蹣跚走過(小豬她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蹣跚走過》是中國當代作家小豬她爸的散文。
作品欣賞
蹣跚走過
蹣跚一詞,可以解釋為: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的樣子;行步緩慢,往來徘徊的樣子。唐朝皮日休詩云:「天鈞鳴響亮,天祿行蹣跚」,陸游則詩云:「客散茅檐寂,蹣跚自閉門」。
詩人筆下的蹣跚,自有詩韻雅趣。從樸實的現實生活看,又是另一番情形。蹣跚者大概有三。一是幼兒,咿呀學語,蹣跚學步。二是老人,耄耋之年,步履蹣跚。三是病人,不幸染疾,走路蹣跚。
我喜歡幼兒的蹣跚。一個小胖小子,或者小胖丫頭,邁着小短腿,搖搖晃晃向你走來。一段小碎步,踉蹌一下,不等伸手去扶,竟然像不倒翁一樣,一個後仰又站住了。這個過程極富戲劇性,充滿喜感,比起半大小子、黃毛丫頭猴子般躥出去,耐看多了。
看幼兒蹣跚,很容易想起我亦蹣跚。過去蹣跚,現在仍然蹣跚;不是老人,不是病人,而是幼兒般蹣跚;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蹣跚,而是為文之路上的蹣跚。
小兒學步,每一步都是重複,每一步都有意義。從不會邁步,到開始起步,再到蹣跚走着,這是量的積累和轉化。我的蹣跚之路,起步於辦黑板報、刻蠟板、編小報,這樣簡簡單單的小步。
關於黑板報的起源和歷史,似乎無法考證。反正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參加工作時,企業車間裡還盛行辦黑板報。記得我剛當選團總支書記不久,車間黨支部書記給了我一把三角尺,兩盒粉筆,一盒白色的,一盒彩色的,然後指着挺大一塊黑板說:「以後,你來負責辦黑板報。」二話不說,走馬上任,着手辦黑板報。
好在中學時當過語文課代表,有一定的作文基礎,寫稿不愁。車間裡有位姓石的師傅,擅長美術繪畫,字也寫得好。平時趁石師傅工作不忙時,向他請教排版、美化欄目等問題。就這樣,黑板報一期又一期地出刊,越辦越好。我的第一篇消息簡訊,第一篇言論時評,都是在這塊黑板上發表的。雖然沒有一分錢稿酬,卻彌足珍貴,它是我為文之路蹣跚邁出的第一步。
後來,調到企業團委,負責宣傳工作。我又忙乎着學習刻蠟板,辦團訊。一張蠟紙平鋪在一塊鋼板,用一支鐵筆在蠟紙一筆一划書寫,筆尖劃破蠟面,文字便刻在蠟紙上。然後,把刻好的蠟紙貼到油印機上,用蘸了油墨的滾子均勻滾一下,一張小報就印好了。別小看辦小報,一張紙上,文字量有限,又要儘可能多地反映工作,很是考量對文字的概括和提煉能力。
考上公務員,剛到機關工作,接受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編會議簡報。這個時候,早就告別了蠟紙、油墨,主要精力在編寫上。我問了下處長,一期簡報總的文字量是多少。之後,按照總文字量的要求,大筆一揮,這篇砍去一半,這兩篇合併為一個主題……第一期簡報很快呈送處長,他審閱後,沒說話,抬頭看看我,便在簡報上簽字印發。
幾年後,我的文字綜合能力得到機關上下的認可。一次,平時不喜歡錶揚人的處長,酒後吐「真言」:「這小子,當初我瞧他編簡報的利索勁,就知道會是把好手。」我客氣着、謙虛着,心裡卻想,我刻過蠟板、辦過小報,我怕什麼?
一些年輕人,到機關工作後,總覺得做些瑣碎的事情,得不到鍛煉。他們盼望着到大江大海中歷練,恨不能經歷烈火炙烤,好像這樣成長會更快。其實,在飛起來之前,首先要學會走,而這一步註定是蹣跚的。
著作等身的藝術家、文學家,大師級的人物,他們步履堅定。近日,為寫一篇關於鳳凰古城的散文,重讀沈從文大師的小說。再度為大師筆力折服,欽佩其作品揭示人性和人生的豐富性、深刻性,恰如巴金讚揚其「獨特的風格」「很高的才華」和「金子般的心」。我堅信,沈從文、巴金這樣的大師,亦曾蹣跚過,只是走的多,歷練的多,才擺脫蹣跚,才走得如此堅定。
相比之下,我們這些草根寫手,在為文的路上,始終蹣跚着。有時洋洋灑灑上萬字,有時半天敲不上兩行字,有時偶得佳作,更多時寫出的文字,自己看着都難受。
我們就是這樣,一路蹣跚走來,還將一路蹣跚走下去。來去的之間並不是匆匆,而是不斷地充實,學着,嘗試着,練習着,盡力少一些搖搖擺擺,努力走得堅定一些。
作者簡介
小豬她爸,退休公務員,喜歡文字寫作。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