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慧文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惠文王(約前309年─前266年),亦稱趙文王,嬴姓趙氏,名何,戰國後期趙國第七代君主,趙武靈王次子。

其母是深得趙武靈王寵愛的王后吳娃。趙何乃是趙武靈王次子,並非長子。趙武靈王的長子是公子趙章。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五月,趙武靈王傳位於趙何,自稱主父,但後來在趙惠文王朝會群臣時,趙武靈王看到高大的長子向幼弟屈尊叩拜,心有不忍,在前295年封趙章於代地,為安陽君。

趙惠文王在位時有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葬於趙王陵。

人物生平

趙惠文王繼位初以年幼,由相國肥義輔政。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原太子章和輔相田不禮起兵反對趙惠文王,殺死了肥義。兵敗後逃到主父(趙武靈王)所居的沙丘宮。公子成和李兌派兵包圍了沙丘宮,殺死叛亂的安陽君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禮。公子成隨即下令,以主父窩藏反賊的罪名圍困沙丘宮達三 趙惠文王 趙惠文王 月之久,並斷絕宮裡的糧食和飲水的供應。最終餓死主父(即趙武靈王)。後李兌為相,與公子成長期專斷國政。

前292年,趙惠文王於南行唐築城。前288年左右,魏昭王在強秦進攻之下,將葛孽(今河北肥鄉縣西南)、陰成兩地獻給趙惠文王為"養邑",欲聯趙抗秦。同年,趙國派董叔聯合魏軍攻宋。次年,趙國與燕、韓、魏、齊五國聯兵攻秦,迫秦廢除帝號,並使秦將先前奪取的王公、符逾歸還趙。

次年,趙與秦、燕、韓、魏五國舉兵伐齊,趙惠文王並以相國印授燕將樂毅。五國破齊後,趙、燕軍仍聯合攻齊。秦國卻早將大軍調回攻三晉,其中趙國的藺(今山西離石西)、祁(今山西祁縣東南)兩城為秦將白起所攻取。

秦聯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於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後屬齊),威震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山東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

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二年(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幾。次年廉頗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趙國一度強盛,成為東方六國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

人物點評

一提起《廉頗藺相如列傳》,人們往往對勇武率直、知錯必改的廉頗和智勇雙全、寬宏大量的藺相如讚賞有加,卻忽視了一個重要人物,即趙惠文王,正是他的知人善任成就了這一代名將賢相。史書上對趙惠文王的描寫雖不多,卻足以表現出他的形象特點,說明他是戰國時期一位賢明君主。

趙惠文王對臣屬賞罰嚴明,有理有節。廉頗"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有戰功,趙惠文王就封他為上卿。藺相如完璧歸趙,不辱使命,趙惠文王就封他為上大夫。在澠池會上,藺相如與秦王針鋒相對,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趙惠文王又封他為上卿。而宦者令繆賢有罪,想叛趙投燕,這本是殺頭之罪,當繆賢知錯悔改而"肉袒負斧質請罪"時,趙惠文王就赦免了他。如此賞罰嚴明,確實表現了一代明君風範。

由此可見,戰國後期趙國之所以能和秦國長期抗衡,不僅因為有廉頗、藺相如這樣的勇將和賢相,更是因為有趙惠文王這樣的明君。正是他繼承了趙武靈王的基業,廣召天下有才之士,從諫如流,賞罰嚴明,才使得本來弱小的趙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在與強秦的較量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可以說趙惠文王堪稱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