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先生領我入門曲學(閆曉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先生領我入門曲學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趙先生領我入門曲學》中國當代作家閆曉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趙先生領我入門曲學

我有幸忝列於恩師趙義山先生門下已經六年了,儘管現在同老師見面的次數要以一年幾次來計算,但我卻無日不想起老師對我的教導。趙老師在入學的第一次談話中說我們都是「可上可下之才」,這初聽像是一種否定之詞,實際上寄予了對我們的深切期許。原來這是鄭臨川師祖當年對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意在激勵學生居安思危、努力奮發。而這句話也是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對關漢卿的評價,老師暗中以關漢卿作比,或許也是期待我們將來在曲學領域能夠有所成就。我在碩士階段主要學習詞學,對於曲學了解不多,而老師在博士階段逐步帶領我入門曲學研究,有三件事至今記憶猶新: 第一件是指導我考察元代散曲選集《陽春白雪》的版本問題。

我在南京讀書畢業前的兩個月,老師讓我去南京圖書館訪查元代散曲選集《陽春白雪》的兩種元刊本。這兩種元刊本並不能對外閱覽,其中殘二卷本被複製成了膠捲,而十卷本則被《中華再造善本》彩色影印。老師悉心指導我如何對兩種刊本進行比對,如何撰寫詳細的校勘記。於是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都泡在南京圖書館的古籍室里,一邊熟練操作放映膠捲的機器,一邊小心翻閱《中華再造善本》,一邊認真撰寫校勘記。由於老師指導得當,這兩種刊本所隱含的問題基本上都能在校勘記中反映出來,老師又讓我據此對兩種版本的收曲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正是在這些前期工作的準備過程中,讓我對散曲文本的本來面貌和散曲的體制形態有了直觀的了解,為我之後的學習和研究奠定了基礎。

第二件事是指導我去西安訪查散曲古籍。

在我讀博期間,正值老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本散曲集成」,需要在全國進行散曲古籍的普查工作。老師先是在成都市圖書館指導我們如何在古籍當中尋找散曲文本,隨後便安排我和姚亞男師姐在2017年初赴西安做散曲古籍的普查工作。元旦剛過,我們便帶着老師開好的各大圖書館的介紹信,踏上了北上西安訪書的旅程。我和師姐兩人在西安的省、市級圖書館以及高校圖書館之間來回輾轉,由於要調閱大量的古籍文獻,有的管理員特別允許我們進入古籍室內部自行查閱。而當我進入古籍部,看到一部部珍貴的典籍陳列在我眼前,不禁感慨萬千,仿佛置身於千載文脈的淵藪之中。我和師姐把一排排的古籍抽出又放回,在紙片上快速做出記錄,晚上回去向老師匯報。幸運的是,我們在陝西省圖書館發現一種李文瀚的散曲集《味塵軒詞餘》,可對清代散曲的輯佚工作有所幫助。普查結束後,老師首先指導我對這部散曲集的版本面貌進行詳細的記錄,其次讓我對集中的散曲文本進行校點,同時又讓我對作家作品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考證。老師對待文獻工作十分認真嚴謹,不容得一絲含糊,一旦發現有所欠缺之處便讓我返回修改,直至完全滿意為止,最終指導我撰寫成了《〈味塵軒詞餘〉登記表》《〈味塵軒詞餘〉提要》以及論文《新發現清人散曲集〈味塵軒詞餘〉校點及考論》。這次曲籍普查工作讓我切身體會到從發掘一手文獻到形成學術成果的全過程,同時也增進了我的曲學文獻功底,培養了我對散曲作家作品的考證與分析能力。 第三件事則是指導我撰寫博士學位論文。

我在碩士階段研究的是聯章體「組詞」,老師便指導我在博士階段研究「組曲」,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套數」(或稱「套曲」)。為了指導我寫好博士論文,老師可謂殫精竭慮,他一方面耐心引導我轉變固有的思維模式,一方面不斷啟發我往正確的方向去努力和思考,從而讓我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了論文的質量和深度。比如在套曲體制的研究中,前人的說法常常在「打架」,我的思考也常常在打架。有時候下定一個結論之後,又推翻了這個結論,甚至會陷入思考困境,不知道如何突破。對此,老師反覆告訴我:「做研究不是從這個人的觀點到那個人的觀點,而是應該從材料出發,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否則你做的研究便沒有意義。」老師的話像一個警鐘,讓我在研究過程中時刻保持警惕。讓人欣慰的是,我的博士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學位論文。可以說,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就沒有這篇論文的成文,更不會取得優秀的成績。

當然,趙老師對我學術上的訓練遠不止這些,這裡只是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三件事,以此來窺見老師指導學生的幾個側面。趙老師一生奉獻於科研教育事業,為之付出了太多的心血。老師用心良苦地把我領進曲學研究的大門,而我只有繼續秉承老師「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教誨,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天的學習與研究工作。念及恩師,總有太多的話講不完,千言萬語化作一句發自心底的祝福,真誠地希望老師和師母永葆康健,學生永遠愛着你們,牽掛着你們。

附:閆曉璇散曲二首

〔雙調·折桂令〕《步韻奉和義山師畢業贈曲》

對獅山望眼盈盈,岷蜀鍾靈,蘊蓄瓊英。承師恩面命耳提,晨批夜改,總是慈聲。潼關外曾留書影,天山邊更立婷婷。風雨兼程,滿腹豪情,苑裡青青,夢裡縈縈。

〔中呂·山坡羊〕《長安懷古》

西都賓薦,咸陽人念,照長安古月無窮限。語天街,灞橋邊,踟躕十載蓬蒿倦。最是潼關苦作諫,盛,華清前。衰,長恨天。[1]

作者簡介

閆曉璇,1991山西晉城人,2016年至2020年於四川師範大學跟隨趙義山教授攻讀博士學位。現為山西師範大學博士後。  

參考資料