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路陽華 白露為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白露為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白露為霜》中國當代作家路陽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白露為霜

二十四節氣中的名字,我最喜歡的就是白露了。它帶着一身的清涼來到人間,如一個淡泊的男子,冷傲,卻又不失溫潤。而中秋總是和白露如影隨形,就像一對行走在路上的夫妻,一前一後,從不靠近,卻又終身相依。

「露從今夜白」。白露,帶着對中秋的相思和禪意來到人間。你看那蒹葭蒼蒼中,這位痴情的男子,站在曠達靜謐的原野,站在蕭瑟潮濕的河岸,整夜整夜地望眼欲穿,整日整日地翹首企盼。或許,它是后羿,在等待他心愛的嫦娥;或許,它是玄宗,等待着再游月宮,品那「此曲只應天上有」的霓裳羽衣曲。

等待的過程中,白露,是珠圓玉潤,清新透亮的。他固執而痴情,思念的眼淚化為清涼的露水,滋潤了秋草,浸潤了田野,催熟了果蔬,讓人們在那潮濕的寒涼中體會到整夜整夜的相思之苦。他的心跡大地皆知,萬物皆懂。

露水,是極其珍貴的,有不同的功效。據說,柏葉葛蒲上的露水可以明目,韭菜上的露水能去白癜風,草葉上的露水會使人的皮膚有光澤。而《紅樓夢》中薛寶釵的冷香丸,其中一味配方就是取白露那日的晨露配置而成。

而中秋卻是不急不躁,緩緩前行的。就如一個赴約的女子,內心急躁,卻神情淡然。在這行走的過程中,蘋果越發的紅了,葡萄越發的甜了,桂花越發的香了,紅棗也越發的豐饒了。一切都瓜熟蒂落的時候,中秋終於來了。

我想,白露該是欣喜的吧!所以,我必須要在這個露水掛滿草尖的清晨,去看看中秋,去看看白露。

在山間,在曠野,白露化作晨霧,輕柔的瀰漫開來。它熱烈地擁抱着這個姍姍而來的中秋。秋蟲悄悄地的躲在山石後,狗尾巴草則羞澀地垂着頭。小野菊打着哈欠睜開睡眼,又趕忙把花瓣一瓣瓣收攏。頑皮的野花藏在密密的草叢中,躲躲閃閃地探着頭。

田野,經過一個春夏的耕作,經歷了風風雨雨,經歷了白露的浸潤,在中秋到來時,驕傲地托出一片豐碩。紅薯一路小跑,豆莢炸開了花,南瓜長成了車輪,玉米的櫻子漸次黑紅,蘿蔔頂着滿頭的綠髮,等待它的歸屬。

在陽光出來時,白露化作水汽裊裊地飛升。「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那麼,最熱烈的等待,就是夜晚了。

2 在這個晚間,塵世的人們,也在為中秋的到來歡愉着,忙碌着。

中秋是團圓的,每一個人從城市的各個角落趕到一間叫做「家」的屋子。大家聚在一起,切菜的、炒菜的、洗瓜果的,擺月餅的,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香噴噴的飯菜上桌,大家圍坐桌前,斟酒舉杯,說着祝願,賞着圓月,生活的樂趣和中秋的圓滿就都在這融乎乎的氣氛和飯菜里了。

中秋是要有香燭的。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傳說,說是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於是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月下,香案上端端正正擺滿月餅、瓜果。長輩燃起香燭,衝着月亮的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許下美好的祝願。我記着那個美麗的傳說,虔誠地拜月。願我,願天下女子都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一定是要有月餅的。那是「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大家以月餅相贈,寓為團圓之意。時至今日,它成了一份懷念,也成了一種風俗。其實,吃月餅真正的盛行,還是在明初。朱元璋起義成功,也就是因為把消息藏在了月餅裡面,準確無誤地傳遞了出去,在八月十五夜成功起義反元。於是朱元璋便在每年的這一天賜一些月餅、糕點給大臣和百姓。於是,吃月餅就盛行了。

我是不喜歡吃月餅的。記憶中,真正的中秋節,是那物以稀為貴的童年。雖然現在的月餅外表華麗,味道紛繁,但總讓人覺得少了些什麼,不像真正的月餅。我總是懷念兒時那一小塊月餅,懷念那酥硬的餅皮,古樸的圖案,還有母親盈盈地笑臉。

對於遠方的遊子,中秋就是孤獨的。他們對於家的思念,或許如吳剛伐桂,是鬱郁不可終日的。中秋夜,他們應該是有酒的。 如李白,花間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那種孤獨和美妙,是無可言說的。三分酒意時,和一曲霓裳羽衣曲,在月下與影子翩翩起舞,那種意境也是如仙如幻的。

3 子夜,中秋還是要回到白露那裡去的。「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明晨,若你看到荷葉上滾動的露珠,那一定是白露了。但,中秋,終究會走的。就如七夕,牛郎和織女終究會離開的。如果你看到霜降時層層疊疊的白霜,請記得,它一定是白露的眼淚凝結而成的。[1]

作者簡介

路陽華,金融從業人員。長治市作家協會會員。喜歡寫作和體育。偶有文字發表於省、市級雜誌、報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