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9年7月20日) |
趙熔(1899-1992)雲南省賓川縣人。1924年在拱衛軍任參謀,1926年入朱德創辦的南昌軍官教育團任副官,書記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時期,任紅軍總部軍需員,紅十二軍經理部會計科科長,紅一方面軍總供給部會計科科長,紅九軍團供給部部長,紅四方面軍供給學校校長,紅三十二軍供給部部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120師供給部副部長,冀熱察挺進軍供給部部長,晉察冀軍區供給部副部長,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駐淶源辦事處主任,晉察冀軍區兵站部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後勤運輸部政治委員。建國後,任華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2年2月7日去世。
趙熔 | |
---|---|
出生 |
{1899年 雲南省賓川縣 |
逝世 | 1992年 |
目錄
人物履歷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
1899年10月17日生於雲南省賓川縣彩鳳村一個農民家庭,祖籍江西南昌羅家店。8歲起入私塾讀書3年。
1917年畢業於縣城高小。
1919年到昆明謀生不成,考入省立第一中學,後入昆明政法學校經濟系求學。在此期間,受五四愛國運動影響,積極投身學生反帝愛國鬥爭,曾參加省立一中"學生愛國聯合會",主持出版校刊《滇潮》,開始接受和宣傳進步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1923年底,為尋求救國救民之路,追隨好友趙醒吾離開昆明,途經越南河內和香港等地到達廣州投身孫中山創建的革命軍,任大元帥府拱衛軍編修。次年5月入滇軍總部將校隊學習,畢業後分配到駐粵滇軍任參謀、連長。
1925年重返拱衛軍任上尉差遣,隨軍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東征。
1927年初入朱德創辦的國民革命軍第3軍軍官教育團學習,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軍官教育團學員提前畢業,被派往贛東北地區從事農民運動和黨的秘密工作。同年8月南昌起義爆發,他聞訊趕上起義部隊隨軍南下。
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後隨朱德、陳毅轉戰到井岡山。
1930年起任紅4軍軍需處軍需員。後調任紅12軍經濟處會計科科長。
1933年起任紅一方面軍總供給部會計科科長,紅9軍團供給部部長。參加了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
1934年10月隨紅9軍團長征,次年7月一、四方面軍於川西北懋功(今小金)地區會師後,紅9軍團改稱第32軍並隨紅四方面軍行動,調任紅四方面軍供給學校校長。
1936年7月紅二方面軍成立,第32軍歸紅二方面軍建制,繼任該軍供給部部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供給部副部長,冀熱察挺進軍供給部部長,晉察冀軍區供給部副部長、部長。參加了1940年平西區春季反"掃蕩"和晉察冀邊區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抗戰勝利後,任晉察冀軍區駐淶源辦事處主任、兵站部政治委員、華北軍區後勤部、運輸部政治委員。參加了察南綏東、平津、太原等戰役。
1952年任華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1955年華北軍區改稱北京軍區,繼任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1957年離職休養,享受大軍區副職待遇。在長期從事領導部隊後勤保障和經濟工作中,他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廉潔奉公,受到廣大指戰員的高度讚揚,並在實踐中探索後勤工作的規律和特點,為我軍戰時供應及後勤正規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是第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會計協會顧問,中國老年歷史研究會副會長。
1955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2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著有《趙鎔長征日記》、《趙鎔回憶錄》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