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新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新華
博士生導師
國籍 中國
知名作品  

趙新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

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教研室副主任,化學系基礎化學教學實驗中心主任。 [2]

人物經歷

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教研室副主任,化學系基礎化學教學實驗中心主任。

1990-1991和1996-1997年分別赴美國Department of Chemistr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和Department of Chemistry,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與H. Eick教授和A. Sleight教授合作研究。

承擔和主持完成了近十項國家和省、部級科學研究項目。

已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近50篇。

主講課程

講授化學系本科生《無機化學》,《基礎無機化學》,《中級無機化學》,《固體無機化學》,《無機材料化學》課程。

講授化學系研究生《固態化學》,《固體化學研究方法》。

主持並講授《化學基礎實驗》,《無機化學實驗》,輔導《定性分析實驗》。

研究方向

為固體無機化學和無機材料化學。熱心於無機固體新材料的合成,改性,表徵和性質的研究。

主要貢獻

學術研究

1. 酸蒸氣水熱前驅物熱分解法製備立方 ZrW2O8 類型化合物,鄧學彬,趙新華,韓京薩,無機化學學報,2005,21(9),1357-1362。

2.CTAB/正丁醇-正辛烷-水和鹽水的擬三元體系相圖及微乳液微觀結構的電導研究,羅靜卿,趙新華,周固,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4,25(6),1085-1089。

3. o-ZrW1.6Mo0.4O8: A novel orthorhombic intermediate phase formed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the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cubic ZrW1.6Mo0.4O8 material by the precursor dehydration route, ZHAO Xinhua, HUANG Ling, LIU Penghui and MA Hu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3, 21, 1529-1531.

4. Precursor route synthesis and thermal contraction of compounds ZrW2-xMoxO8 (x=0, 0.4, 0.6, 0.8, 1.2, 1.6) ZHANG, Shan-Ying,ZHAO, Xin-Hua,MA, Hui,WU, Xin-Yo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4(2000)571。

科研項目

主持和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1.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變價稀土鹵化物的合成,性質及其在光源和其它領域的應用,1987--1990。

2.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新法合成低價稀土碘化物及其結構性質的研究,1990--1993。

3. 主持國家教委留學回國人員科研資助基金:低價稀土碘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質的研究,1991。

4. 參加國家科委攀登項目子課題:低價稀土固體化合物的合成,結構,性質的研究,1992--1996。

5.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低價稀土和鹼金屬碘化物相圖的測定和熱力學分析,1992--1994。

6. 參加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稀土物理和化學開放實驗室項目:低價稀土碘化物的熱化學,1992--1995。

7. 主持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稀土碘化物固體NMR性質的研究,931510,1993--1995。

8.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元低價稀土鹵化物的結構和性質的研究,29471006,1995--1997。

9.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熱致收縮化合物的研究及軟化學合成,29871006,1999--2001。

10.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立方AM2O8結構類型取代固溶體的合成,結構及性質的研究,2005--2008。

科研文章

已發表的重要的科學研究論文:

1. Phase Diagram of RbI-SmI2 Binary System and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RbSm2I5 and RbSmI3, Xinhua Zhao, Shihua Wang, Shengbang Jiang, Chem. J. Chinese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4(3) (1988) 62。

2. RbI-SmI2二元系相圖及RbSm2I5和RbSmI3的結構性質的研究,趙新華,王世華,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1,1989,88。

3. 三元二價稀土碘化物的一步合成及其性質和結構研究,羅時敏,趙新華,王曉東,王世華,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2(7) (1991)861。

4. 固體Asm2I5的d-f躍遷熒光和反射光譜,(A: K, Rb, Cs), 趙新華,孫長英,王世華,發光學報,12 (4) (1991) 339。

5. Synthesis of TlSm2I5 by a one-step procedure, Xinhua Zhao, Yinhe Chen, Shihua Wang, J. Alloys and Compounds 181 (1992) 495。

6. Valence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Rare Earth iodides, Shihua Wang, Li Qin, Baopeng Cao, Xiaodong Wang, Xinhua Zhao, J. Alloys and Compounds 181 (1992) 515。

7. 電子衍射X射線衍射粉末法相結合測定晶體結構,周善元,王世華,趙新華,理化檢驗,1(1992)36。

8. EuI2的製備,曹保鵬,趙新華,王世華,山東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7(4)(1992)87。

9. Th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rMoO2.6N0.4, Guo Liu, Xinhua Zhao, H. A. Eick, J. Alloys and Compounds,187 (1992) 145。

10.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ARE2I5 and AREI3 in the Solid State (A:K, Rb, Cs, Tl) (RE: Sm, Eu), Xinhua Zhao, Shihua Wang, Baopeng Cao, J. Alloys and Compounds,180 (1992) 235。

11.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s of AEuI3 and AEu2I5 (A: K, Rb, Cs),Baopeng Cao, Shihua Wang, xinhua Zhao, J. Alloys and Compounds 181 (1992) 511。

