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越西大殼蟲(新種)

越西大殼蟲(新種)

來自 國家化石標本平台 的圖片

中文名:越西大殼蟲(新種)

外文名:Megalaspides

yuexiensis Lee sp. nov.

產 地:涼山彝族自治州

越西縣碧雞山敏子洛木溝

形成時代:早奧陶世(O1)

越西大殼蟲(新種)是產於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碧雞山敏子洛木溝的一件早奧陶世(O1)化石。 [1]

目錄

越西大殼蟲(新種)特徵描述

頭尾大小略相等。頭鞍較短而寬,中部稍收縮,眼前擴大,前端圓潤,中部有一微弱的縱脊,在靠近頸溝處有一細小的中瘤。

頭鞍溝微弱,當表皮層去掉之後,可見道2~3對鞍溝,其中最末一對鞍溝長,向後彎曲幾達頸溝。頸溝狹而淺,頸環狹。

眼中等大小,位於頭鞍中線之後。前邊緣寬,清楚,略微下凹或平坦,並向前方中點尖出。面線前支由眼前向外強烈擴展;後支斜切後緣。

唇瓣寬度大於長度,後端分叉;中心體作圓形,相當凸起;唇瓣斑中等大小,位於中心體的後側端;前側翼狹,三角形,平;後翼寬而平,兩後側翼之間距離較遠;

側邊緣向外圓潤拱曲。尾部半圓形,分節不顯。中軸較顯著,向後收縮錐形,其前端與肋部相等寬度。

邊緣較寬,略下凹或平坦。該種的頭、尾、唇瓣表面有許多密集的小孔點,在尾部表面有同心細紋。

越西大殼蟲(新種)化石產地

該化石產地為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碧雞山敏子洛木溝。

參考來源

  1. 越西大殼蟲(新種),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