菲代爾。在威爾士境內,伊摩琴遇到了自己的兩個哥哥,他們是二十年前被遭到放逐的大臣貝拉律斯從王宮裡偷出來的。克洛頓穿上波塞摩斯的衣服,追逐伊摩琴到威爾士,一心要姦污她,並要殺死波塞摩斯。結果,他反而被伊摩琴的大哥砍頭殺死。而伊摩琴吃下一劑迷睡藥之後,被誤以為已經喪命。二人葬於一處。

伊摩琴(菲代爾)甦醒後,加入進犯不列顛的羅馬軍隊,這次進犯的直接起因在於辛白林拒絕向羅馬進貢。波塞摩斯和兩位王子表現神勇,戰功卓著,擊退了羅馬軍隊。最後一場,謎團一一解開,個人恩怨得到化解,國家間也恢復了和平。

創作背景

《辛白林》約寫於1608-1610年間,收在1623年刊行的第一對開本中。辛白林歷史上實有其人,是公元初期一位凱爾特部落首領;劇中的辛白林與史實有較大的出入,莎士比亞主要依據的是霍林雪德所著的《編年史》(1587)。他還可能參照過托馬斯·勃倫納勒塞特所著的《權貴者的鏡子》(1578)和約翰·希金斯所著的《權貴者的鏡子》。

對於《辛白林》的故事來源,莎學家眾說紛紜。

從劇中的主線和副線故事中都可以看出16世紀出版的英國編年史和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談》的影響。

有的評論家因發現該劇與同代劇作家弗萊徹的《菲拉斯特》有相似之處,而對《辛白林》是否出自莎士比亞之手提出了質疑。應該承認,莎士比亞的悲喜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鮑蒙特和弗萊徹的影響,但《辛白林》是在他開始與弗萊徹合作之前獨立完成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