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 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趙力,男,江蘇無錫人,1967年出生; 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1],並留校任教;1998年獲文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2]

快速導航 :榮譽記錄

中 文 名 :趙力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蘇無錫

出生日期 :1967年

畢業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

目錄1人物經歷2研究方向3主要貢獻4榮譽記錄

人物經歷

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並留校任教。1998年獲文學博士學銜。 曾擔任中央美術史系副主任、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藝術北京」藝術總監、《藝術財經》雜誌總監、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主任、CCAD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基金執行長、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副秘書長[3]

研究方向

美術史論、中國書畫鑑定、當代美術批評、藝術經濟研究、展覽策劃推廣等[4]

主要貢獻

1994年,與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合作進行「中國當代油畫」研究工作,策劃實施「中國當代油畫收藏計劃」,組織編撰《中國當代油畫》大型畫冊;參加由中央美術學院、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盧斯基金會、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舉辦的「明清繪畫透析」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專著《京江畫派研究》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1995年,在香港亞洲藝術基金會資助下進行「中國早期油畫」的專題研究,主持出版《中國油畫簡史》、《中國早期油畫大系》。

1996年,赴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短期學術考察。

1997年,開始以「中國早期美術教育與日本、東南亞的關係影響」為題與日本、東南亞學者進行廣泛合作,並多次赴日本、韓國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進行實地考察。

1998年,擔任中國藝術博覽會學術總監,創設博覽會主題展模式,並首度推出「中國油畫五十年」主題展。

1999年,參與創立中國藝術新聞網;擔任中國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參與籌備由中國嘉德、日本軟銀、香港電訊共同發起的嘉德在線,探索國內藝術品商務網絡平台的創新性建設。

2000年,兼任嘉德在線拍賣有限公司的首席信息官(CIO),之後兼任該公司的首席藝術官(CAO);參加由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主辦的「風格與網絡」美術史國際討論會,並發表論文。

2001年,參與「中國書畫鑑定研究」國家級科研組工作,任課題的副組長;參與創辦景平藝術機構,策劃「中國油畫新新力量系列展」(廣州)、在韓國世界盃期間與韓國美術家協會共同策劃「中韓代表畫家聯合展」(韓國首爾)。

2002年,擔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副主任;參與創辦 「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CIGE);參加台灣故宮博物院、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共同舉辦的「東亞藝術美術史國際討論會」。

2004年,編撰並出版《中國美術史圖錄簡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京江畫派》(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5年,擔任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擔任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副秘書長;參與籌建中國藝術博覽會新品牌「藝術北京」;出版《中國美術史資料簡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參與籌建《藝術財經》雜誌,並從事藝術市場數據庫、中國藝術市場景氣指數的建設;與《上海證券報》合作創辦《藝術財經周刊》;創辦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市場分析中心(CAFA/AMRC)並任主任;策劃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出版專著《奇園幻境》(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6年,參與創辦「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任藝術總監、學術委員會委員、論壇協調人;參與創辦《藝術財經》雜誌並任總監;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聘為客座教授;承接文化部「外國藝術法律法規調研」和北京市文化局「北京畫廊市場調研」兩項課題。參與文化部文化市場司「藝術品管理條例」修改起草小組。

2007年,主持並推出「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研究報告」系列(湖南美術出版社)、「藝術財富」系列叢書(湖南美術出版社),承接文化部「外資畫廊在中國經營情況的調研課題」;參加韓國ARTRO美術館「中國之門」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策劃展覽有季大純個展(北京、上海)、章劍(上海、廣州)、「視覺遭遇展」(北京)、「視界無限大」以及其它展覽共8個;參加台灣亞太藝術產經研討會;參加高雄美術館「世變、形象、流風:中國近代繪畫1796-1949」研討會。

2008年,創設「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基金」,創設「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參加福布斯「中國私人財富論壇」(上海)、「中國藝術財富論壇」(杭州)、 「藝術經濟論壇」(北京)、「藝術與資本論壇」(北京)、英國戰略對話研究院主辦的「The Arts in the Global Society」國際研討會、深圳美術館主辦的「藝術論壇」,並在上述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參與文化部重點學術展覽「墨非墨」的策劃;參與文化部「藝術品管理條例」修訂;《2007-2008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報告》被列為文化部「現當代藝術推廣計劃」重點學術課題。

2009年,受邀參訪TEFAF(歐洲藝術博覽會);擔任53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聯合策展人;參加博鰲亞洲論壇藝術沙龍並發表主題演講;參加深圳文博會論壇並發表主題發言;主持策劃「藝術經濟論壇」(北京);參與創建中央美術學院國家文化與政策研究所;參與策劃「2009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擔任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同時擔任公共論壇部分的總負責人;參加中國拍賣協會「2009中國文物與拍賣國際論壇」,並發表演講;主編出版《中國當代藝術/現在與未來》(中國青年出版社倫敦分社,中文版、英文版)、《藝術財富·金融危機下的藝術市場》、《2008-2009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報告》;籌備「全球藝術品市場研究聯合體」;參與創辦「藝術北京/經典藝術博覽會」;參與中國文化部「2009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報告」(簡稱「白皮書」);參加歌德學院舉辦的「中德藝術市場高峰論壇」並發表主題發言;策劃各種藝術展覽活動8個。

2010年,參與創辦亞洲藝術教育基金會;參加韓國2010AAAF論壇及相關學術活動;策劃展覽「不同凡想」(北京印象畫廊)。[1]

榮譽記錄

1991年,獲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頒發的「美術史論專業學生論文獎·學士論文獎」。1993年,《中國當代油畫現狀》(合著)被《人民日報》評為當年美術類暢銷書第一名。2003年,合作編著《中國油畫文獻》並出版(湖南美術出版社),參評國家圖書獎;合作編寫的《中國美術史簡編》獲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門精品課程教材建設計劃」一類(精品項目);參與創立中國藝術博覽會的新品牌「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並任藝術總監;參與雅昌藝術網「中國藝術市場拍賣數據庫」的建設,該數據庫曾被深圳市政府評為「年度科學創新獎」(2004年)。《2006-2007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報告》被國家出版總署評為美術類圖書年度「金牛獎」三等獎。 參考資料: 1. 趙力簡歷 藝術中國 [引用日期2013-09-09] 詞條標籤: 教授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