12. Stablity, structure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high-pressure-treated Eu2+ iodides, Lintong Wang, Shihua Wang, Xinhua Zhao, Jirong Sun, J. Alloys and compounds, 225(1995) 174。

13.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AREI3 Compounds, Wang Shi-Hua, Zhao Xin-Hua, Zhou Shan -Yuan, Journal Of Rare Earths, 11(2) (1993) 89。

14. 二價稀土三元碘化物AREI3的結構特性,王世華,趙新華,周善元,中國稀土學報, 11 (2) (1993) 109。

15. CsSm2I5和CsSmI3的合成和結構, 陳暹重, 王世華, 何關有, 趙新華, 蔣盛邦, 物理化學學報, 9 (5) (1993)687。

16.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mI2-AI (A=Na K Rb Cs) phase diagrams, Qiao Zhiyu, Zhuang Weidong, Wu Shiming, Wang Shihua and Zhao Xinhua, J.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 (1993) 217-221。

17. RbEuI3和CsEuI3的合成及結構與性質的研究,曹保鵬,趙新華,王世華,無機化學學報,9(4)(1993)384。

18. EuI2- RbI2二元體系相圖,王林同,王世華,趙新華,高等學校化學學報,14(9) (1994) 1263。

19. SmI2 – AI (A: Na, K, Rb, Cs) 相圖的測定和計算,喬芝郁,莊衛東,武世民,王世華,趙新華,稀有金屬,18(1)(1994)1。

20. The 15N NMR Knight Shift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rMoO2.6N0.4 in the Pauli paramagnetic state, Xinhua Zhao, H. A. Eick, J. Solid State Chemistry, 112 (1994) 398。

21. AEu2I5 (A = K, Rb, Cs) 的合成及結構與性質的研究, 曹保鵬, 趙新華, 王世華, 無機化學學報,10 (1) (1994) 58。

22. The first solid state 171Yb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 Xi-an Mao, Xinhua Zhao, Chaohui Ye, Shihua Wang, Solid State NMR, 3 (1994) 107。

23. Stability, structure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high-pressure-treated Eu2+ iodides, Lintong Wang, Shihua Wang, Xinhua Zhao, Jirong Sun, J. Alloys and compounds, 225 (1995) 174。

教改文章

1. 開設獨立的大一化學實驗課,趙新華, 王明召, 張永安,朱文祥,吳國慶, 大一化學教學研討會,中國化學會主辦,華東師大承辦,1998.10.29-11.2,上海。

2. 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馮瑞琴,趙雲嶺,程風雲,趙慧春,艾林,趙新華,高校化學成果頡英,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六屆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選集,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PP126-127。

3. 改革化學實驗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實踐,趙雲嶺,趙慧春,艾林,馮瑞琴,程風雲,劉正平,趙新華,高校化學成果頡英,中國化學會全國第六屆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選集,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PP128-129。

4. 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趙新華,劉正平,高等師範院校實驗教學改革研討會,西安,2000.9。

5. Should Chemistry Experiment Courses be Attached to the Chemistry Lectures?--Design and practice of new chemistry experiment curriculu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Zaho Xinjua*, Zhao Yunling, Cheng Fengyun , Feng Ruiqin, Song Yaru, Wang Kezhi, Zhang Zhanbin, Ai Lin, Dong Bingxiang, Yin Dongdong, Shen Xiumin, Li Qi, Liu Zhengping, Zhang Cong, Hu Naifei and Zhu Wenxiang,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August 6 - 10, 2002, Beijing, China 。

6. 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實踐,趙新華,李奇,馮瑞琴,趙雲嶺,程鳳雲,王科志,申秀民,中國現代教育設備,2003,10,20-23。

教材建設

1. 參加翻譯《化學概要》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

2. 參加翻譯《高等無機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

3. 參加編寫《無機化學實驗》(第二版),北京師範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 主編《無機化學實驗》(第三版),北京師範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5. 主編並編寫《化學基礎實驗》十五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6。

6. 編寫了《合成化學實驗》十五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4。

7. 建設精品課程:化學基礎實驗。

承擔項目

1.主持北京師範大學,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項目: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1999-2001。

2.主持北京市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項目: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1999-2001。

3.參加國家教委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重點項目一項:無機化學教學改革。

4.參加北京師範大學世行貸款項目"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負責主持化學教學實驗中心和實驗課程體系建設項目。

獲獎記錄

1. 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三等獎(第四名)。

2. 1991年或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第三名)。

3. 1992年獲北京師範大學首屆勵耘獎學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

4. 199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三名)。

5. 1995年度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材獎《無機化學實驗》。

6. 1996年山東省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第三名)。

7. 1996年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第三名)。

8. 1997年北京地區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三名)。

9. 2004年北京師範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名)。

10. 2004年北京地區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一名)。

參考來源

  1. 趙新華 360搜索網
  2. 趙新華 360搜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