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踏春(王必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踏春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踏春》中國當代作家王必東的散文。

作品欣賞

踏春

大年初一,窗外不停歇的鞭炮聲使我的心情似乎真的辭舊迎新了。吃過元宵,坐在窗前的我泡了一壺碧螺春,吸咗品賞間腦海蕩漾起家鄉舊時場景。

下午我在電腦上敲了一篇《狗年說狗》的散文,發出後就重新睡在被窩裡,觀賞起回放的春節聯歡晚會。這樣的日子漫漫兮循環往復,直到昨天,也就是農曆大年十二,得到編輯部發來刊登文章的訊息,才感覺時間過得真快,一年首個十天就這麼給我蹉跎掉了。

今天起了個早,打點行囊準備與幾個好友相約郊外,來個踏春一游。

一路上,踏春者絡繹不絕,三五一簇,嬉笑譁然,與四周的綠樹紅花,艷陽薰風,承托出一派南國早春盎然韻濃的景色。我們喜靜,目的所在是遠離市井的深山曠野。隨着車輛的馬達聲,於是乎漸漸進入人跡罕至之處了。

一下車,我被眼前近乎原始叢林的氣息吸引住了:山溝里颯出濕漉漉的清新晨風,頓覺得身心洗滌,脫胎換骨。這真是:山泉潺潺笑,暖風細細吹。艾草鴨絨暖,鶯歌恰恰啼。好一派春色難拘,詩意乾坤。眼前的景致不禁使我忘卻城市喧囂,商場刀戈,只想立於陡石峭壁大聲呼喊,一舒我鬱悶壓抑的胸懷。也想張臂攀援藤蘿攬住青山,一泄我先前的抱負難展之窘態。更想閉目倚靠古樹,冷靜沉思,褪掉我那可憐的鴻鵠高志燕雀無奈。學一下辛棄疾挑燈看劍,太白瀟灑醉臥松澗照!

眼前的景色已然不近俗情,蠻荒夾雜着世外高遠。我們一路走來,由近及遠,由動及靜,耳聽啾啾鳥鳴,泉水叮咚,滿目喬松蟒灌剛勁挑雲,尺蘭丈藤輕柔嫵媚,鼻翼忽閃着早春萌動,眉宇夾雜着原野氣息。這種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覺是洗刷靈魂的一劑藥方。市井之中的春色固然妖媚,所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那是絕佳的婉轉美。記得黃魯直的《行邁雜篇六首》里的幾句詩:白白紅紅相間開,三三五五踏青來。 戲隨胡蝶不知遠,驚見行人笑卻回。字裡行間不僅道出踏青遊春時迎風追蝶的幻境,卻也道出人性之善美求真。兩種美質,與我來有不同的感覺,究其緣由,就是近二十年的商戰滾打里,一切都在打翻舊的世界,正所謂讓我歡喜讓我憂,這個世界上,可愛的是人,可恨的也是人,我忽然覺得三界外的美好。

同來的還有幾個幼童,他們在草地上追打翻滾,無邪嬉戲,這讓我的思想又被拉入塵世里。如今的孩子生活上的浩瀚配置,用幸福表達簡直萬不達一。由此想到我的先前,又想到我的父輩,不由得使我想到了人世間瞬息變化以及變化無常。君不看這遠近的山山水水,見證了多少人世更替,多少人兒啊,就如這山澗里的流水,一去再也不復返。

歷史上的北宋皇帝徽宗趙佶,書畫堪稱大家,前半生雍容之極,後半生卻是一場悲哀浩劫。得意時常雅趣吟詩作畫,也時常踏春唱風流,有詩為證:三月風光觸處奇,禁宮通夜足娛嬉。踏青鬥草皆餘事,閒集朋儕靜奕棋。看詩里美輪美奐,豈知古來常有福禍相依之規律,他的餘生就遭遇燃火鳴悲,一朝喪國被俘,可憐那個萬金身體被熬成燈油,好一場悲哀。趙佶被俘北國時曾作了一首《在北題壁》詩:「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詩里行間,足可見其慘之極也,無獨有偶,其後世子孫宋理宗更加可憐,骷髏頭被金人鑲金嵌玉做成酒器,嗚呼我不知所言了。蘇軾對於人生觀點也曾有一句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道得就十分明白了。

想到此處,我不由得回觀眼前:遠澈迴旋的溪水咚咚淙淙,經眼處,綠意盎然,渾然一體。遠處的山鬱鬱蔥蔥,連綿起伏,再遠處,雲靄繚繞,夕陽西掛。這些的確是美,然同樣的景致用不同的心態來看,似乎如變色眼鏡看物,變了顏色了。

回來的路上,我悟出一個道理,這是從古到今都不會變的道理,人人都有衰老過程,能在有生之年悟懂這個道理,實在是難,所以百樣人有百樣的人生。

一切虛偽的假面具都要不得,就如眼前的景致,沒有人工修葺,一切渾然天成,這就是原生態,這就是自然美,粗狂,雄渾,描畫出真正屬於自己自尊的美。人工園林固然很美,然它不是照着事物自身的自然規律發展的,它是要辛苦的改變自己,改變外表形狀,改變品質特徵,改變……總之順着人類的需要來改變,最後變得自己都不認得自己了。這樣的迎合性的美固然博得頭彩,也紛繁美麗了很多,然這樣的美豈不知道已經不是屬於你自己的美了。這種美與人類來說,美的無可厚非,但是對於物種本身,誰能說不是折磨和苦痛呢?

今年是狗年,用干支表來算是戊戌年,歷史上有個戊戌變法,他們要求變得就是改良舊制,是民族性的改良,統治者欣賞,也贊成,變法會讓大中國變好,但是也會使滿清統治者不好過,所以六君子就掉了腦袋。這是大家不想看到的,也是醒世的教本。歷史上還有個戊戌年,那就是新中國的一九五八年,這一年國家政策走了偏差,幾年後國家就改正了浮誇之風,民生得到了改善,可以看到,有錯必糾的好處。

踏春本來是很愜意的事情,到了我這,因為思想作怪,於是就諏扯不一,言者無心,聽者莫怪,不知所言,就此罷筆! [1]

作者簡介

王必東,筆名墨池留痕,江蘇東海人,連雲港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