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汝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汝鐩

來自古詩文網 的圖片

中文名 趙汝鐩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袁州宜春

民族 漢族

趙汝鐩(1172-1246),字明翁,號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孫。寧宗嘉泰二年進士。祖父不倦,官少師;父善堅,戶部尚書,娶忠文公孫女,家世顯赫。

寧宗嘉泰二年(1202)進士。曾任鎮江(今屬江蘇)稅務官,官至刑部郎中,監鎮江府確貨務,臨安通判,諸軍審計司軍器監主簿。理宗紹定二年(1229)知郴州,四年,為荊湖南路提點刑獄(明萬曆《郴州志》卷二),改轉運使。移廣南東路轉運使。後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1245)出知溫州(明弘治《溫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詩集《野谷詩稿》6卷,存詩281首。事見《後村先生太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趙郎中墓志銘》。

人物生平

趙汝鐩生於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少而穎悟,嘗從學呂成公,「歸能頌所聞」。寧宗嘉泰二年(1202年)進士及第,官東陽主簿,轉崇陵橋道頓遞官,諸暨主簿,入辛棄疾幕府。

後任湖南刑獄司屬官,奉上司李公悅齋之命,率部平定洞庭盜賊,《宿康口漁家》題下「時提兵岳陽彈壓盜賊」可證,未幾功成。知臨川,整頓縣吏,大得民心。又監鎮江府榷貨務,改臨安通判,諸軍審計司軍器監主簿。

理宗紹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兩次擊退敵賊侵擾,俘獲甚眾。四年(1231年),轉為荊湖南路提點刑獄,又改湖南憲漕,廣南東路轉運使,知安吉州,江東提刑,以刑部郎官召。

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溫州,「以勞屬疾」,次年六月辛未卒於任,年七十五歲,積階中大夫,食邑三百戶。八年(1248年)歸葬袁州故里。趙汝鐩作為江湖詩派之一員,有《野谷詩稿》傳世,存詩近三百首,於時頗負盛名。

妻羅氏,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普州太守全材之女,先於趙汝鐩十九年而卒。有子女五人:子崇澭,官從事郎,新喻主簿;崇淧,官承奉郎;崇澢,官通仕郎;二女名姓不詳。

趙汝鐩生性耿介,敢於直言,在辛棄疾幕府中,即能對性情嚴峻的稼軒從容規勸,但總體尚屬溫和,常常舉薦賢人能士。他為人低調,其別墅在城西五里,「亭館樸素」,常閉居不出,「終身無一字半語於郡邑」、「仕於袁州者,或自到罷,不識公面」,劉克莊幼年與其結交,情誼深厚,但「白首始見其詩」,其作風可見一斑。[1]

文學創作

趙汝鐩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群賢六十家集·野谷詩藁》六卷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嘉慶三年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

他是江湖詩派中筆力比較雄放的詩人,古體學唐代張籍、王建,有不少反映當時民生疾苦和風土人情的作品,著名如七古《耕織嘆》,寫耕者不得食,織者不得衣的不合理現象,內容深刻而語言曉暢。五古《憩農家》寫農家日常生活情形,內容細緻而風格質樸。南宋吟詠這類民生和風俗題材的詩人較多,趙氏是寫得較多較好的一位。其五言律詩最工,尤其是寫旅途感受,最為親切。

與同時代其他詩人不同的是,他的七言絕句作品不多。其《古別離》詩中句:「嫁狗逐狗雞逐雞,耿耿不寐展轉思。」 也轉換為今日「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他常把口語化散文化的詩句用到五言律詩里,如「望見人家了,猶須轉一坳」「村婦抱兒子,籠邊教喚雞」等,頗能別開生面,唯韻味稍遜。古詩如《泛洞庭》寫舟行途中忽遇洪水暴漲,風浪迭起的景象:「巨浪聲洪鐘,合力撞舟尾,一撞心一摺,通夕不知幾」,「危命脫針孔,再生自今始」也具有描摹逼真,簡淨明白的特點。

在南宋中後期的詩壇上,趙汝鐩的詩歌成就固然無法媲美陸游、楊萬里、范成大等大家,但卻要勝於其他很多作家。綜觀其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他都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詩人,應當在文學史中擁有一席之地。[2]

參考資料

  1. 趙汝鐩 古典名著網
  2. 趙汝鐩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